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ppt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节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定居地,国际难民,主要,名师点拨,什么样的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一是有无变更定居动。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不属于人口迁移。二是有无越过行政区界线。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A1到B2、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三是有无改变定居地。一般认为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迁入,迁出,较高,较高,城市化,区域,组织,青年,三、地域文化与人口,小,大,较稳定,不稳定,出生率,多生多育,只生一个,全民皆商,
2、四海为家,名师点拨,我国针对国情采取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初婚年龄比较如下:,考点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2.经济因素,3.政治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学法指导,图解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引起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人地关系产生不协调,关系如下图所示:,针对训练,1.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3)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 B C
3、 D(2)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 B C D(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B C D解析:经济因素是导致我国大量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伊拉克居民的外迁主要是受战争的影响;美国老年人口向南部和西部迁移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答案:(1)C(2)D(3)A,考点2 中国人口迁移,1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的迁移,2.民工潮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成因: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农村生态环境压力 大;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b.人口政策的变化和经济体制改 革。c.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最根本原因)。影响:民工的 流动有效调整
4、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 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 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 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 些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 了城市就业压力,破坏环境等。,针对训练,2读2007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 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 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
5、人员的主要原因 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口越少(2)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主要原因是()A地缘关系密切 B迁移距离短 C投资创业经商 D劳动力过剩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7年迁入重庆的人口中以四川省 最多(23 161),其次是贵州、广东、湖北和云南省,大致估算下来 2007年各省区迁入重庆的人口约六万,而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就有 三万,因此,B选项正确。第(2)题,广东相对于重庆而言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广东也 是我国人口迁入的大省,故可推知是到重庆投资创业经商。答案:(1)B(2)C,命题视角1 通过人口增长数分析判断迁入国类型,【例1】(2009全国文综)右
6、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 口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1)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解析:(1)图中数据反映出该国人口净迁入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人口 净迁入国,人口增长一方面是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是自然增长。19711980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死亡率高于出生率。(2)此图反映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迁移 地域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