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doc
《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 项目名称: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 设计单位: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93) 证书等级:甲级 审 定:王敬东(院 长) 审 核:奚 征(注册建筑师) 项目负责人:周 斌(注册规划师) 设计人员:曹 芳(规 划 师) 编制时间:二一一年五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编制依据 第三章 规划原则 第四章 漳河水库周边区域汇水分区 第五章 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的划定 第六章 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管制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部分 规划说明书 总 则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目的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原则与重点
2、 第一章 漳河水库基本情况 一、概述 二、建设缘由 三、建设历史 四、旅游资源 五、风景特色 第二章 水库特征 第三章 水库周边地形、水系特征 一、地形特征 二、水系特征 第四章 规划论证分析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论证 第五章 漳河水库“三圈”保护与利用实施措施与建议 第三部分 规划图则 第一部分 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处理好城市发展和保护好漳河水库的关系,促进荆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优先保护好漳河库区生态环境和水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漳河旅游、风景资源,完善旅游体系,将漳河周边地区打造成生态旅游品牌,创建市民休闲、旅游渡假目的地,为荆门市实施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管制提
3、供技术依据,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 文本适用于漳河水库周边以及荆门中心城区以西至漳河水库的区域,包括漳河镇区。具体范围为城市西外环以西至漳河水库以及水库汇水区范围。 第三条 文本所称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是指漳河水体蓝线保护圈、漳河湿地和水土保护圈和漳河水库生态旅游圈的范围控制线。 第四条 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管制与监督适用本规划文本。 第二章 编制依据 第五条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 5、中华人民共和
4、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7、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9.10 8、防洪标准(GB50201-94) 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24; 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0.28; 11、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12; 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13、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5】118号); 14、湖北省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意见鄂政法(2007)52号文件; 15、湖北省水库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4号,2002年8月1日实施); 16、荆门市城市总体规
5、划(20052020)(2008修改); 17、荆门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18、漳河水库防汛调度规程 19、其他有关规划材料、地形图等。 第三章 规划原则 第六条 基于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的原则:规划以漳河水库的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容量为基础性条件,通过对资源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在明确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确定漳河保护与城镇空间的规模与组织模式,从而保证水库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 第七条 基于空间管制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水库的防洪、灌溉、发电、环保等要求,合理划定水库的水体蓝线、湿地保护范围线、生态旅游区范围线等“三圈”保护范围,做到定性、定量、定位。满足规划管制监督的具体操作,明确周
6、边用地的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等各项空间管制内容。 第四章 漳河水库周边区域汇水分区 第八条 沮漳河汇水区:荆门境内以裴山杨树天坑鹰子岩托家寨黑山坡插旗山庙坡仙人崖新寨何家天坑蛤蟆寨阴坡黑虎庙平岭岗偏观寺大垭小垭胜景山斗笠寨牌凹山前寨柳家垭老荆漳公路周河闸、太白集三叉路口现荆漳公路打鼓台界山医院青山坡香炉山进入当阳市境内为沮漳河水系与长湖水系、汉江水系的分水岭(以下简称“第一分水岭”),该分水岭以西区域的水系属于沮漳河水系。沮漳河水系中以保康县的凤凰山南顶南漳县的摩天垭远安县的龙甲山当阳市的剥刀岭两河镇为沮河与漳河的分水岭(以下简称“沮、漳河分水岭”),该分水岭以西为沮河水系,该分水岭以东至第
