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ppt
《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第1-2节 教学规划 Teaching planning,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客流、物流与运输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2、重点:客流、物流、与运输的定义。3、难点:如何把握客流、物流与运输的关系。4、授课方式:讲授5、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6、思考题(1)客流、物流与运输的关系;(2)客流、物流与运输的定义;,2.1 客流、货流与运输,2.1.1 客流及其性质 客流是指一定数量的旅客群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一定的交通方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产生位移。构成客流的五要素为流量、流向、流程、流时、流速。旅客运输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其核心是旅客的空间位移,其主要服务对象是
2、旅客,其次还应包括旅客出行时携带的行李、包裹及邮件。,1、影响旅客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影响旅客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一是出行目的;二是出行者的外部环境,即各种运输方式的供给属性,包括可达性、运输速度、方便性、舒适性与安全性等;三是旅客本身的需求属性,包括收入水平、方式偏好和出行时间价值等。,(1)出行目的对旅客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出行目的可以归纳为:出差、旅游、探亲、访友、购物及其他。因公出差的旅客倾向于选择更加快速、成本较高的运输方式,而以旅游、探亲、访友等为出行目的的旅客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出行方式。,(2)供给属性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运输方式主要有普通公路班车、高速公路长途客车、
3、铁路客车、民航客运及水路客运。供给属性实质上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包括安全性、舒适性、快速性、便利性、准时性、可达性和运输价格等。旅客综合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票价、速度和安全性,其次是舒适性和能否直达。,(3)需求属性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需求属性主要由旅客本身的属性决定,包含出行距离、收入水平、时间价值、喜好和生理状况等诸多因素。2、衡量旅客运输的主要指标 旅客运输量统计的主要指标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衡量旅客运输的主要指标有旅客发送人数、旅客运送人数、旅客周转量、旅客平均行程、旅客平均日车公里、客车载客人数等。,旅客发送人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从客运站始发的旅客人数;旅客运送人数是指
4、在一定时间内,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人数,包括发送人数、通过旅客人数和到达旅客人数。固定车底往返一次所经过的时间,叫做车底周转时间。车底周转时间是铁路运输组织统计的主要指标之一。,车底是由车辆组成,不包括机车。,2.1.2 货流及其性质 货流是货物在运输通道上有目的的运动。货流由流量、流向、流程、流时、流速等要素构成。运输是使用设备和各种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交通运输是指人员或物品借助于运力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生的位置移动。运力系统是由运输设施、路线、设备、工具和人力组成的,具有从事运输活动能力的系统。但输
5、水、输电供暖等不属于运输;消防车、吊车、洒水车等完成的空间位移也不属于运输。运输是指借助运输工具、公共运输线路及其设施来实现人员与物品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物流是通过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信息活动,实现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中所指的运输与交通运输有不同之处:(1)两者劳动对象不同。一般意义的运输既包括物品的空间位移(货运),又包括人员的空间位移(客运);而物流中的运输仅仅是物品在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的实体运送,不包括人员的空间位移。,(2)两者的工作范围不一样。一般意义的运输主要指流通领域的运输,不包括生产领域的厂内运输;而物
6、流中的运输不仅仅包括流通领域的运输,还包括生产领域的厂内运输和厂外运输。,2.2 交通运输与物流系统,交通运输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运输过程所需的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输参与者等若干动态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具有特定运输功能的有机整体。2.2.1 交通运输和物流1、运输是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运输与物流是系统要素和系统整体之间的关系。2、运输是实现物流目的的主要手段3、运输是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交通运输在物流中的构成与作用,(1)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运输功能创造了物品的空间效用,储存功能创造了物品的时间效用,流通加工功能则创造了物品的形态效用。在物流系统的三大功能要素中
