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系列组织行为学教学PPT.ppt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组织行为学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系列组织行为学教学PPT.ppt(2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1,第一篇 导论,2,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及其学习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基础,学科基础 理论基础 方法基础,3,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基础,一、学科基础: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的先驱行为科学的发展特点:由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实际应用研究。行为科学的分支学科:政治行为学 教育行为学 医学行为学 犯罪行为学,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的新发展,4,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基础,二、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论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5,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基础,三、方法基础,心里分析技术群体动态分析方法社会测量方法,6,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涉及三个重要方面:观察、个体、群体;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7,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二、组织行为学的技能,本本型本本与情景结合型能力型熟练型专家型,美国密歇根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约翰威根将组织行为学技能分为五个等级:,8,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三、组织行为学的应用,诊断(案例:美国通用公司别克分部)制定方案(案例:普拉姆尼公司)行动(案例:IBM公司)评价,9,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三、心里测验法四、定性与定量法五、案例法六、情景模拟法七、系统法八、试验法,10,霍桑试验,实验室研究访谈研究观察研究,11,思 考,结合组织行
3、为学概念及特点谈“方法与手段是达到目的的桥梁”霍桑试验在管理科学发展中有哪些意义?,12,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特点,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及其性质组织的特点组织的三个层次,13,组织层次,组织的三个层次,组织,1.在追求目标中工作的个体,14,组织层次,组织的三个层次,组织,2.相互影响的小组、群体和部门,3.整个组织,组织,15,组织行为学的目标,组织行为学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心里行为规律,运用规律,对组织中出现的行为进行预测、解释、控制和引导。,预测和解释,控 制,分析,行动,组织行为领域的目标,管理任务,16,人是组织发展的目的组织是人生实现价值的地方,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组织目标的实
4、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惠互利。,思考:如何理解“人是企业发展的目的”,17,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管理功能管理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功能,18,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管理功能,计划(包括目标和任务)组织领导(指挥)控制(评估),19,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技术技能人文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技能模型 管理技能阶梯图 不同管理阶层所需能力的比率,管理技能,20,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功能,明茨伯格:管理者扮演10种不同而又相关联的角色,可以分为三大类:人际的角色 信息的角色 决策的角色如下图:,21,人文技能是
5、管理者的关键技能,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图例,22,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功能(鲁散思的研究结果),鲁散思的研究结果:社会交往对成功管理者的贡献最大。,23,组织行为学没有绝对真理,组织文化多元化趋势劳动力多元化趋势权变原理,24,第二篇 个体行为,25,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S R,刺激 反应,2.新华生主义,S O R,刺激 思维加工系统 行为,输入,输出,思维加工系统即心理加工过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重点,26,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3.勒温的观点 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B=f(PE),B-人的行为P-个体
6、特征E-环境特征,27,个体行为规律,人的行为模式,刺激,个体心理特征,对刺激的个人解释,行为反应,刺激反应机理,28,个体行为规律,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刺激,知觉,评价与奖惩,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由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提出,学习,个性,动机,行为,绩效,能力,29,个体行为特征,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要特征包括:,目的性。社会性。自主性。连续性。持久性。可朔性。,30,个体心理与行为制约,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作出反应几个阶段。个体行为过程是:需要动机行为的过程。,31,个体心理因素与行为的关系,知觉与行为,1.客观因素,2.主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对象
7、和背景的差别知觉对象的组织结构,选择性需要成见思想方法的错误(导致知觉错误的重要根源),32,个体心理因素与行为的关系,动机与行为,动机的概念动机与需要的联系和区别动机的机能,始发机能选择机能强化机能,33,个体行为疏导,个体行为分类:,按性质分: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按影响分: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34,个体行为疏导,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目标导向行为:寻找目标的过程,目标行为: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刺激,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新的需要,只有了解人们的切身需要,才能预测人们的动机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导向性为,需要满足目标实现,内心紧张,35,个体行为疏导,个体行为的引导,引导个体知觉充分发挥和
8、创造个性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36,个体行为疏导,个体行为的协调,1.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2.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协调,信息沟通方式;文化娱乐方式;思想教育方式。,在组织与群体内部建立起崇高的理想、目标 和价值观;鼓励和弘扬正确行为。,37,第四章 个体差异及测量,预习案例:发现管理者的不同个性,心理过程具有一般规律性,同时又具有个别特点,这种特点的某种机能系统或结构的形式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特征人性。,38,人 性,中国学者的人性观点,先秦时期的人性观汉至隋唐时期的人性观宋至明末清初时期的人性观中国近代的人性观,39,人 性,西方学者的人性观点,“经
