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特教.doc
《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特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特教.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特教 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特教1【教学内容】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要求】1. 使学生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掌握估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境用不同的策略进行估算。2.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估算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学习数学的用处。【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什么是估算1. 师:昨天,我们班的小明练了半页铅笔字(出示),猜猜大约有多少个?教室里这盆花大约有多少片叶子?看画面(书中第32页图),教室里大约有多少台电脑?小结:刚才我们猜测大约数
2、量的过程就是估计。2. 师:看图(一枝铅笔和一块橡皮),小明想买这两种文具,估计一下大约需要花多少钱?(选取学生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估计价钱再尝试简单的估算过程,体会什么是估算,同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3. 师: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用到了估算?(感受估算的广泛应用)。二、游戏练习,为新知铺垫1. 师:你们生活经验这么丰富,真了不起!这些数字朋友都赶来祝贺了(课件演示:19、28、24、43、51、67)仔细观察,它们分别和哪个整十数最接近?(20、30、20、40、50、70)2. 师:现在你能很快说出
3、这几个算式结果大约是几十吗?19+2828+2443+5151-2443-19(这一阶段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每个数字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一种是加减法口算的方法,即先算十位,再根据个位上的数来判断最终的结果。这一环节为学习新知做了思维与知识的铺垫。)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估算1. 亲身体验,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师:同学们喜欢逛商场吗?昨天老师也去了商场,准备买这些生活用品(出示图画: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老师带100元钱够吗?可以计算也可以估计一下谁先想好谁先发言。(鼓励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去判断)根据学生的反应,教师点拨:一种是估算,一种是用笔计算,还有的同学
4、口算,在没有让你们算出准确数量的情况下,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判断,通过实际体验,集体讨论,感受估算的必要性。)2. 多种策略进行估算。师:现在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带100元钱够买这三种用品吗?(教师说“三”的语气加重)先独立思考,再和伙伴交流,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充分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集中集体的智慧,探索估算的方法,学会估算。)学生汇报:(这里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明确估算策略。)A:连加。B:连减。C:加减混合。3. 集体验证:这三种用品一
5、共多少钱?(95元)看来你们估算的方法是非常正确的。4. 总结:刚才你们在帮老师买生活用品的时候体验了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板书:加减法的估算)估算很简单,可以把一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大约的计算,也可以加减十位上的数,再估计个位上的结果。遇到实际情况要灵活运用。四、巩固练习1. 第31页的“做一做”。2. 第32页的第二题。(小明原有20多枝水彩笔,妈妈又给他买了12枝,他现在的彩笔数量是一个不确定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特教2教学目标1、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2、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
6、出解释。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教学难点估算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学准备课件、练习三。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情境引入小明家到学校有504米,约是()米。我校二年级有288人,约是()人。养鸡场昨天收蛋192个,约是()个。电风扇售价235元,约是()元。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二(3)班这个月收集牛奶纸盒情况。出示统计表:收集牛奶纸盒情况第一周195个第二周328个第三周217个第四周286个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
7、些信息?出示:这个月大约一共收集了几个牛奶纸盒?列式:195+328+217+286=独立进行估算,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2、汇报讨论结果。(1)老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2)老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提出: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3、师:那么二年级6个班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那么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全校学生在一个月里能收集这么多的牛奶纸盒,你有什么想法呢?4、书上P98例5。(1)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汇报时说说估算过程。(2)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那么大约再收集几个,又可以送一次了
8、?学生集体交流。(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计:第一周和第二周大约收集了几个?二(1)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出估算的过程和想法。2、练习二十第5题。3、练习二十第6、7、8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汇报答案,并交流思考方法: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四、小结新课标比较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尤其应从小学的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回顾整节课,有以下几点疑惑:1、估算算式的格式不知道怎么写,书中没有介绍“”,是让学生直接写“190+220=410”,还是写“192+219大约等于190+220=410”这种半文字半算式的格式?2、本课的教学与
9、例3、例4是同一个教学情境,既然是500个瓶子送一次,那么前两周的520个,就还有20个多出来剩下的,本课这20瓶却又忽略不计了?我们两个班都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对于学生这样的疑问该怎么处理?3、估算是会估算了,但学生纯粹是为估算而估算,写明是让你估算的,有些学生是先算出准确答案,再给准确数找个近似数就算是估算了,多数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去算,但如果不是估算而是普通的计算题,却没有一个学生会用估算去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285+356=326-243=683-415=495+474=2、估算:480-196185+379607-494526-3891890+89050
10、3-315683-415495+474285+306616-293285+89+8161503-488-305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特教3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8页 【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
11、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单位(一)引出课题师:我知道咱班小朋友特别爱乐于助人,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想让大家帮它解决一个问题,咱去帮帮它们好吗?(出示货场情境图:小兔来到货场运货,货车的载重量是400千克,一箱货物重188千克,另一箱重193千克)画外音:小猪正在焦急的算着,小猴却很快的判断出了结果。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猴为什么这么快吗?(生答)师: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我们只要大致估一估就能快速的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估算。(板书:估算)(二)估成整百数1.理解“载重量是400千克”的意思2.提出问题:大家帮小兔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货物一次运走?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生:193大约是200
12、,188大约是200,200+200=400,所以能运走。 师:正好是400,那是不是一定能运走呢?说说你的想法。生: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才400,而实际比400小,所以肯定能过去。 师:是啊,193看成200,比实际多估了7千克,188看成200比实际多估了12多千克,这样一共比实际多估了19千克,所以一定能过去。 师:刚才大家估成整百数能够很快的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小兔可以顺利出发了吗?(课件演示小兔装车后离开货场)(三)估成整十数师:这时小猴子也来到了货场,它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吗?(课件出示:小猴子货车载重量是500千克,一箱货物重278千克,另一箱重235千克。)1.凸显矛盾冲突生1
13、:能够运走。278大约是300,235大约是200,200+300=500,所以能够运走。(板书)师:哦,估成整百数,有道理,还有不同想法吗?生2:278估成280,235估成240,280+240=520(板书),520大于500,所以不能运走。师:哎?这位同学把这两个数估成了什么样的数?(整十数,学生说不出来时,教师可以说。)哦,估成整十数也有道理,看来运不走。我糊涂了,有同学认为这样估能运走,而这样估又运不走,难道真的是这样吗?2.小组讨论师:请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交流一下。3.解决矛盾冲突小组汇报:生1:我把两个数分别估成300和200,300+200=500,所以肯定能运走啊!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减法 估算 教学 设计 特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