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的自我判断.ppt
《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的自我判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的自我判断.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的自我判断 摘自自愈有道海德之调身养心斋,1.时常口苦。那是肝气郁结,致使胆经瘀塞、胆汁外溢造成的。2.觉得口干,咽喉干,喝了水还是干。一般人情绪激动,动了肝火,心火盛,就会口干舌燥。不激动也觉得干,说明肝火旺,心火盛,或者是肾虚。因为肾主水,肾气不足,无力推动水液上行到咽喉和口腔,所以口会觉得干。而且心肾不交、心火盛和肾虚常常互为因果。3.喜欢熬夜、脾气暴躁。说明肝火旺。4.生闷气、情绪压抑,容易导致肝气郁结。5.皮肤干燥不润。烟瘾大的人,通常皮肤干枯,这好理解。您不抽烟皮肤也不好,说明您肺热而焦,运水到皮肤的能力差。这通常又是肝火旺、心火盛,(肝)木(心)火刑(肺)金的结
2、果。,6.尿频、尿急、小便难。肾主水,开窍于二阴,肾气不足,所以水道失常。7.四川人喜欢吃辣,是因为那里气候闷热潮湿,汗黏在身上发不出来,无法排出血液里的湿浊,所以多食辛辣,借以发汗除湿。8.现代人口味较重。中医认为,咸味入肾。这是不是说明有的人肾气不足,所以身体喜欢咸味以自补肾气呢?9.虚胖的人往往赘肉、肥肉多,肌肉却越来越少,脾虚应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为脾主肉。10.贪食冷饮等寒凉食物,一方面表明人们虚火旺,燥热难挡,身体渴望降温。另一方面又会导致体内寒湿加重。,11.常看黄电影,有手淫的习惯,或者性生活过度,容易导致肾虚。12.饭后容易腹胀,或者大便不成形,常常拉稀,这是脾虚的缘故。13
3、.心事重,思虑多,导致心包经不通畅,知识分子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正和此有关。14.吃了不洁的食品,别人拉肚子,您却没有,说明您的脾胃要么极好,要么差到已经麻木了的地步。15.嘴唇白淡,说明血气不足。嘴唇或牙龈颜色深而暗,说明血气浑浊。16.头发干枯无光。肾之华在发,说明肾气不足,所以头发干枯没有光泽。,17.牙釉容易掉落,露出内部深色部分。肾主骨,齿乃骨之余。肾气不足,牙齿滋养不够,所以变脆易落。18.伤口不容易愈合,说明血气营养差,无法很快修复创口。脾胃是营养化生之源,说明脾胃不好。19.身体僵硬,不能做大幅度弯曲。肝主筋,肝的疏泄功能不好,筋没得到充分的润养,所以筋的柔韧度变差。20.血管脆
4、,容易破裂,说明血液营养差,血管滋养不足。进一步来说,心主血脉,心包经瘀塞,心脏推动血液运转的效率降低,新鲜血液更换率低,导致血管润养不足。,21.声音嘶哑,说明声带缺少水分润泽。肺主布水,肺热而焦,使肺脏布水的能力降低;或者肾气虚,水液升腾不利,到达声带的水量不足。22.声音厚而不清,表明声带沉淀了杂质,是三浊堆积、血气浑浊的原因。23.脸上痘痘不断,下面的腿脚却总冰凉。这是上热下寒,血气瘀滞难下。24.总是打嗝,却很少放屁。这说明一方面脾胃不好,消化不充分;另一方面肠道三浊堆积,气路不通。25.一喝酒就醉,胡言乱语。说明心脏机能较弱或心包经不畅,一有负担就心乱神昏,舌头不再灵活。26.怕冷
