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资格认证基础知识-管理心理及组织行为学.ppt
《人力资源资格认证基础知识-管理心理及组织行为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资格认证基础知识-管理心理及组织行为学.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心理及组织行为学,2007版,主讲:燕超合易公司项目总监Tel:Email:,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课程结构,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一、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的个体认知 组织中个体的能力与人格 组织中个体的态度与满意度 组织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管理方式,组织中的个体认知,感觉: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认知: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映过程。认知世界: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试验,知觉试验,知觉的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因
2、素形状大小:身材、高矮的判断强度变化:衣着、肤色、能力的强度大小对比变化:强度是对比的结果动与静变化:动态与静态的刺激重复性:习惯性行为新异性:独特的品质临近性:时间、空间的相近性使人们把原本不相关的事件或物体联系在一起知觉者的因素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知识和经验,社会知觉,知觉用于社会判断时即为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角色的知觉,对因果关系的知觉,社会知觉,组织中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约哈里窗,认知的基本过程,一、印象对认知的影响 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印象,最后做出认识结果上的判断,这是社会认识的全部过程。二、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自我的认知可以提高对别人
3、认知的准确性接受自我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人际关系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行为认知既是正确行为的开始,同时也是错误行为的开始,组织中的认知判断,社会知觉与认知偏见,晕轮效应:个别代替整体首因和近因:以时点带时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定势:成见(固定的常套性),构成认知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选择认知: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认知乐意的认知,极端品质加强判断信息整合作用:信息过于丰富杂乱刻板印象:以对某一群体概括和固定看法为依据偏见:以点代全,经验是个过滤镜,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八个小孩了,其中有三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问题二:
4、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你这一票很关键,在了解这三个候选人的一些事实后,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形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马丁尼。候选人B:她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床,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指导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是偶尔喝点啤酒。从没发生婚外情。,经验是个过滤镜,A:罗斯福B:丘吉尔C:希特勒怀孕的女人:贝多芬的母亲。,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的个体认知 组织中个体的能力与人格 组织中个体的态度与满意度 组织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管理方式,能力是个
5、人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和心理特征。分类:1、心理能力与体质能力、一般与特殊、再造与创造、认识与操作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先天素质;、环境、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能力,能力差异一般智力类型不同,特长不同,能力结构不同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表现早晚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能力工作匹配用人之长,人尽其才双向选择,职能相配定期调整,动态平衡全面培训,提高素质,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企业能力的管理,当个人的胜任能力大于或等于这三个圆的交集时,员工才有可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组织环境,岗位要求,能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期望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个人能力,交集部分是员工最有效的工作
6、行为或潜能发挥的最佳领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个人能力与另外两个圆的交集部分,即能够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工作的胜任特征,组织中的个体人格,人格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特征:独特性 稳定性 统合性 功能性 社会性 两面性人格的结构:气质与性格 自我调控系统,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通常称为性格或脾气,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上,气质更多的是先天的、神经系统的表现特性。气质的分类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但兴趣不稳定,注意力易转移,具有外向性。胆汁质兴奋型: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反应迅速,心境变换剧烈,显
7、著外向型。粘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反映缓慢,沉默寡言,显得庄重、坚韧,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具有内向性。抑郁质抑制型:情绪体验深刻,行动迟缓且不强烈,在行动上忸怩、腼腆、怯懦、孤僻,但这种人感情细腻,做事小心谨慎,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明显内向性。,气质,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及对环境的适应;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时应考虑其气质特点;在环境变化时,应注意对不同人进行不同的引导。,气质类型的管理特点,气质的遗传性,伟人的气质,A型:性情温和,老实稳妥,多疑虑,怕羞,顺从,常懊丧追悔,依靠他人,感情易冲动。B型:感觉灵敏,不怕羞,不易受事物感动。擅长社交,多言,好管闲
8、事。O型:意志坚强,好胜霸道,不听指挥,爱支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AB型:冷静和克制力强,讨人喜欢,能让其他人放松。天生具有艺术素质,显得冷淡和优 柔寡断。,气质与血型,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性格有好坏之分性格的某些品质可以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性格的某些特点能够弥补气质的不足。,按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引导人物是:母亲、父亲、家庭、邻居、学校的师生/伙伴和小团体、友人/异性/合作或竞争的同伴、一起工作或分担家务的人们、人类每一阶段的成败可能会成为今后性格发展的导向:第一阶段成功则是以后社会信任的基础,如失败则可能造成今后的不信任心理。,
