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身结构设计(szl).ppt
《井身结构设计(szl).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身结构设计(szl).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完井工程,2011,开课必做,课程介绍:名称/性质/学时/周学时/结课时间。成绩评定方法:平时20%,结课考试80%。平时成绩评定方法:1)考勤和课堂纪律;2)课堂提问;3)作业。结课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分值/考后要求。答疑:时间和地点。,绪论完井工程定义:指从钻开油气层到完钻交井的工艺和技术。是联系钻井与采油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完井工程的基本工艺过程:确定完井的井底结构完井方法、确定井身结构、钻开生产层、保护油气层、完井电测、固井、使井眼与产层连通、试油、安装井底和井口。,完井工程的主要内容:1)以油气层的地质结构、岩石力学性质和物性为基础,研究储集层与井眼的最佳连通方式,为油气井的稳产
2、、高产创造最优的条件;2)保护油气层。课程内容:介绍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固井和完井等的工艺技术。,第一章 井身结构设计,大作业一:一口井井身结构设计1基本数据1)井号:广斜-1井;2)井别:开发井;3)井型:定向井;4)设计井深:3525米;5)完井方法:射孔完井;6)完钻原则:钻穿潜43油组留足口袋完钻.2设计地层剖面,注:1)井深为垂深,井深、厚度单位为米;2)平原组、广华寺组、荆河镇组防垮、防缩径,潜江组防垮、防卡。3井身结构设计说明1)该区块无高压地层,无地层压裂问题;2)表层套管应封过疏松且含地下水的第四系平原组;,3)上第三系广华寺组易缩径,根据经验,可采用扩眼方法处理,扩眼段钻头直
3、径应至少比二开钻头直径大12级;4)油层套管甲方要求外径139.7mm,下深3574m;5)造斜点井深2900m;6)要求详细阐述设计过程,并给出如下设计结果图:,作业要求:1)用小4号宋体字写,A4纸输出;2)讲完本章时完成,先课上交流,再上交。,第一章 井身结构设计,第一节 绪论1井身结构实例,2井身结构概念全井井筒的总体结构和框架结构。3井身结构设计目的满足钻井工程、完井工程和采油工程的要求。3.1满足钻井工程的要求应避免较严重的漏、喷、塌、卡、裂等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为安全、优质、快速和低成本钻井创造条件。,已量化的两种情况:1)溢流关井和钻下部地层采用较高密度的钻井液正常钻进时产生的
4、井内压力不致压裂上层套管鞋处及以下最薄弱的裸露地层;2)钻井起下钻和下套管过程中,井内钻井液柱的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不致产生压差卡钻杆和套管的现象等。,3.2满足完井工程的要求有利于保护油气层。3.3满足采油工程的要求有利于长期安全、有效、顺利地生产。4 井身结构设计意义是整个钻井设计的基础,关系到钻井工程的整体效益,直接影响油井的质量和寿命。,5 井身结构设计原则在满足设计目的的前提条件下,井身结构越简单越好,总体尺寸越小越好,全井的建井成本越低越好。,小结:合理的井身结构应能保证一口井顺利钻达预定的井深,保证钻进过程的安全;有利于防止钻进中的产层污染;有利于采油工程长期安全、顺利地
5、生产。并能花费最少的费用。,6井身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1)油气藏特性;2)采油工艺技术水平及要求;上述2方面决定了油气层与井眼连通方式完井方法。,3)钻井地层特性:指喷、裂、漏、缩径、塌、卡等复杂地层特性;4)钻井液工艺技术水平及要求;5)钻井工艺技术水平及要求;6)固井工艺技术水平及要求。上述4方面决定了钻井处理复杂地层的方法非目的层段的井身结构形式。,7现代井身结构设计内容(注:与传统的不同)1)油气层与井眼连通方式选择目的层段井身结构形式;2)钻井必封段确定和封固/处理方法优选非目的层段井身结构形式;3)整个井筒的总体结构尺寸选配。,实例王西7斜井:1)选用射孔法完井;2)用扩眼法和下套
6、管注水泥的方法处理和加固钻井的复杂地层;3)总体结构尺寸选配:其中纵向结构尺寸包括套管层数、每层套管的下入深度、扩眼井段的井深,横向结构尺寸包括每层套管与相应钻头直径、每层套管环空水泥返高、扩眼段钻头直径等。,8井身结构设计特点1)影响因素多,且难以完全量化,设计方法在较大程度上还需要现场经验;2)一口井在开钻之前,必须在现有工艺技术水平条件下完成井身结构设计。,3)对一个油田或区块而言,井身结构设计常常不能一次完成。随着对地层情况的更多了解,钻井、钻井液和固井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井身结构应逐步简化和优化。,9 井身结构设计的发展9.1经验积累阶段(19001960)特点:井不深(3000m左