5、是血气不足,难以御寒;怕热表明虚火旺,身体能量加速燃烧,所以热;又怕冷又怕热,说明血气既不足,虚火又旺。真正血气丰盈的人是不怕冷也不怕热的。,中医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把五脏和六腑作为这个整体最主要的零件(脏腑又用相表里的关系简化成肝胆,脾胃等六对组合),其他部分各与五脏六腑相对应,相从属,比如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口等等.经络则是各部分连接的通道,血气多少则代表了身体能量总的状况所以无论身体的外在表象多么复杂,怎样千变万化,都是可以从五脏六腑,血气经络的角度进行归类,进而论治的。道家有言“宇宙在手,万化由心”,反映了中国古人抽丝剥茧,以一代万,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望,闻
6、,问”三诊来为自己诊断,及时细致的掌握当下身体的状况望:形体、面色、精神状态、舌体、舌苔,皮肤的颜色和干湿程度,头发,眉毛,牙齿,牙龈,斑疹,痘痘,月经,大便,小便,痰,鼻涕,呕吐物,肌肉状况,指甲,眼睛扩大来说还包括触诊,比如看看肌肉是否紧实,皮下是否有颗粒等等;闻:声音、语速、呼吸粗细、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叹息、喷嚏、肠鸣,口气,大小便的气味,月经白带的气味,呕吐物的气味等等问:怕冷还是怕热,还是又怕冷又怕热;爱出汗还是很少出汗;是否出现过眩晕,心悸,痉挛等;不舒服的部位是酸痛,刺痛还是麻痹;月经提前还是滞后,量多还是量少;腹泻还是便秘,小便频还是排尿困难;容易口渴还是不爱喝水;喜欢辣
7、的酸的咸的还是甜的食物等,1.从油脂的角度观察。我们知道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储存在胆囊里,排到肠胃里用以代谢油脂。在饮食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肝气郁结,肝火过旺透支了肝血,肝脏分泌的胆汁会减少;胆经淤塞,胆汁流入肠胃也会减少,这些都会导致油脂代谢失常,使身体看起来多油。如皮肤油性大、头发油、油脂性脱发、血脂高(可能是油脂过多,渗入血液)等。吃饭厌恶油腻,或者看到油的就恶心,很可能是肝胆功能减弱,身体本能的排斥油腻食物。,2.从经络线路观察掐按太冲穴,轻微酸痛属正常。很痛,刺痛,没感觉都说明有淤堵,可断为肝火旺或肝气郁结对照经络图,偏头痛,头胀的部位正是胆经和三焦经所过之处,胆经和手臂上的三焦
8、经都是肝火宣泄的通路,可断为肝气郁结导致胆经,三焦经不通畅,不通则痛。对照经络图,两肋正是胆经所过之处,两肋隐隐作痛,或者胀痛都说明肝气郁结,胆经不畅。腿部侧面,外脚面的疼痛,麻痹等。此为胆经所过之处,不适感觉多与胆经淤塞有关。眉毛,眼睛外侧容易长斑,长疙瘩、红点或黑痣。比如黄褐斑,蝴蝶斑,老人斑等。对照经络图,此处正是胆经,三焦经所过之处,这说明两经血气流动不畅,微循环差,以致产生沉淀,形成斑点;或血液中浊物渗出皮肤,引发炎症,成为红疙瘩。,3.其他“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黄帝内经).眩晕症,晕车,晕船,坐旋转木马容易呕吐,头重脚轻,容易跌倒等,都可能跟肝火旺,血气上逆冲头,滞留不下,造成厥
9、逆有关。口苦。口苦常常是胆汁外溢造成的,胆汁外溢的原因通常是肝气郁结,导致胆经淤塞。眼睛红,血丝多。肝火旺A熬夜。需要透支肝火来维持精力。B饮酒。酒性大热,造成大量血液向头面体表奔流,肝血因此也被透支。C体质。既没饮酒,也没熬夜,眼睛还是常常血丝多,说明是肝火过旺的体质。,爱眨巴眼睛,眼睛比较浑浊,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易怒,烦躁,常常有无名火,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脾气。黄帝内经说:(肝)在志为怒。肝火旺的人就容易发怒。如果常常怒火中烧,又不能发作,压抑在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指甲粗糙或有灰指甲。手上的筋总是鼓出来的,青筋暴流或虽不突出,但颜色很青。中医叫“爪甲不滑”。“肝之华在爪(黄帝内经