7、一分水岭的区域为漳河水系流域;沮河与漳河在当阳市的两河镇汇合后向南汇入沮漳河,经荆州市流入长江(具体见“沮漳河流域汇水示意图”)。 在漳河水系中,以观音寺大坝、鸡公尖大坝、副坝周家垭胡家坡栗木冲岗牯牛包当阳市的剥刀岭为漳河水系上游与下游的分水界线(以下简称“漳河上下游分水界线”),该分水界线以北为漳河水系的上游流域,以南为下游流域。 第九条 长湖汇水区:荆门境内以裴山杨树天坑鹰子岩托家寨黑山坡插旗山庙坡仙人崖新寨何家天坑蛤蟆寨阴坡黑虎庙平岭岗偏观寺大垭小垭胜景山斗笠寨牌凹山石莲棚赖石包现荆漳公路郭台殷家山花子山龙山脊白石坡掇刀石207国道为长湖水系和汉江水系的分水岭(以下简称“第二分水岭”),
8、第一分水岭与第二分水岭之间的水系属于内荆河(长湖)水系。 第十条 汉江汇水区:第二个分水岭以东区域属于汉江水系,以雨山西宝山胜景山为该水系中一个分水岭,该分水岭以西水系汇水入海慧沟,以东水系汇水入竹皮河浏河段,二者在荆门城区汇合口处交汇后经竹皮河流入汉江。 第五章 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的划定 第十一条 漳河水库及周边地区功能定位:重要的饮用、灌溉水源地和重点湿地生态涵养保护区,风景优美的旅游渡假目的地;其周边用地定位为配套设施齐全的休闲旅游渡假区。 第十二条 水体蓝线保护圈的划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漳河水库防汛调度规程规定,水库管理范围为水库的设计洪水位以下,漳河水库的设计洪水位为
9、124.99米,因此确定高程124.99米及以下区域为水体蓝线保护圈范围。(包括库内岛屿及水库工程、主坝、副坝及其禁脚地、溢洪道、渠道及其禁脚地、干渠和支渠)。水体蓝线圈内作为禁建区,严格控制地面各类建设行为;禁止采空行为;禁止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等污染体的行为;禁止填埋、占用水体行为;禁止挖取沙土、土方等破坏地形地貌的行为;禁止其他对水体蓝线构成破坏性影响的行为(水利设施除外)。 2、漳河水体蓝线保护圈范围的面积为108.155平方公里(即设计洪水位124.99米高程对应面积),其中在荆门行政区范围内的面积约为100.42平方公里。 第十三条 湿地和水土保护圈的划定 1、规划湿地和水土保护
10、圈范围为:水库东侧(赵家店水库副坝段)以第一分水岭为界、水库西南侧(水库副坝观音寺大坝段为水库下游)以漳河水库上游与下游分水界线外侧200米(根据湖北省水库管理办法规定200米为水库工程保护距离)为界、其余区域以水体蓝线保护圈外侧2公里为界。湿地和水土保护圈面积约为319.1平方公里(含蓝线保护圈面积),其中在荆门行政区范围内的面积约242.1平方公里(含蓝线保护圈内面积)。此区域内是禁建区,严格控制地面各类建设活动和禁止采空活动(水利设施和生态涵养工程除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加固库岸堤防,逐步恢复与重建湿地。 2、湿地和水土保护圈东、北至第一分水岭,西至沮漳河分水岭,南至漳河上下游分水界
11、线这一区域属于漳河水库汇水区,在此区域内严格控制地面各类建设活动和禁止采空活动(水利设施和生态涵养工程除外)。 3、湿地和水土保护圈以及漳河水库汇水区本应作为禁建区,严格控制地面建设活动和禁止采空活动,但是在这一范围内现有漳河镇区、宏图飞机制造厂、漳河避暑山庄和村民自建房等,因此规划将湿地和水土保护圈和库区汇水区加以分类:对于已建设部分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容量和规模,遵循“退二进三”原则,合理调整该区用地结构,逐步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科学引导其向第三产业的功能转型;未建设部分作为湿地公园和库区保护区进行保护,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和禁止采空活动(水利设施和生态涵养工程除外)。在此范围内的一切建(构
12、)筑物均要求其污水通过截污管道收集处理后排入非漳河汇水区,严禁直接、间接排入漳河水库。 第十四条 生态旅游圈的划定 规划生态旅游圈范围为:东至规划的城市西外环、南至311省道(皂当公路)、西至荆门市与当阳市的行政区划界线、北至湿地和水土保护圈、第一分水岭和第二分水岭,生态旅游圈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定位为休闲、旅游渡假以及旅游服务综合区。在这一范围内作为限建区,主要建设以休闲、旅游渡假以及旅游服务性质的建(构)筑物,限制大规模开发、禁止采空活动和禁止破坏植被、山体等自然地形地貌。在此范围内包含漳河总干渠、车桥水库、沙岗河水库、岩子河等水体。 第六章 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管制 第十五条 漳
13、河水库蓝线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严禁在禁脚地、工程留用地、安全保护区、蓝线控制区内修筑建(构)筑物(服务于堤防的小型建筑物及道路、市政设施等除外,但必须办齐相关手续)和严禁地下采空作业。 第十六条 漳河湿地和水土保护圈和漳河汇水区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严禁地下采空作业和严格控制各项工程建设(生态涵养工程设施等除外,但必须办齐相关手续)。 第十七条 限制漳河水体蓝线保护圈、漳河湿地和水土保护圈及水库汇水区范围内现有城镇、企业和居民点的发展。遵循“退二进三”原则,合理调整该区用地结构,逐步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科学引导其向第三产业的功能转型。在此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均要求其污水通
14、过截污管道收集处理后排入非漳河汇水区,严禁直接、间接排入水体。 第十八条 搞好库区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污染,禁止在水库投肥养鱼,建设环保库区。 第十九条 明确“三圈”的具体范围,采取标示牌、界桩等形式确定其界址点及范围线。 第二十条 明确“三圈”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范围。其中,水体蓝线保护圈内区域为水库水体保护区,其对应的行政管理机构为漳河工程管理局;湿地和水土保护圈与蓝线保护圈之间区域为湿地保护区,其对应的行政管理机构为市林业局(湿地公园管理局);生态旅游圈与湿地和水土保护圈之间区域为控制建设区,其对应的行政管理机构为规划漳河新区管理机构。 第二十一条 尽快开展漳河水源地保护规划、
