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版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卫版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 液 循 环,祖 胡 月医学院,Walking Dead,William Harvey【英】最早发现并提出血液循环理论,被誉为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创始人。,血液循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的方 向、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我是谁丫?,循环系统,心跳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标志,一旦心跳停止则标志着生命结束,血液循环的物质基础,1、心脏动力2、血管管道3、瓣膜方向,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1、心动周期:心房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用时间2、时程:心动周期=60/心率60s/750.8s,房缩 0.1s 房舒 0.7s,室缩 0.3s室舒 0.5s,心 动 周 期,(二)心脏泵血的过程
2、,(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 室内压急剧(左室内压近80mmHg)房室瓣关闭(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继续收缩快速射血期,1.心室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左室80mmHg)(右室8mmHg)动脉瓣开放(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迅速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70%)心室容积迅速减慢射血期,等容收缩期的特点:心室容积不变 室内压急剧升高,射血期的特点: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 心室容积减小,2.心室舒张期,(1)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室内压=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迅速(室内压仍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3、)快速充盈期,动脉瓣、房室瓣都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2)快速充盈期:等容舒张期末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负压)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占总充盈量2/3)心室容积迅速,特点:快速充盈期末的室内压最低。,等容舒张期的特点:心室容积不变 室内压急剧下降,充盈期的特点:心室容积增大 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最低,(三)心排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心脏射出的血量-衡量心功能的指标,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每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正常成人安静状态搏出量为6080ml,平均为70ml,2、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每搏输
4、出量心率4.56L/min,3、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1)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注:静脉输液,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造成心力衰竭。心脏病人,老人,儿童尤其注意,后负荷(动脉血压),心室射血过程中:心室血压动脉血压,血液射入动脉,搏出量增大心室血压动脉血压,动脉瓣开放时间延迟,射血时间缩减,搏出量减少,心肌的收缩力,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1)正常情况下,心率和心排出量成正比;2)当心率过低和过高时,心输出量均降低。,(2)心率的影响,(四)心音的产生,1、定义:心脏在心动周期中产生的声音,2、产生:心肌收缩,瓣膜
5、开闭,血液流动引起的震动所产生,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了解),心肌细胞的分类,(一)心室肌细胞生物电现象,1、概述: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90mV,是由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特点:去极化迅速,复极化缓慢,神经纤维动作电位-70mV,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K外流,Ca内流,下降支,K大量外流,(二)心室肌细胞生物电现象,自律细胞的最大特点是4期自动缓慢去极化,这也是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基础。,自动产生下一个新的动作电位!,三、心肌的生理特性,(一)自动节律性(/自律性)(二)兴奋性(三)传导性(四)收缩性,1.、自律性:心肌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动的产生节律性兴奋2.
6、、窦性心律: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3.、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一)自动节律性,(二)兴奋性,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有效不应期:从去极相复极相-60mV,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相对不应期:从-60mV 到-80mV,给予阈上刺激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心肌兴奋性低,超常期:从-80mV 到-90mV,给予阈下刺激就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心肌兴奋性高,(三)传导性,房室延搁:心室收缩发生在心房之后,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四)收缩性,1、对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依赖大2、有效不应期长,不发生强直收缩3、同步收缩,心房心室同步兴奋和收缩,心脏的电变化曲线,1.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
7、的时间,即房室传导时间。时间过长,提示可能有房室传导阻滞;2.PR段:代表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3.QT间期:代表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心室复极化到静息电位的全过程。受心率影响很大,呈反比关系。时间过长,提示可能有室内传导阻滞。4.ST段:代表心室细胞全部去极化状态,心肌缺血或异常损伤时,会偏离基线很多。,第二节 血管生理,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静脉血压和静脉脉搏四、微循环五、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循环,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也是保证全身各器管获得所需血流量的结构基础。具有参与形成和维持动脉血压,以及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功能。,一、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1、血
8、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血管截面的血量(容积速度)。血流量与血压成正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2、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血液成分之间的摩擦 血液与血管壁的摩擦外周阻力:在一些口径较小的血管,如小动脉,微动脉部位,是形成血流阻力的主要部位,3、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是mmHg。血压差:动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静脉血压,血压逐级降低,二、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与正常值1、概念:一般指主动脉血压,主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舒张压:室舒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脉搏压(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
9、压: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血压的测量示意图,血管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心脏的射血心肌收缩的能量转化为血流的动能和血管壁的势能贮备大动脉的弹性回缩力贮存能量,使血液连续不断,并缓冲血压外周阻力,(三)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心输出量搏出量搏出量,收缩压,血流速度快,脉压,收缩压反映搏出量的多少。心率心率,舒张期短,舒张压,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动脉血压,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血流速度,舒张末期存留动脉内的血量,舒张压舒张压高低反应外周阻力的大小,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弹性减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关系循环血量或血管容积,动脉血压,二者相适应,才维持正常血压。,(四)动脉脉搏,1、定义:
10、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变化引起的动脉管壁节律性的波动。,2、意义:脉搏可以反映心血管的功能状态,如心率,心律失常,动脉硬化等。,三、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1、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越强,搏出量越多,心室排空完全,舒张期室内压很低,心房内血液抽吸完全,中心静脉压越低,静脉回心血量越多。2、重力和体位平卧时,全身血管与心脏大致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排除了重力影响。站立时,重力作用,造成血液滞留,回心血量减少,导致供血不足,头晕。,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收缩和舒张,会使静脉压升高和降低骨骼肌的节律性舒缩和静脉瓣,4、呼吸运动,四、微循环,定义: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
11、血液循环意义:实现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一)微循环的组成,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前阻力血管,后阻力血管,(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A:动脉,V:静脉,五、组织液生成与淋巴循环,(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的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为正,组织液生成;为负,组织液回流。10组织液经淋巴循环回流入血。,促进组织液生成,促进组织液回流,组织液生成后,约有90%的进入到毛细血管中,10%的进入到淋巴管中,经淋巴循环回流入血,(二)淋巴循环的意义,1、回收蛋白质:维持血浆蛋白的浓度2、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回收脂肪,乳糜状3、调节体
12、液平衡4、防御和免疫功能:回流经过淋巴结时,吞噬细胞起到防御作用,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难理解,一般不考,一考就错),一神 经 调 节,(一)心 血 管 中 枢,(二)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一)心 血 管 中 枢,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房室交界处传导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心房肌缩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房室交界处传导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二)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3.交感缩血管神经(NE:受体)紧张性活动:持续发放低频冲动。4.舒血管神经,(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1.颈动脉窦
13、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或减压反射),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它是一种负反馈调节,适宜刺激(血压)的区间在60180mmHg,用于维持机体动脉血压的稳定。,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 升压反射,反射弧感受器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适宜刺激:PO2,PCO2,pH)传入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枢 延髓传出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等效应器 呼吸肌、气道肌生理意义主要调节呼吸运动在病理情况下起作用,血量的重新分配,二.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血管紧张素(略)(三)血管升压素(略)(四)心房钠尿肽(略)(五)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略)(六)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略)(七)组胺(八)前列腺素(略)(九)阿片肽(略),(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均属于儿茶酚胺(CA)类物质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其中E占分泌量的80%,NE占分泌量的20%二者对心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三.心血管自身调节(略),心脏活动的自身调节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