10、)”,意思是说肝胆功能强健,手和指甲都长得好,平顺而有光泽。反之,则肝胆状况不好。肝色青,青筋暴流或青筋虽不突出,但颜色很青为肝火旺。,身体不再灵活,关节屈伸不自如,偶然扭伤会觉得很痛,且恢复的慢。容易抽筋,痉挛。黄帝内经言:肝主筋。肝胆的状况很不好时,会出现“(筋)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的现象,也就是筋抽在一起了,身体僵直(如强直性脊柱炎等),或筋萎废不用,手脚瘫软,好像不听使唤。体力严重透支的运动员时常会出现抽筋的现象,这是因为肝藏血,体力透支实际上就是在不断调用肝脏所藏的血气能量,当透支达到极限时,肝血供应接近枯竭,肝的机能急剧下降,于是人便开始抽筋(肝主筋,肝气已无法有效调控一身之筋)。
11、如果您并没有剧烈运动,却时常出现抽搐、抽筋,震颤、手足蠕动及肌肉抽动等症状,那多是肝胆功能不好的体现。,阳痿阳痿一般有三种类型,其中两种与肝气郁结或肝火旺有关。A单纯肾亏型。肾气太过虚衰,以至于身体拒绝再度勃起,以保存肾气。B单纯肝郁或肝火旺导致的。男性生殖器乃宗筋之会,肝火旺或肝郁会导致宗筋收摄失度,驰纵萎废。C肾虚肝旺复合型.喜欢喊叫,或觉得大声欢呼唱歌很舒服,很过瘾。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言:(肝)在声为呼。肝气郁结不舒,呼喊能够宣发郁结之气,所以舒服。,脾胃不好肝旺脾虚的人相当多。俗话说“某人一生气就吃不下饭”,生气就会导致肝火旺,气血上涌,“怒发冲冠”虽有些夸张,倒也能形象地说明肝
12、火旺,气血上涌的现象。气血上涌的结果必然是脾胃供血减少,因此消化变慢,有吃不下饭的感觉。脾胃功能和肝胆功能联系极为紧密,如果您不生气时脾胃也不太好,就要想想自己可能是肝火旺,或肝气郁结的体质了。,疏肝方法:1.推腹法(沿两肋下沿向下推,从心窝开始。侧面腰腹部向肚脐方向推,有很好的疏肝作用);2.推腰法。双手反掐腰,然后提到接近腋下的位置,顺着腰腹部向下直着推摩,推到臀部侧面就可以了。肝经是属阴的经络,因此除腿上的部分以外,大部分线路都在身体的较深层循行。胆经是肝火冲发的通道,位置离体表较近,所以疏泄肝火、解肝郁通过胆经梳理是比较好的选择。对照经络图就会发现,推腰法所过之处正好覆盖了胆经在腰腹部
13、的循行路线,能够很好的降胆经之火(肝火的外现形式),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3掐按太冲穴,把痛点转移到行间穴是最直接的疏泄肝火的方法。内经说:肝病者(针刺)取之行间(穴),以引肋下。肝气郁结不舒的人,常常两肋隐隐作痛,针刺行间穴就可以疏解这种郁结。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针刺疗法显得有些专业。用按摩的方式把太冲穴的痛点(因为淤堵,所以会痛)转移到行间也有类似效果。健康者的太冲穴掐按起来,应该是有酸痛感的。如果太冲穴完全没感觉,可能是此处肝经阻塞到了麻痹的程度,可以向上循肝经寻找敏感穴位,重点按揉。也可以推揉腿上的整条肝经,以打通经络。另外,揉地筋法也有类似效果,可以哪个好用选哪个。,4.金鸡独立法,转
14、脚腕法,热水泡脚(最好用桶泡),可引血下行疏泄肝火。5.敲胆经拨阳陵泉穴。前面已经讲过,肝经胆经互为表里,肝胆相照,胆经是肝火的出气筒,因此疏通胆经可解肝之郁气,可降肝之燥火;按摩三焦经手臂上的敏感穴位或者循经刮痧。30岁以上的女性大多三焦经淤塞严重,您现在就可以沿三焦经按摩一下,看看堵的厉不历害!三焦经与胆经同为少阳经,只不过一个在腿上,一个在手臂上。二者内有通路,同是肝火的出气筒,因此疏通三焦经与疏通胆经作用类同。,6.健脾胃,固肾强肾均有助疏肝。也说明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消化的半成品进入气血循环会大幅增加肝脏解毒代谢的负担,可见脾胃好坏与肝脏关系密切。肾气虚,