7、,运输功能是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2)运输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3)运输体系的完善是实现物流社会化的基础。,第3节 教学规划 Teaching planning,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交通运输能力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2、重点:交通运输能力的定义。3、难点:如何把握交通运输能力及其影响因素。4、授课方式:讲授5、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6、思考题(1)交通运输能力定义;(2)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一、生产能力与运输生产能力 任何生产过程,都是由生产人员、设施设备和生产对象组成。为了有效地完成生产活动,需要具有满足要求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在一定的人员、设备、环境、组
8、织管理等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运输需求通过运输生产给予满足。运输需求量的满足程度取决于运输能力的大小。运输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设备、人员、环境、组织管理等条件共同作用,体系可能完成的运输数量。运输能力是运输供给量的反映。运输生产能力具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1、从设备条件方面,要求固定设备与活动设备组成合理、协调配置。如铁路线路与机车车辆、道路与汽车、机场与民用航空器等。,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2、运输生产能力具有运输系统的开放性、生产过程的动态性、生产活动的协同性、能力反映的综合性等特点。运输系统要满足社会
9、客货运输需求,其服务对象来自社会,服务空间是开放的;运输生产的基本产品是满足客货要求的位移,这是生产过程动态性的表现;在运输生产过程中,需要各种要素有机联系,协调工作,这是协同性的表现。,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3、运输产品要求有适当的运输能力储备来适应需求的动态性,满足适度超前发展的需要。受社会经济的影响,运输需求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而运输能力相对稳定。为了满足波动性的客货需求,需要进行运输能力的储备,使运输供给相对于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发展。,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运输能力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交通方式、控制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能够生产的运输产品数量。,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10、二、影响运输能力的因素与运输相关的各个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运输能力。主要包括:1、设备条件 2、交通条件3、控制条件4、环境条件,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三、运输能力的分类与表现形态1、按运输方式划分运输能力可分为铁路运输能力、公路运输能力、水路运输能力、航空运输能力、管道运输能力,以及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2、按运输过程及作业环节划分运输能力可分为固定设备能力、活动设备能力和港站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1)交通线路固定设备能力是指铁路区间、公路路段、水运航道、航空机场跑道、空中航线、管道、城市道路按区段或方向,在设定的活动设备和一定的管理方法前提下,以
11、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能放行通过的标准重量的最大活动设备数。一般称为通过能力或通行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2)交通活动设备能力是指铁路列车、道路车辆、水运船舶、航空飞行器等在设定的固定设备和一定的管理方法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输量,如客运人数,货运吨数,一般称为运载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3)交通港站能力从运输对象角度,表现为对人或货物的集散、容纳和办理能力。从运输载体角度,表现为对列车、车辆、船舶、飞行器、集装箱等动力载体与无动力载体的各种技术作业和维护管理能力。交通港站能力综合地表现为对运输对象的输送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四、运输能力利用与能力计算的特点
12、1、运输能力负荷运输能力是运输设备、交通流和运输组织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运输设备是运输能力实现的基础。运输设备实际承担的运输量及其能力利用水平称为设备的能力负荷。,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运输能力负荷,一般可分为技术负荷和经济负荷。技术负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运输设备的最大计算能力扣除各种损失后,技术上可能达到的利用率。经济负荷则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运输设备的负荷既是技术上可能达到,又是经济上有利的利用率。,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设备的低负荷将造成设备闲置,甚至运营收入不敷支出;而过高的负荷则将恶化运营条件,降低运输工作质量,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同样也将增大运输成本。过高和过低的运输负荷
13、,在经济上都是不利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运输生产实践表明,运输组织方法在运输能力的形成和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变运输组织方法,从数量、时间和空间几个方面调节和分配运输流,有目的地实现运输能力负荷的转移或转化,可以在整体上产生更大的运输效益或效能。,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2、运输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及其限制作用运输生产过程由若干环节组成,根据每一环节都有其自身的运输能力。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备会限制整个运输生产过程的能力。因此,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运输能力最薄弱的环节总是对运输能力起决定性的限制作用或所谓“瓶颈”作用。,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在交通干线上,对运输限制部位或地段通过能力的