9、纪人”假设(亚当斯密)“社会人”假设(梅奥)“自我实现的人”假设(马斯洛)“复杂人”假设(),人性假设是西方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提,是联系企业管理实际提出来的基本人性观点,包含四种假设:,40,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的原因,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看,重视人性研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管理实践的需要。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看,重视人性研究是组织行为学对象研究的需要。,41,个性差异及测量,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第一,个性倾向 第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学习历史知觉态度,环境组织工作社会环境,行为
10、,42,个性差异及测量,个性的特征,差异性倾向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43,个性差异及测量,个性的基本理论,个性发展阶段论个性特征论个性形成理论个性早期决定论,44,个性差异及测量,个性差异及测量,45,第五章 个体差异及管理,预习案例:思想者与行动者,组织行为学家认为:现实对人的管理,首先在于充分调动人的工作,行为并不神秘,它通常都有可以找得出来的原因和目的,如果你能影响其行为的原因,你就能改变行为本身。帕特里西亚J阿迪苏,46,需要与动机,需要及其特点,需要:就是人对事务的欲望和要求。需要的特点:,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社会制约性,47,需要与动机,动机,动机: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
11、一定目标的内在的原因。,动机与需要的关系,动机的三种功能:始发、指向、强化,48,气 质,气质的概念气质类型及其特征,四种气质类型:活泼型(多血质)兴奋型(胆汁质)安静型(黏液质)抑郁型(抑郁质),特征: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黏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49,气 质,气质对行为的影响,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往往能够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利用和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面,抑制和减少消极的一面。,50,情 绪,情绪的概念,2.情
12、绪的四种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悲哀、恐惧,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3.情绪的六类:,第一类:原始的基本情绪第二类: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第三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第四类: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第五类:与欣赏有关的情绪第六类:根据所处状态来划分的情绪,51,情 绪,有关情绪的理论,詹姆士格兰的情绪理论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行为学派的情绪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达菲的情绪激活理论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理论阿诺德与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52,情 绪,情绪对行为的影响,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人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的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中等愉快水平可以
13、使智力劳动达到较优的效果,恐惧是破坏性最大的情绪,提高企业生产率的方法:企业管理人员应想方法掌握和控制员工的情绪,帮助员工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53,态 度,态度的概念态度的形成:态度改变理论,欲望知识群体观念个性特征个体经验,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54,态 度,态度的测量及分析,测量方式:量表法、自由反应法,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倾向性 深度和强度 外显性,量表法包括:沙氏通量表 赖克梯量表 语义差别量表,自由反应法包括:投射法 开放式态度测量法,通过态度测量所获得的信息必须经过分析,55,价值观,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
14、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关系,56,价值观,价值观的测量,价值观对管理的影响,对他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对决策和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式和问题的看法关于道德行为的标准的确定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选择,57,五种性格特征,由美国学者巴里和芒特于1991年提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人的性格差异诊断方法,包括:,外向与内向情绪适应性易相处性谨慎程度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本章思考:
15、如何理解“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这句话,58,第六章 知觉与判断,预习案例:上司怎么了?,知觉在决定组织中个人行为方面起重要作用。组织通过种种方式将组织期望其成员作什么、怎样做等信息传递给成员,无论组织如何努力将这些期望的信息清晰明确的传递,成员在感知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仍容易歪曲地理解这些信息。,59,知觉研究的管理学意义,知觉及其选择性知觉研究的管理学意义,知觉并不能准确无误的反映客观事实,而且对于同一对象,不同个体的知觉可能会有差异。当这两种差异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多而增多时,产生误会和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增多。通过加强对于知觉和判断过程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处理组织管理中的问题。,60,知觉研究
16、的管理学意义,知觉与判断的过程,刺激,人的五官感觉,注意,决策和行动,编排,解释,判断,人类处理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有两种方式: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环境的刺激必须先经过观察者的主观处理,判断是最后得出的。,知觉与判断的过程,61,注 意,影响注意的因素,外部因素:刺激的强度、与周围环境的反差、新奇程度,内部因素:是观察者本身的因素,1.观者者对观察对象的期望会影响其注意力2.观察者的需要和兴趣也会影响其注意3.人们的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其注意4.人们过去的经验也能影响其注意,注意的管理学意义,62,编 排,编排的心理效应,概要:将细小具体的感知信息分类组合成有组织、便于处理的信息的认知结构。“脚本”