15、肾藏分清泌浊的功能减弱,浊物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的机会减少,滞留体内,会增加肝脏的解毒压力。另外,肾为技巧之官,它决定了五脏六腑是否能高效,充满技巧的运转,当然也包括肝脏。,1.“三浊”与脾胃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调治各种“湿浊”之病,健脾胃绝对是上上之选。“寒湿”,“湿气”,“湿浊”,“痰湿”等概念,基本相当于中里老师所言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会渗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成为三浊的重要来源;还有一种是脾胃不好,运化能力差,食物残渣蕴积在肠胃,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一部分废物渗入血液,成为三浊。三浊危害巨大,可能淤塞经脉血管,可能堆在肝脏促成脂肪
16、肝,可能随血液上头影响睡眠(胃不和则寝不安),可能堆积成脓瘤肿块,可能滋生病菌病毒等等。,2.肌肉状况脾主肉内经云,脾生肉。肌肉松懈,没有弹性,或者肌肉少而肥肉多,说明脾胃不好。一种情况是脾胃不能将食物转化成气血来濡养肌肉,未充分消化的半成品转变为肥肉,囊肉,堆在身体各处;另一种更差,如果脾胃很弱,甚至不能化生出足够的血气来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行,身体就会透支肌肉里储存的糖来救急(肌肉是个巨大的糖库,是身体的能量仓库),出现肌肉消烁的现象。一些大伤元气的人,比如经历化疗,放疗,大型手术的病人等等,也会因为血气严重不足,出现类似现象,他们的肉都是松垮夸的,肌肉透支殆尽。,3.爱吃甜烂食物婴儿的脾胃功
17、能是比较弱的。粥汤类最容易消化,所以刚出生时只能喝奶,渐渐的才能喝粥,吃些细碎而软的食物,到一定程度才能吃干饭。到了儿童阶段依然爱吃甜食(脾之味为甘,甜味是脾对应的味道)。由此可见,对于脾胃虚的人,吃粥饧类和细碎而软的食物是很好的对治方法。反过来讲,如果你只有吃这类食物才觉得舒服,或嗜好甜食,就说明脾胃比较虚。4.嘴唇脾开窍于唇。“脾开窍于唇”,“脾之荣在唇”(内经),脾胃很好的人,吃下食物没一会儿,嘴唇就会变得红润不少;反之,如果嘴唇发白,没血色,很干,爱爆皮,裂口子,明显外翻(脾不束肌)等等,就说明脾胃不好。,5.鼻头和鼻翼。鼻头和鼻翼是脾胃在面部的反射区。酒为大热之物,所以长期过量饮酒的
18、人就会鼻头鼻翼发红,俗称“酒渣鼻”。胃经夹鼻而下,鼻翼发红的人常常是胃中有热。胃热的人通常还会容易饥饿,口臭,牙床红肿疼痛等症状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胃经湿浊盛,气血上逆,发于头面口腔。深层原因还是脾虚。脾的运化能力不行,使食物蕴积滞留在胃,再加上肠道不是很通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积久化热化腐所导致;如果鼻头没有血色,特别白,是脾虚无力化生血气之象,有贫血的可能;如果鼻窝总是很脏,发黑,油乎乎的总象没洗干净似的,或是长疙瘩,说明胃经血气浑浊,湿浊盛,浊物沉淀在鼻翼鼻头。真的想根除“黑头”,调理脾胃才是治本之法。,6.腹泻和便秘。前面讲过,胃热的深层原因还是脾虚。有很大一部分便秘也和胃热有关,食物
