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知识.ppt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知识.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妇幼保健所吴会涛,第一节 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重点掌握:人口、两种生产、人口出生率、总和生育率、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等基本概念,一、人口(一)、人口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有生命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人口的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也叫生物属性,是指人口自身的生物本能。例如:生、老、病、死,性别、年龄、等自然构成等。社会属性:是指人口作为一切社会生活主体所具有的特征。人类能够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口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口的
2、自然属性,人口的自然属性要通过人口的社会属性来体现。,(二)人口状况 定义:是人口在一定时间所显现出来的各种状况。它是过去人口长期变动的结果,同时也是未来人口变动的基础和前提。,(三)人口过程定义:是指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或是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变动过程。,(四)、总人口和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总人口:是指在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户籍人口: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数。常住人口:是指辖区内常住人口,包括户籍在外地但常住本辖区的人口,不包括户籍在本辖区但常住外地的人口,二、两种生产理论,物质
3、资料生产: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两种生产 原有人口生命的生产:(通过对生活资料的消费,维持自己体力、智力的过程)人类自身生产 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抚养使新一代人口 诞生和成长的过程。),三、人口发展的内在特征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平均数(或中期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二)总和生育率和生育更替水平 总和生育率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指假设一批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
4、.8左右 生育更替水平是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儿女的数量等于他们本身的数量。低于生育更替水平,即称为低生育水平。,度量一个妇女生育水平最直接、最准确的就是看她一个生育多少个孩子,孩子生得多的生育水平就高。对一个地区也是如此,那个地区平均每位妇女一生生育孩子数多,生育水平就高.计算方法就是将所有妇女终身生育孩子总数除以这些妇女的总数;其结果不一定是整数。,举例:,现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统计上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假如某地有1万人,其中育龄(1549岁)妇女共2800人,1549岁每年年龄各80人。某年统计中,2029岁每个年龄妇女各生育10名孩子,30到34岁每个年龄组妇女各生育4名孩子,其余年龄的妇女
5、不生孩子,这些妇女全年共出生孩子120名,现在要估计,这些妇女平均每人在一生中将生育多少孩子?,本例为说明概念,数字比较简单,2029岁每个年龄的妇女人数都是80人,生育数都是10个孩子,因此每个年龄的妇女平均每人生育0.125个孩子。30到34岁的妇女每个年龄也是80人,各生育4个孩子,平均每人生育0.05个孩子。如果社会上所有妇女的生育情况都是如此,稳定不变,那么这一年每个年龄妇女的生育情况也就相当于一个妇女一生中每个年龄平均的生育状况。,这位妇女一生生育孩子数就应当是每个年龄平均生育孩子数的总和,也就是0.12510+0.055=1.5,式中的10就是2029岁共是10个年龄段,5表示3
6、0到34岁的5个年龄段。在术语中,将各年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数称为年龄别生育率,本例中的1.5个孩子是这些年龄别生育率的总和,因此称为总和生育率。它代表了这个地区某年内全社会生育水平的一个平均数。,15岁-49岁(每年龄组各80人),15-19,20-29,30-34,35-49,0生育数,每个年龄段各生育10人,每个年龄段各生育4人,0生育数,生育水平,0,生育水平,生育水平,生育水平,0,4/80=0.05,10/80=0.125,平均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0.12510+0.055=1.5=总和生育率,(年龄段),(年龄段),在人口统计中还有许多表示生育率的指标,各有优缺点,其中最常用的是出
7、生率。出生率最容易为大家所了解,但是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不能准确地反映妇女的生育水平。出生率的定义是某年出生婴儿数除以当地全部人口数,这一指标用来比较两个地区生育水平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这一差别从总和生育率就可反映出来。因为总和生率是以各个年龄的育龄妇女为基数计算的,因此,在人口学上称之为标准化的指标。,(四)人口再生产类型,定义:指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人类自身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原始人口在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简称“高、高、低”)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搞出生率、低死亡率、搞自然增长率(简称”高、低、高“)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简称
8、”低、低、低“),第三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 重点掌握: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及主要任务。,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概括为“一、二、三、四”坚持一条道路: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个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概括为“一、二、三、四”强化三个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促进四个转变:即人口计生工作要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
9、变,促进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促进工作机制和方法转变。,一条道路:是核心和统领,两个统筹:是目标和任务,三个注重:是方法和方向,四个转变:是渠道和路径,归纳:,第四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 重点掌握:加强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的策略,四、加强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一)乡镇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乡镇计划生育机构,基石,纽带,国、省、地、县,群众,内部关系:,对乡镇人口计生办的要求:1.在乡镇政府机构序列中要单独设置人口和计生办公室2.不能设置的,应在政府综合办公室中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职能,挂人口计生办的牌子,保证依法行政所必须的公务员编制。,对乡镇服务站的要
10、求:1.稳定现有的,将其纳入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与卫生院共同服务。2.重点加强乡(镇)中心服务站的建设,在人员相对集中,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好的乡(镇)建设覆盖几个乡(镇)的中心服务站,为农村育龄群众提供服务。,尚未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乡(镇)的要求:1.要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中统筹安排解决。2.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工作相对独立,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分别对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承担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任务的责任。,(二)落实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待遇1.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培养、使用、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计划生育 行政管理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