14、利用,往往成为整个运输畅通的关键。因此,在这些部位或地段,需要通过周密的规划和计划,精心组织均衡运输,在保证运输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运输波动,最大限度地利用通过(通行)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3、无效能力运输能力是运输生产过程中,通过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以及运输组织三者的相互作用而体现的。其中,运输线路上各种固定设备所形成的最终通过能力是理论上可能实现的最大运输能力。在运输能力中,总是存在不能被利用的部分,称为无效能力。实际被利用的能力,称为实际有效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实际上,除了因固定设备的检修或施工形成运输的空隙时间以外,还由于运输流的多样性,运输流的时间和空间的
15、随机性、波动性和不均衡性,活动设备对运输固定设备的实际占用时间和占用顺序程度也不尽相同,并且运输流之间还可能彼此产生干扰和妨碍。,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在运输组织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实现每一个运输技术作业过程。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条件下,组织运输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具体完成运输生产活动的人员,由于技术文化素质的差别,对运输能力的利用也可能产生差异。由于外界环境和气候条件变化、自然灾害影响和人为失误,也会造成额外的运输能力损失。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计划上安排和实际中被利用的能力总是小于理论计算的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不仅无效能力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而且
16、由于运输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强关联性,某个子系统的能力损失还可能传递、影响其相邻的子系统,使之随后也产生一定的能力损失。因此,在进行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运输能力利用的这个特点。,第3-4节 教学规划 Teaching planning,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合理化的主要内容,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组织设计的内容和原则。2、重点:交通运输系统合理化。3、难点:交通运输系统组织设计。4、授课方式:讲授5、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6、思考题(1)交通运输系统组织设计基本原则;(2)交通运输系统合理化的内容;,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4、运输能力储备交通运输系统不能象其它生产部门那样
17、储备产品或半成品来增加生产经营的可靠性。只能靠储备生产能力来适应运输波动。所谓运输储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给定的运量条件下,充分考虑运量波动、维修作业、技术改造和系统发展等因素后,运输系统持有完成给定运输任务以外的附加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储备能力中包括考虑运量波动和车辆运行波动的储备能力;考虑运输突发性的故障、中断、调度指挥失误等的储备能力;考虑大、中修施工及施工慢行所预留的储备能力;考虑抢险、救灾、绕行、军运等不可预测任务的储备能力等。储备能力还包括运输系统运营初期过余的储备能力。为适应系统以后的发展阶段,在技术改造时预留的储备能力。运输储备能力是保证系统运营可靠性的重要指
18、标,也是实现运输安全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的重要物质条件。,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按照性质,储备能力可分为通过能力储备和输送能力储备。通过能力储备是固定设备的能力储备,主要是运输线路上的通过(通行)能力储备。输送能力储备是活动设备的能力储备,如铁路部门,在主要矿山、港口附近建立备用车辆基地,保有一定的备用车辆,在各机务段保有一定的备用机车,以备急需。,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由于活动设备可以调拨,因此,固定设备的通过能力储备就显得更为重要能力储备实质上是利用设备冗余或时间冗余,提高运输系统可靠性,使运输系统的发展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交通运输系统运输能力,运输能力概括为以下四种:(
19、1)固定设备的通过能力。(2)移动设备的输送能力。(3)线路(通道)输送能力。(4)系统综合运输能力。是指一条路线、航道、航线的相关设备,在技术标准和能力规模上相协调,实现最优组合,并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方法,按照该系统所应具有的整体性,形成一个最大的输送能力。,1、铁路运输能力,1)铁路固定设备的通过能力 铁路固定设备的通过能力包括区间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和机务段设备的通过能力等。(1)区间通过能力。就是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下,每昼夜可能通过区间的列车对数(或一个方向的列车数)。,(2)车站通过能力。(3)机务段设备的通过能力。主要是机车检修台位和整备台位的通过能力。2)铁路移动设备的输送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运输 系统 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