19、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所以出现便秘。有的朋友做了推腹法以后,发现排便顺畅了很多,这是因为推腹法促进了胃肠蠕动,加速了食物残渣的下行。如果配合每天敲打足三里,按摩小腿脾经,在中脘拔罐,效果应该会更好。大便常常不成形,很稀,溏泄,这是脾胃虚寒的原因,而且很可能是脾肾双虚的情况(肾气不足就会引发各种虚寒症)。对治的方法包括温灸中脘,足三里,关元等穴,每天饮用一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温胃通经,散寒补血,利用推腹法除三浊,运脾胃等。,7.眼袋。人在正常时间睡眠时,血液归肝解毒。熬夜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使血液归肝解毒减少,因此血液变得浑浊;另一方面,熬夜时思维活跃,大脑会调用血气维持精力
20、,血气上行的结果是脾胃供血必然减少,消化受到抑制,因此会有更多的消化半成品渗入血液,这也会导致血气浑浊。胃经是血气很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下眼袋的大小,颜色深浅,暗沉还是光泽都能反映脾胃的状况。如果眼带大,浮肿,或者颜色暗沉,发黑都表明脾胃不好,湿浊盛。,8.痘痘。观察经络图,脸上两颊容易长痘痘的地方正是胃经经过的地方。痘痘多,通常是胃经气血上逆,湿浊渗出面部皮肤的结果。靠在脸上涂抹药膏来消除痘痘,可解一时之急。就像在沸腾的饺子锅里浇点凉水,水可以暂时不扑出来,但要想根除,就必须把下面的火关掉。怎样把火关
21、掉呢?除三浊,敲打胃经,健脾胃既可。,9.肝旺脾虚和脾肾双虚脾虚很少单独出现,总是和其他脏腑的失衡联系在一起。最常见的就是“肝旺脾虚”和“脾肾双虚”。总的来说,容易烦热,爱发脾气,易怒(不发出来,憋在心里也算),便秘,容易出现咽喉肿痛干痒,舌头起泡,口舌生疮,牙龈红肿溃烂等上火现象的,多属“肝旺脾虚”型,需要疏肝健脾同步进行;而腹泻,大便稀软,溏泄,怕冷,精神不佳,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食欲不振的,多属脾肾双虚型。需要健脾胃与补肾固肾同步进行。当然了,也有肝火旺,脾虚,肾虚同时出现的,比如既怕冷又怕热,既爱发脾气又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这就需要疏肝,健脾,补肾
22、三管齐下了。,健脾胃方法:1.推腹法直接促进肠胃蠕动,还能按摩经过腹部的脾经和胃经,除三浊,通肠道,一举多得。2.按摩小腿脾经(血海穴以下),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穴个个用处多多,直接增加脾的气血供应,加强脾的运化能力。3.按摩胃经,增加肠胃气血供应,加快吸收。足三里穴是养生大穴,对调理胃病更是适合。按摩足三里中脘穴拔罐按摩脾经公孙穴调理脾胃问题,效果也很不错。,4.对于胃寒,脾胃机能虚弱的人来说,温灸中脘穴和足三里来健脾胃的效果非常好。如果是有胃热的人,灸中脘可能会感觉不适,这种情况可以用在中脘拔罐或按摩来代替。5.山药薏米芡实粥着重补充肠胃气血,生姜大枣红糖水(中午之前喝)暖胃通经散寒
23、,另外粥类(小米粥为佳),汤类食物比较养脾胃,肉块,干饭,干果不容易消化,容易伤脾胃。6.肾虚脾也不会强。肾为做强之官,技巧出焉”(内经),肾气充足与否决定了五脏六腑是否能高效的运转,当然也包括脾脏。尤其是胃寒、大便不成形的人,必须健脾补肾同步进行才行。,7.疏肝即能健脾。因为肝主藏血,是个大血库,如果肝火旺或肝气郁结就意味着肝血被透支上逆,这一方面会导致脾脏供血减少,一方面由于血液回归肝脏解毒的几率减少,供给脾脏的血液会浑浊不清,两项叠加,脾脏的运化能力必然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生气(肝火旺)就吃不下饭(脾虚),甚至胃痛的原因(脾虚运化不利,导致食物积存在胃,化腐化热灼伤胃壁的原因)。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脏六腑 血气 状况 自我 判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