9、性格的发展形成,性格的发展形成,性格的理智特征: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从感知活动看,有分析型和综合型之分;从思维活动看,有肤浅型和深刻型之分。性格的情绪特征:人们在情绪的强度、持续性、稳定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有的人热情奔放、乐观开朗、振奋昂扬;有的人情绪波动、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性格的意志特征: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千方百计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的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个人行为的目的性、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上、紧急和困难情景的表现、对工作的坚持性等方面。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10、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对社会、集体、自己、他人、学习、工作、劳动及劳动成果的态度等。,性格差异,人的性格特征中心品质,聪明、实干、坚决、果断、热情聪明、实干、坚决、果断、冷漠,卡特尔的特质论,卡特尔的特质论,卡特尔16PF测评题库,卡特尔的特质论,乐群性,稳定性,0,10,亲和力,10,指导性,挑战性,0,10,领导力,10,感受性,自律性,0,10,敏感度,10,独立性,革新性,0,10,创造力,10,思考性,灵活性,0,10,思考力,10,松弛性,活泼性,0,10,平和度,10,信任性,乐观性,0,10,成熟度,10,持续性,0,10,活动力,10,行动性,大五人格理论(OCEAN)
11、,艾森克的理论,不成熟 成熟 被动状态 主动状态1、依赖性 独立性2、少量的行为 复杂的行为3、兴趣浅薄、低 兴趣深刻、高4、目光短浅 远见卓识5、从属的地位、服从 平等与优越的地位6、缺乏自我意识 具有自我意识7、无自知之明 自我控制,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控制点理论,内控者(internals):认为活动的结果取决于自己的行为,它们不仅觉得自己对生活中的事件有较大的控制力,还去寻求能这样做的环境。外控者(externals):相信活动的结果,不论好坏,都受控于机遇、运气或自己以外的有影响力的人或组织。控制点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外控者低于内控者在缺勤率方面,内控者低于外控者在
12、流动率方面,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工作绩效方面,内控者在复杂工作中做得较好;对于结构明确、规范清楚、工作要求顺从指导和遵守规章制度时,外控者做得更好。,A型人格与B型人格,A型人格:型人格的人这种人常处于焦虑状态,其个性的主要成分是强烈进取,容易激起敌对情绪,有紧迫感,力求取得成功。型人格表现为:生活节奏快;对很对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总是试图做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无法处理休闲时光;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B型人格:型人格的人很少处于焦虑状态。型人格表现为:从来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他类似的不适感;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
13、;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的个体认知 组织中个体的能力与人格 组织中个体的态度与满意度 组织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管理方式,态度,态度是个体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或行为的倾向。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行为的表现。态度动作行为 态度语言意见表述 态度的构成因素:认知、情感、行为,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 1、与个人欲望、需求及目标的达成有关 满足肯定的态度 阻碍否定的态度 2、与个人的认知和信息来源、结果有关 3、与个性的心理特性:动机、需求、兴趣有关 人格决定态度,态度是
14、个体差异的集中表现 4、于社会因素有关态度的影响 影响人的社会性判断;影响人的挫折承受力;影响学习效果;影响工作效率。,改变是与原来的态度有关的:强度的改变(一致性改变)容易性质(方向)的改变困难,态度的改变,1、从态度的特性来看:1)态度形成得越早,越难改变时间性2)态度越极端(强),越难改变极端性3)一贯的态度难改变 一贯性4)态度的构成越复杂(世界观层次高),越难改变复杂性5)三种因素越一致,越难改变 一致性6)越高越不易改满足性7)与个人价值关系密切的态度,不易改价值性,2、从个体心理因素来看:1)智力水平高,态度的主动性高2)暗示接受强度高,易改变3)女性较男性易改变4)年轻人较老年
15、人易改变5)防卫机制6)能力发展水平主动性改变,3、从个体和团体的关系看1)认同感问题:当行为认同、态度认同、观点认同时,改变态度难2)改变和认同与团体不一致的态度,态度的改变,1、态度改变过程 服从认同(同化)内化2、态度改变途径个体转变群体转变;群体转变个体转变。,满意度,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 维持因素 成就 监督 承认 公司政策 工作本身 工作条件 责任 工资 晋升 同事关系 成长 个人生活 与下属关系 地位 保障,就激励因素而言,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就维持因素而言,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当员工对薪酬等维持因素不满意时,加薪并不能使员工满意,而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使员
16、工没有不满意。因此,要想激励员工,必须通过激励因素才行;激励因素多为内在因素。当对工作满意时,员工倾向于将这些归因于他的本身,认为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维持因素多为外在因素。当员工对工作不满意时,则常常抱怨外部因素。,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一个人工作价值的实现所产生的愉快或积极的感情状态。工作的实际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区别抱负水平的改变解决问题的行为,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利益是否得到保护实现的期望自尊自身价值,工作因素工作质量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满意度的不同形式,工作满意度的种类,综合性的工作满意度:此类工作满意认为工作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工作者能够将其在不
17、同工作层面上的满足与不满足予以平衡,形成集体的整体工作满足,其重点在于工作者对于其工作有关情境所抱持的一种态度,亦即工作者对其全部工作角色的情感性反应。期望差距的工作满意:这类满足的重点在于工作者认为其所应得的和实际所得的二者间的差距。若差距越大,则满足程度越低,反之差距越小则满足程度越高。且满足是由个人认为其所应得的和他知觉到真正得到的,二者间之差距所决定,差距愈大,则愈不满足,而差距愈小,则愈感满足。参考性的工作满足:此类工作满意是指个人根据参考标准对于工作的特性加以解释后得到的结果。此类工作满意特征是工作者对于其工作特殊层面的情感性反应。包括组织本身、升迁、工作内容、直接主管、待遇、工作
18、环境、工作伙伴等。,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的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将会导致工作撤出行为的发生。工作撤出的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改变、身体上的工作撤出和心理上的工作撤出。行为改变员工对待不满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试图改变让其产生不满的条件,这就是行为改变。当员工的不满意达到一定程度,行为改变将会演变为激烈的冲突,以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将因此而付出代价。,工作撤出,身体上的工作撤出如果不满意仅仅是针对某一个特定工作而产生的,那么他可以采取内部流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不满的根源是整个组织的政策,那么员工就很可能会以流动出组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当暂时没有其他就业机会而不得不呆在原来的岗位上时,其表现方式就
19、往往是消极怠工。心理上的工作撤出当满意度较低的员工无法改变自己所面临的处境,或者不能使自己从身体上转移到其他组织或岗位上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在心理上将自己与其所做的工作分割开来。当产生心理上的工作撤出后,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会表现出很低水平的工作认可程度;或者对组织很低水平的认可程度,产生离开组织的强烈愿望,等待辞职时机的出现。,员工工作动机因素,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的个体认知 组织中个体的能力与人格 组织中个体的态度与满意度 组织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管理方式,“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X理论,假设主要内容: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1)人天生懒惰,总想尽量逃避工作;2)人无进取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资格 认证 基础知识 管理 心理 组织 行为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