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ppt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是本册乃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对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思想准备。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在学生认清责任,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基础上,第四单元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书按照个人国家个人的逻辑结构,从学生主体出发,最后落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彰显对学生个体关怀的人文精神。,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满
2、怀希望迎接明天,选择希望人生,我们的共同理想,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走近共同理想,同绘小康蓝图,代代相传的精神,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通向理想之路,拥抱美好未来,未来道路我选择,理智面对学习压力,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给未来插上翅膀,学习压力新思维,生活的岔路口,学会选择 学会承担,迎接社会新挑战,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从容面对考试,(主要解决社会理想的实现问题),(主要解决个人理想的实现问题),共创和谐伟业,建议本单元安排8课时(其中主题探究课时),三、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各框内容分析各框教学方法及建议,各课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九课 我们的共同理想,一、本课主要落
3、实以下课标要求,二、第九课的内容结构,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共同理想,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走近共同理想,同绘小康蓝图,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代代相传的精神,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历经沧桑而不衰的精神之源,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共创和谐伟业,历史性的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三、本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
4、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
5、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四、本课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需要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运用具体事例、表格、故事等形式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
6、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联系前面学过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等内容,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帮助学生理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及其现实作用;结合开拓创新精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有利学生勤于动手促使学生善于反思能让学生乐于合作,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教学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情境引入(体验、感受)情感、态度 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师生互动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过程)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形成观点
7、(理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践行要求(表现做)实现知行统一(实践),第九课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明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提高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培养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第九课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
8、理想,知识要点,1.走近共同理想(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p110)(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111)(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p111-p112)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1)历史性的跨越 到20世纪末,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p113)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9、(p114)(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p114-1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作为当代青年,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10、复兴的使命。,2.同绘小康蓝图,第九课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3.共创和谐伟业(p115-p117)(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和具体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学生分析,针对的问题,学生的需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讲,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中国人奋斗了几十年,到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实现?作为青少年要为之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讲平时可能没有探究过!所以今天提出来
11、,他们不容易理解。而且多元的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社会理想的淡漠、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怀疑。,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学生,应该了解历史的责任与使命,了解我国的国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难点:总体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本框教学设计的点滴思考(2课时),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很多同学的父母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这次活动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12、?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联系时政 导入新课,活动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走近共同理想,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有关知识(空想社会主义者描写的美好社会景象),由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思考:这些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呢?,本框教学设计的点滴思考(2课时),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幻想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的方式,和平地解
13、决矛盾,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所以只能是一种空想。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讨论交流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教师总结:大家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其实就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就是我们党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活动二:回顾历史,走近共同理想,想当年,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支撑他们革命的动力是什么?是共产主义信念,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英雄的豪言壮举。学生活动:故事会踏着英雄的足迹(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总结:
14、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威武不屈、气壮山河,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种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的号角,鼓舞着他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过渡:然而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和许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在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是什么呢?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关系怎样?(指导学生看书)用图表来表示两者的关系,并用图表来表示两者的关系,2.同绘小康蓝图,活动三:我们眼中的小康,教师总结:到20世纪末,我们的衣、食、住
15、、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为实现共同理想,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回忆)今天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那么,究竟什么是小康呢?我们是否实现了小康呢?,学生活动: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说说家庭生活和祖国发生的变化。教师出示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见教案)思考:这些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活动四:我国的小康情况,出示资料(见教案),展示2006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低水平)从人口看,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
16、比例(不全面的)出示我国东西部、城镇和农村的差距(发展很不平衡),教师小结: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结合上述图表回答:(1)上述图表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说说你所在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如意的地方?,活动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明确目标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那么,到2020年,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字、图画,描绘美好的未来。),思考: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画卷展示在世人面前,作为当
17、代青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p115,小结: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如果实现了上述的目标,我们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落实行动,小结升华,对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着眼未来,高瞻远瞩,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播放歌曲宋祖英的越来越好结束本课。,三、共创和谐伟业,活动六:和谐社会,人人有责(1)结合历史知识,说明人类对和
18、谐社会的不懈追求。(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有哪些?(4)说说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与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地方。思考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区方面,你有哪些好建议。,第九课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能力目标: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
19、立艰苦创业精神。,第九课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知识要点,1.代代相传的精神(1)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118)(2)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体现。p119(3)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p119(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p120,第九课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知识要点,2.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p121-123
20、(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2)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3)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这一精神已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4)艰苦创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第九课
21、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学生分析,关于艰苦奋斗精神,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尤其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来讲只是一种口号,一种历史,一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老师用来说教的字词。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停留在较低水平,认识上模糊而且片面。对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更多地理解为空洞的说教,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去落实。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意志和毅力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注意学习理论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实践,势必会形成妨碍进步的心理障碍,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学生的需要:,21世纪不仅需要有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接班人和创造者。而今天我们的学生不是知识上的贫乏,而是精神上的缺失。只有具备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执着
22、精神和意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早日实现。,第九课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重点:如何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本框教学设计的点滴思考(1课时),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或播放录像千手观音 或讲一个艰苦创业人物的故事,导入新课,活动一:艰苦奋斗精神大搜索,让学生从已学的知识中搜索我们中华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事例、名言警句,故事,人物等等。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展示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的图片。例A.(古代)中国古代神话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故事,民间传说中铁杵磨成针、凿壁偷光的美谈,古籍史料中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
23、刺股的记载,都是这一主题的生动写照。B.(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C.(建设时期)驻港部队“大渡河连”。,本框教学设计的点滴思考(1课时),活动二:辨析观点,观点一: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观点二: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1,小结: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
24、有较大差距,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欣赏P120两句名言),本框教学设计的点滴思考(1课时),活动三:读两代“铁人”的故事,结合教材121页,从两代“铁人”的身上,说说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总结:王启民与王进喜所处的时代条件不同,所面临的挑战不同,但是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这一点是相同的。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表现在,像王启民那样勇于创新、科技攻关、不怕困难,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等。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领会江泽民的64字创业精神p122),人类社会的发
25、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这一精神已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两代“铁人”的创业事迹,体会艰苦奋斗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内在关系。,本框教学设计的点滴思考(1课时),活动四:展示 创业历程材料,思考:从 创业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小结:艰苦奋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思想品德 教材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