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ppt
《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灵武市一小 曾前英,五年级下册实验项目,第一单元沉与浮,五年级下册实验项目,五年级下册实验项目,实验课题: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2、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实验步骤: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注意事项:1、实验时,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2、实验完毕,要将实验材料上的水擦干。3
2、、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操作方法: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物体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实验名称: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3-4面实验目的: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实验步骤: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
3、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现象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注意事项: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串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中得出增加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3、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实验名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课题和页码: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第5-6面实验目的: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
4、浮的因素。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实验器材: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一组物体、同重量不同体积的一组物体、水槽。实验步骤:1、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4、把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5、按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现象和结论: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也可以这样说: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
5、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建议:若没有相关的配套材料,可用一个带盖的小瓶子和沙子来做第一个实验,用天平称量出相同重量的几个物体做第二个实验。,实验名称:橡皮泥由沉变浮的秘密实验目的:1、会用烧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实验材料:油性橡皮泥、刻度杯、200ML水、记录表。实验步骤:1、把橡皮泥实心团放入200ML水中观察沉浮,并记录排开的水量,再捏成实心的其它形状,完成同样操作(再捏一种实心形状即可)。2、把橡皮泥捏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多种形状: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把橡皮泥捏成盘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把橡皮
6、泥捏成船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把橡皮泥捏成盒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3、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橡皮泥由沉变浮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是排开的水量增大了。4、整理器材。,实验名称: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实验目的:1、知道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能运用浮力和重力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实验器材:大块泡沫块、水槽、弹簧秤、带吸盘的小滑轮、细线实验步骤:1、用弹簧秤测量大块泡沫块的重量。2、在烧杯里加入200毫升的水,按书本13面的实验图组装好测量装置。3、测出泡沫块小部分浸入水中时的拉力,计算
7、出这时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小。4、测出泡沫块大部分浸入水中时的拉力,计算出这时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小。5、测出泡沫块全部浸入水中时的拉力,计算出这时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小。6、整理分析数据,概括结论。,浮力,重力,拉力,实验记录单现象和结论:泡沫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或:泡沫块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建议:1、在水槽底部放一钩码,用工业橡皮泥固定住。2、这一实验中排开的水量差别是很明显的,但不好测量,故略去这一内容。3、泡沫块的大小要合适,太小数据对比不明显。4、由于泡沫块过轻,用普通弹簧秤基本上测量不出自重,用木块做这一实验效果更好。,实验名称: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
8、力大小实验目的:1、知道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能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画示意图,解释物体在水中下沉的原因。实验器材:水槽、弹簧秤、大块橡皮(或钩码)、细线实验步骤:1、测量大块橡皮在空气中的重力。2、测量大块橡皮小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3、测量大块橡皮大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4、测量大块橡皮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5、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1、在空气中测出石块的重力,2、在水中测出石块的重力,3、比较两次测得的结果。,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重力-拉力,实验记
9、录单现象和结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备注:1、橡皮自重一项不放在表格中,以免学生误解。2、要让学生明白上浮和下沉物体浮力的不同计算方法: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重力-拉力,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重力+拉力。,实验名称: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目的: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实验类别:演示实验+体验实验实验器材: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各一杯分别标上序号,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实验步骤:1、教师演示,把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
10、中,观察沉浮。2、学生猜测马铃薯时沉时浮的原因。3、学生分组选一种液体做滴液加热实验,观察实验现象。4、讨论分析,概括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现象和结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沉浮状态不同。有许多液体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备注:1、准备不同的液体,比如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很有意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让马铃薯浮起来的不一定是盐水。2、配置这几种液体时,用500毫升的量杯就可以了,即节省材料,减少配置时间,又使马铃薯刚好放进去。3、可在此强调酒精灯的规范使用。,实验名称:测量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实验目的:1、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小学 科学实验 操作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