15、漳河湿地保护规划、漳河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和重要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配套规划。 第二十二条 加强“三圈”保护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提高全民对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文本与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 第二十三条 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定,结合荆门市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湖北省和荆门市有关的法规、标准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本规划经荆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部分 规划说明书 总 则 一、规划背景 2010年荆门市城
16、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将荆门定位为鄂中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魅力宜居城市。届时中心城区规模将达到人口100万人,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同时提出“改造提升北城区、配套完善东城区、重点发展南城区、科学规划西城区”的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总体思路。中心城区形成北、中、西三组团式指状城市空间结构,利用自然山体和水系形成的生态廊道将城市分隔成山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有机体。 荆门城市向西(亦即漳河水库方向)发展,而漳河水库是荆门的城市水源地,因此应处理好城市发展和保护好漳河库区及周边环境的关系,在优先保护好漳河库区生态环境和水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漳河旅游、风景资源,完善旅游体系,将漳
17、河及周边地区打造成生态旅游品牌,创建市民休闲、旅游渡假目的地。以下主要从如何划定“三圈”范围线(水体蓝线保护圈、漳河湿地和水土保护圈、漳河水库生态旅游圈)的角度规划漳河水库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利用问题。 二、规划目的 本次规划的目的是如何在优先保护好漳河库区生态环境和水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漳河旅游、风景资源,完善旅游体系,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创建市民休闲、旅游渡假目的地,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是漳河水库周边以及荆门中心城区以西至漳河水库的区域,包括漳河镇区。具体范围为城市西外环以西至漳河水库以及水库汇水区范围。 四、规划原则与重点
18、科学分析漳河水库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结合水库的防洪、灌溉、发电、环保等要求,合理划定漳河水体蓝线保护圈、湿地和水土保护圈、生态旅游圈等“三圈”控制范围,确定周边土地的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为漳河水库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体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基于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的原则:规划以漳河水库的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容量是为基础性条件,通过对资源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在明确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确定漳河保护与城镇空间的规模与组织模式,从而保证水库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 2、基于空间管制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水库的防洪、灌溉、发电、环保等要求,合理划定漳河水体蓝线圈、漳河湿
19、地和水土保护圈、漳河水库生态旅游区圈等“三圈”控制范围,明确周边用地的等各项空间管制内容。 第一章 漳河水库基本情况 一、概述 漳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漳河水库是在漳河上建坝拦断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沮漳河的东支漳河而成的水库群,通过3段明槽串联成整体,承雨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水域108.155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是中国知名的人工水库之一。它灌溉荆州、宜昌、荆门三个城市共260.50万亩农田,是中国九个200万亩以上的大型水库灌区之一。漳河水库供应着下游几百万人民的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漳河水库工程1958年动工兴建,19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漳河 水库 范围 线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