7、右),地层情况还不太复杂,井身结构设计靠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做。任务:为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关井身结构设计的研究工作主要面临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提出了以满足工程必封点为主要条件的井身结构设计思想;2)确定了三段式(表层套管技术套管生产套管)的井身结构基本形式;3)确定了由API制定的尺寸(钻头尺寸、套管尺寸、油管尺寸)配合规范,统一了管材、工具配套标准;意义:使得井身结构设计从无序到有序、从杂乱到标淮,开创了一个基本良性循环的局面。,9.2 理论发展阶段(196O)特点:技术快速进步。由于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技术的发展,对一口井的压力系统变化规律可以做出比
8、较可靠的预测;又由于钻柱和套管柱粘附卡钻机理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能够确定在一定条件下避免发生粘附卡钻的合理压差(钻井液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范围。从而为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向经验方法数量化方法提供了可能。,取得的成果:1)提出了以满足防止套管鞋处地层压裂和避免压差卡钻为量化依据,满足必封点约束条件的设计思想;2)确定了以两条压力剖面为根据,从下而上(先生产套管,后技术套管,再表层套管)用图解或解析的数量化方法确定下人深度,再由必封点约束条件进行调节的设计方法。,意义:这一阶段发展的数量化设计方法,不但使井身结构设计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同时也为今后钻井工程设计的程序化、智能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
9、端。,9.3系统工程阶段(198O)问题的提出:1980年以来,随着世界围内常规油气藏探明储量的锐减,非常规油气藏(恶劣地面环境,复杂地质情况,低压、低渗、稠油等)的勘探开发开始。这给钻井工程出了不少难题,特别是对于复杂地质情况,由井身结构诱发的钻井事故屡见不鲜,这就要求其设计要有新的发展。,发展方向:1)对于复杂地质情况,井身结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除了防止套管鞋处地层压裂,避免管柱压差卡钻外,还有非连续性地层压力系统(如地层压力上大下小、大小间隔等)、盐岩的粘塑性流动等因素。面对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井身结构设计方法正向系统工程的方向发展。,2)不断提高钻井、钻井液、固井的工艺技术水平,大
10、力发展随钻扩眼、膨胀管固井等先进技术。使目前很难满足深井、超深井成本控制要求的、高成本的、“肥胖”的、多层次和多阶梯的“倒塔式”井身结构向低成本的、“精瘦”的“直筒式”井身结构发展,使井身结构向优化、简单和易操作的方向发展(画图说明)。,基本思想:将井身结构设计涉及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系统,再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及方法,由压力平衡关系(钻井液压力、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盐岩蠕变压力)、工程约束条件(垮塌井段、漏失井段和套管挤毁井段)、事故发生概率等相关因素,采用风险决策技术和优化技术,进行合理井身结构设计。,对比:常规井身结构设计是一种系统局部优化方法,而解决复杂地质情况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则
11、是系统全面优化方法。现状:由于复杂地质情况在不同的构造、井别将有不同的表现,针对实际情况影响因素将有不同的取舍,因此,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适应面极广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这也是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至今未能成果的主要原因。,第二节 钻井处理复杂地层和 优化井身结构的方法 1 提高钻井液工艺技术水平法1.1 概述 1.2 措施1)优选钻井液体系;2)改善钻井液性能,提高钻井液的携岩和悬岩能力,提高其护壁能力以形成薄而致密的滤饼等;3)加强钻井液的固控和管理等。,1.3 方法特点(注:与下套管注水泥固井法相比)1)工艺简单;2)不减小井径,有利于构建直筒式井身结构;3)经济性好,有长期效益;4)可靠性需
12、要实践检验;5)为首先考虑的处理复杂地层和优化井身结构的方法。,2 提高钻井工艺技术水平法2.1 概述 2.2 措施1)提高人员素质,严格、规范管理;2)建立钻井时间观念,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钻速;3)采用合适的钻井方法,如改转盘钻为井下动力钻或顶驱钻、复合钻,改钻杆钻为套管钻等(举例展开)。,2.3方法特点(注:与下套管注水泥固井法相比)1)不减小井径,有利于构建直筒式井身结构;2)经济性好,有长期效益;3)与提高钻井液工艺技术水平法一起,为首先考虑的处理复杂地层和优化井身结构的方法。,3 下套管并注水泥固井法3.1发展概况和工艺简介 是钻井最早使用且用得最多的加固复杂地层的方法。
