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33 t 717 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doc
《【DB地方标准】db33 t 717 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地方标准】db33 t 717 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65.020.20B 31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reen asparagus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gricultural greenhouse2008-11-17 发布2008-12-17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33/T 7172008前言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富阳市农业局、新昌县农业局、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新琴、金昌林、董庆富、
2、施渭尧、章钢明、吕文君。IDB33/T 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 大棚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田间设施、 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期。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份)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
3、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83.13.2绿芦笋未经培土软化而形成的供食用的绿色或紫色嫩茎。母茎由新生嫩茎培育而成的地上茎、枝及拟叶,用于为地下贮存根、鳞芽萌发及嫩茎生长提供养分。3.3幼龄期定植后一年内的芦笋生长期。4产地选择4.1产地环境生产区的生态应符合 NY 5010 的规定。4.2选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pH 值以 6.57.8 为宜。5田间设施5.1大棚5.1.1棚架采用镀锌薄壁钢管、竹材等为棚架材料。一般为单体拱型棚,棚宽 6m 或 8m;
4、棚中顶高2.2m2.8m,肩高 1.5m1.8m;棚架拱杆间距 55cm65cm,棚顶和两侧各装 1 道拉杆;竹棚中 间每隔 2m2.5m 设一根立柱;棚长以 30m-45m 为宜。棚架强度达到当地农用大棚的抗风抗雪要 求。5.1.2覆膜棚架顶部覆盖多功能大棚薄膜,膜厚 0.06mm0.08mm,膜宽依棚宽而定(一般薄膜宽度为 棚宽加 1.5m)。棚架四周围厚 0.06mm 的普通农用聚乙烯薄膜。棚顶部和四周的薄膜用压膜线 和卡膜槽固定在棚架上。5.2滴灌系统5.2.1 组成滴灌系统由“水源-水泵-总过滤器-地下输水管-田间出地管-水阀-末端过滤器-田间输水 管-滴灌管”组成。5.2.2水源采
5、用河、塘、沟、池、井等作为水源,其水质应达到 NY 5010 的要求。5.2.3水泵根据灌溉面积和水源情况,选用合适流量和扬程的水泵(自吸泵、潜水泵等)。若水源高于 田块 10m 以上,不宜使用水泵,可以自流灌溉。5.2.4过滤设备根据水源清洁度和滴灌管的类型,选用适宜的过滤器。内镶式滴灌管采用不少于 120 目的 网式或叠片式过滤器。5.2.5输水管水源至田块的地下输水管一般采用聚乙烯管,管径依输水流量而定。棚内的地面输水管一 般采用25mm 的黑色聚乙烯管。5.2.6滴灌管一般采用内镶式滴灌管或打孔带式滴灌管,每畦铺设 1 条2 条。6生产技术6.1品种选择宜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
6、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格兰德F1(Grande)、阿 特拉斯F1(Atlas)、UC157F1等适宜生产绿芦笋的良种。6.2播种时间春播一般为 3 月中旬5 月中旬,秋播以 8 月下旬9 月下旬为宜。6.3用种量大田一般为 45g/667m260g/667m2。6.4育苗6.4.1营养土配制将未种过芦笋的园土过筛,每立方米土均匀拌入腐熟有机肥 10kg15kg,装入 6cm6cm10cm10cm 的塑料营养钵并将营养土整实备用,也可将商品基质作为营养土。每 667m2大田需备营养钵 2000 个2500 个。6.4.2播前种子处理6.4.2.1处理与浸种6.4.2.1.1 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
7、清洗后在 55的温水中浸 15min,随后在常温下用 50 多菌灵 250 倍溶液浸种消毒 2h 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6.4.2.1.2 将种子放于 2530清水中浸种 48h72h,浸种期间换水 2 次3 次。6.4.2.2催芽浸种后的种子置于容器中在 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漂洗 1 次2 次,待 20% 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6.4.3播种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浇透水,单粒点播,其深度为 0.3cm 0.5cm,播后盖细土 0.3cm0.5cm,铺上稻草并浇水湿润,春季播种应盖地膜、搭小拱棚保温保湿。6.4.4苗床管理6.4.4.1 播后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30%幼芽出土后及时揭
8、去稻草和地膜,苗床温度白 天2025,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8为宜,最低不低于13。注意通风换气、 控温降湿,保持苗床湿润。当幼苗高15cm20cm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 外界环境。秋播苗在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及时割去地上部清园过冬。6.4.4.2 注意茎枯病和蝼蛄等苗床病虫害防治。6.5壮苗标准6.5.1春播苗标准苗龄60d左右,苗高30以上,有3根4根地上茎、5条以上肉质根,鳞芽饱满,无病虫 害。6.5.2秋播苗标准有4根以上地上茎、5条以上肉质根,鳞芽饱满,无病虫害。6.6整地作畦移栽前 10d15d 深翻土壤,每 667m2 施入腐熟有机肥 3000kg5000kg,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地方标准 【DB地方标准】db33 717 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DB 地方 标准 db33 公害 芦笋 大棚 生产技术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