17、和“原型”是概要的重要形式。什么是“脚本”:按顺序发生的活动的概要什么是“原型”:对人的特性的简要描述,63,解 释,解释的镜像反映(投射效应),观察者解释他人行为的一个通常办法就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点。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投射到其他人身上,错误地假定其他人与他们具有相同的感觉和动机。,64,解 释,归因理论,解释的管理学意义,归因是观察者形成的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归因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于观察者将被观察者的行为原因归结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归因选择的因素:自利偏好、认同性、一贯性、独特性,较全面的获得信息有利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65,判 断,决策中的心理偏向,损失风险厌恶偏向(害怕失败的心
18、理)可得性偏向(害怕历史重演的心理)基本比率偏向升级投入偏向(欲罢不能心理),66,判 断,决策类型,最优化决策满意决策隐含偏爱决策直觉决策,决策中的道德考虑,功利主义标准人权标准公平标准,三大标准:,67,第三篇 激励,68,第七章 激励理论及分类,预习案例:联合汽车公司,研究激励问题和制定激励措施要考虑三个问题:激发人们行为的特殊因素及这些因素是如何激发人的行为的;激励对象为什么选择这种行为而不选择其他行为;在那样引导人们改掉错误的、消极的行为,强化准确的行为,69,激励研究,激励的时代要求,高科技条件下激励更重要的原因:,国际、国内的竞争的加剧;为了企业不断发展,必须关注人力资源;员工的
19、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70,激励的含义,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激励的各种观点国内学者对激励的解释激励的三个重要因素,人们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是什么因素把人们正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方向上去的这些行为如何能矫正、保持和延续,行为进行时行为主体和客体的主观反映,71,激励的含义,激励的一般过程模式,需要未满足:不平衡的内部情况 1,寻求和选择满足需要的战略 2,面向目标的行为和绩效 3,重新评价和估计需要 6,激励 5 奖励和惩罚,绩效评价 4,满足 7,72,激励理论研究,激励理论研究的心理学观点,老行为主义激励理论新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知派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73,
20、激励理论研究,激励理论研究的历史观点,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以后;工作生活质量阶段。,74,激励理论与实践,激励实验研究,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激励技术,金钱参与工作生活质量计划,本章思考:如何正确应用金钱的激励作用?如何使工作生活质量计划卓有成效?,75,第八章 内容型激励理论,预习案例:了解真实需要,迎合一种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或一种比现存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更高一个层次的需要,都不能成为行为的动机。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对激励的原因及其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四种需要理论:麦克利兰、赫兹伯格、马斯洛、阿德佛,76,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
21、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77,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层次与管理措施密切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借鉴意义,(五个重要意义),78,阿德佛需要理论,阿德佛需要理论基本内容,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职工需要:生 存 相互关系 成 长,工作作为,工作结果,满足需要,阿德佛的工作需要与工作成果关系图,79,阿德佛需要理论与管理,重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了解不同人的需要;要注意需要的转化。,80,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1959年提出。
22、,双因素理论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要是从内部,从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开创了激励的新观点。第一,他认为有些出自工作本身的因素,可以构成对职工的很大强度的激励和对工作的满足感;第二,有些来自工作环境的因素有缺陷或不具备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意,改善这些因素只能消除不满,并不能使职工受到巨大的激励,不能促进生产率的增长。,81,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对双因素理论的评价双因素理论的应用,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赫兹伯格提出的“内在满足”和“外在满足”值得研究;在众多因素中,成就和社会的认可与赞赏有比较大的激励作用;运用双因素理论,使职工工作丰富化,满足职工的高层次需求,也
23、有很意义;运用双因素理论,承认、照顾工人的个体差异,也能满足人们的内在需要。,82,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发现高度成就需要的人高成就需要的人可以通过教育培养。,高度成就需要的人的特点,独立 事业心强 需要明确反馈,83,成就需要理论的管理学意义,鼓励全社会成员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家的才能。激励具有成就需要的人作出更大成就。确立追求卓越和完善的高标准。,本章思考1.假如你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员,你的需要(分几个层次)是什么?2.如何成为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84,第九章 过程
24、型激励理论,预习案例:她该怎么作?,在设法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力图去选择最佳行动,而是选择一种令人满意的行动。,85,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的内容,关于目标设置的意义;关于目标设置的标准关于目标的实现,目标设置的具体性。目标设置的难度。目标设置的课接受性。,Hall:目标 努力 工作绩效 自尊心责任感 更高目标,86,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的管理学意义,第一,可应用性第二,可转化为行动的方向和动力第三,获得较高目标认同第四,加强和做好目标进程的反馈工作第五,促进目标管理,87,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内容,1964年,由美国心理学教佛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提出,需要_目标,激发力量=
25、目标价值(效价)期望概率(期望值),M=V E,需要了解:期望理论公式的含义,88,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应用,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E高V高M高E中V中M中E低V低M低E高V低M低E低V高M低,89,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着眼于三种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努力(effort),工作结果期望(outcomes),工作绩效(performance),结果的效价(valence of outcomes),E PP OO V,90,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模式,参照人:个人在组织中选定的可以比较的一类人,结果 O投入 I,当事人 A,()A()B,由当事人A进行比较,o,I,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管理 系列 组织 行为学 教学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