13、3.2套管的类型和作用根据套管的功用可将其分为导管;表层套管;中间套管(尾管),亦称技术套管;生产套管(尾管),亦称油层套管(图7-1)。,1)导管及其作用:是最早下入井内的一层临时性管子。导管的作用是在钻表层井眼时将钻井液从地表引导到钻井装置平面上来,这一层管柱其长度变化较大,在坚硬的岩层中仅用1020m,而在沼泽地区则可能上百米。,2)表层套管及其作用:是开始下入井内的第一层套管(导管除外)。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封隔地下浅水层和易缩径、塌、漏、破裂等浅井段的复杂地层,使淡水层不受钻井液污染,使后续钻井不受浅部疏松的复杂地层影响;二是在其顶部安装套管头和井口装置,并通过套管头悬挂和支承后续
14、各层套管。,3)中间套管及其作用:介于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之间的套管都称中间套管。其作用是封隔不同孔隙压力的地层,封固易缩径、塌、漏、破裂等复杂地层,它也为井控设备的安装及悬挂尾管提供了条件,对油层套管还具有保护作用。根据需要,中间套管可以是一层、两层,甚至多层。,4)生产套管及其作用:是钻达目的层后下入的最后一层套管。其作用是封固井壁,保护生产层,封隔不同压力的生产层,封隔生产层与非生产层,并给油气从产层流至地面提供稳定的通道。,5)尾管及其作用:有技术尾管和生产尾管,主要在裸眼井段下套管注水泥,套管柱不延伸至井口,故可减轻下套管时钻机的负荷和固井后套管头的负荷,又可节省大量套管和水泥,降低固
15、井成本。在深井钻井中,尾管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在继续钻井时可以使用异径钻具。在顶部的大直径钻具比同一直径的钻具具有更高的抗拉伸强度,在尾管内的小直径钻具具有更高的抗内压力的能力。尾管的缺点是固井施工较困难。尾管与上层套管重叠段长度一般取50100m。,说明:在几种套管中,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尾管)一般是必下的,中间套管(尾管)则不一定。,3.3下套管并注水泥固井法特点1)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性好;2)每下一层套管,下面的井眼尺寸就减小一级,组成的井身结构为倒塔式。有钻不到预定井深的风险;3)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及水泥,成本高。据统计,生产井的套管固井成本要占全井成本的10%25%甚至更多。,4 扩眼
16、法4.1概念和发展概况用扩眼的方法来处理易缩径卡钻的复杂地层,优化井身结构,提高注水泥质量,这就是扩眼法。4.2实例(两方面),4.3扩眼法的作用1)减少不必要的套管层次;打破了以往与套管尺寸匹配的钻头尺寸的限制,使整个井身结构的尺寸得到减小、简化和优化;有利于变倒塔式井身结构为直筒式井身结构。2)给一些易缩径的地层一定的缩径量,避免造成缩径卡钻,引发严重的钻井事故,影响钻井安全。3)增大环隙,防止下套管遇阻,提高注水泥质量并保护套管,以便顺利固井、完井和采油。,4.4扩眼法特点1)用扩眼法来优化井身结构适合于各种地层和各种井,是钻井和完井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2)用扩眼法处理复杂地层来避免卡钻
17、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易吸水膨胀和易塑性流动的地层;3)用扩眼法处理复杂地层以避免地层卡钻的可靠性要靠实践来检验;,4)与下套管并注水泥固井法对比是否更经济,要作具体分析;5)用扩眼法处理复杂地层避免易缩径地层卡钻的工艺简单易行,也节省了固井和候凝时间,节省了钢材、水泥和固井工程费用,这是可以降低成本的方面。,6)扩眼法可形成3阶梯井身结构,而下套管注水泥固井法形成的是2阶梯井身结构,相比之下,前者环空间隙更不均,扩眼后的钻进,为兼顾宽间隙处有效携岩,可能得适当提高钻井液排量,这样沿程水功率消耗增大,钻头获得的水功率减小,钻速也可能降低;这是可能增加成本的方面(举例)。,5 挤水泥固井法5.1发展概
18、况和工艺简介5.2挤水泥的用途油套补注水泥和加固井壁。5.3挤水泥加固井壁适应的地层1)胶结差、不稳定、中低压的中高渗透性地层;2)易漏失的裂缝地层。,5.4 挤水泥固井法特点(注:与下套管并注水泥固井法对比)1)井径不减小,有利于构建直筒式井身结构;2)工艺简单;3)不用下套管,更经济;4)可靠性要靠实践来检验;5)适应的地层范围较窄;6)一次封固的井段不能过长。5.5应用情况和前景,6 下膨胀管注水泥固井法/扩眼+下膨胀管注水泥固井法6.1发展概况和工艺简介6.2用途1)加固井壁和优化井身结构;2)修井。6.3方法特点(注:与下套管注水泥固井法对比),1)用扩眼+下膨胀管固井法来优化井身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设计 szl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