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学设计周小丽.doc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周小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垂钓教学设计周小丽.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垂钓教学设计周小丽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1.“简”出三味从疏通古诗进行表层解读,到体悟古诗进入中层解读,再到挖掘古诗达到深层次解读,设计既体现古诗学习之“三味”,又把学习的三大目标“球形”融合,所以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聊字聊诗,聊意聊趣,聊聊趣事诗。三个步骤中简练问题,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2.“合”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求同存异是整合的关键,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突破古诗教学的习惯模式。分步解读,则是在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深入感悟意象与情趣。用“总-分-总”的教学模式引出同类“童年趣事诗”的课外拓展。3.“聊”出
2、轻松两首古诗都是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把感悟诗中意境和体会童真、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用聊天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2.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的纯真、可爱。【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3、【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聊“字”、聊“诗”。1.学生自读,注意读正确、读通顺。2.朗读古诗,强调:池上“撑、艇、萍”,后鼻韵母读清楚。小儿垂钓“侧”,平舌音,“稚”,翘舌音。“映身、应人”注意押韵。3.聊字:撑艇萍稚侧4.聊诗: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推敲推敲相同中的不同。【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采用发现古诗的相同与不同,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二、品悟诗眼,聊“意”、聊“趣”。1.自由读诗,聊诗中画面,解决基本诗意。追问中点拨重点词的理解:池上:解、一道小儿垂钓:蓬头、侧
4、坐、莓苔、映身、借问、遥、应2.深入品悟:猜一猜两个小孩儿各有什么心思。池上紧张。聊“偷”字。高兴。拓展荷花片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及“莲叶何田田”诗。)品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小儿垂钓聊“遥招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3.把握人物形象: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小娃?4、积累两首诗:看画吟诵。【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儿垂钓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有异议。我以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同时感悟古诗,不在于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于诗句的趣味和
5、意味,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意,那份趣。】三、得益课外,聊聊 “童趣诗”。1.引导学生积累童年趣事诗。(1)幼女词 (2)所见 (3)宿新市徐公店2.出示自选作业。【为使教学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设计中抓住古诗主题教学的“辐射点”,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自由开掘的空间,而最后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在于激活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小儿垂钓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6、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
7、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4、学生齐读题目。5、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
8、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读准后鼻音:撑、艇、萍;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诗歌。(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9、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
10、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读完真的有所感悟!小儿垂钓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2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
11、的情境。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二 初读古诗,自主识字。1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
12、个生字。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三 自主学习,读中感悟。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稚子:年龄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垂纶:钓鱼。 莓:一种小草。苔:苔藓植物。 映:遮住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3探究与争论:“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4朗读背诵古诗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
13、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四 拓展积累小儿垂钓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会认“垂、蓬、侧、莓、苔”五个生字2、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咱们从前学过很多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宿新市徐公店你背的这首诗描写了追黄蝴蝶
14、的孩子,非常有趣。同学们,今天要走进我们课堂的也是古时候的一个小朋友,当时诗人把小孩儿叫作“小儿”、板书:小儿。这个小孩子在做什么呢?板书垂钓。这儿有一个生字 垂,谁会读?多指名几个读,齐读。来,一起读读这个词:垂钓你能通过这个词想像出这个小孩儿在做什么吗?(钓鱼)是的,这首诗就写了小孩子钓鱼的事,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吧!齐读课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板书:唐 胡令能)他笔下的小朋友是怎样钓鱼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读一读这首诗,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把这首诗多读几遍。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词语,准确朗读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听见一些同学大声地认读生字,真会学习。那我们就先来认识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垂钓 教学 设计 周小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