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与教学体系构建杨玉春博士.ppt
《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与教学体系构建杨玉春博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与教学体系构建杨玉春博士.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与教学体系构建,山东省学校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杨玉春 博士,主要内容,健康教育现状和问题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体育教育、医学教育的联系和区别健康教育系列教材体系建设和体例介绍,健康教育现状和问题,第一部分,一、健康教育现状和问题,(一)国际形势,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是健康教育核心,是国际通行做法。WHO、UNESCO等国际组织提倡健康促进学校(Health Promotion Schools)中,重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上发表的一篇学校健康与营养专题研究报告指出,前十年的有关研究发现,健康教育要在数量与品质上有所提高,教育部门本
2、身要起到带头作用,近几年的“集中资源发展有效的学校健康”计划,即FRESH(Focusing Resources for Effective School Health),提出了健康促进学校优先完成的四个核心内容:与健康相关的学校政策;提供安全的水源和卫生条件;以技能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以学校为基础开展的健康与营养服务。美国SHPPS研究:The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actices Study,纵向研究,大规模、权威性。SHPPS2000显示:在美国各州中,要求在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健康教育教学的比例都在80%以上为了帮助学校教学,55.1%的州推荐一种或更
3、多的健康教育课程,53.1%的州提供了关于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和范围的指南,51.0%的州提供了教学方案,Health Education,日本政府早在1958年出台了学校健康法,为日本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了完善的组织框架。这部法律标志着日本的健康教育从提高健康照顾转向开展健康教育。,英国的DfES教育与技能部所属的健康部在1999年发起一项全国健康学校项目(National Healthy School Programme),从学校的健康教育、健康饮食、体育活动和情绪健康四个方面分别制定若干标准,对全国的学校实施考评,达标的学校被称为“健康学校”。,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近年来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健康教
4、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如加拿大提倡的是学校社区取向(a School-community Approach)的综合学校健康教育,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提倡整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种力量,并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成效。,我国台湾地区也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台湾的学校卫生法对开设健康教育课、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食品卫生与营养、硬件条件和经费等作了规定;还规定按班级数设置健康室和配备护理人员;还制订了年学校健康促进年计划;台湾师范大学卫生教育学系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校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到年止,便培养了名学士、名硕士、名博士等一大批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二)、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课
5、程发展脉络,“1978年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单独开设“生理卫生课”。学校卫生课程几经变化,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首次使用了“健康教育”的提法。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明确要求: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1992年教学大纲”把相关内容并入了生物学中。此阶段为独立或相对独立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阶段,主要由生物学教师授课。,年月日教育部以教基号文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调整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是,课程结构中没有明
6、确健康教育课的设置。2007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七号文)为标志,国家层面对于青少年体质及相关学校教育工作极为重视。为了贯彻中央要求,教育部于2008年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纲要确定了学校健康教育内容领域和水平分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对于具体课程提要要求,足见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
7、性和紧迫性。各级地方政府也对健康教育提出了要求。如山东省健康山东行动方案(2014-2016年)要求到2016年,中小学校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三)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生理机能发育呈停滞态势。“六病”(近视眼、蛔虫等肠道传染病、沙眼、龋齿、贫血、肥胖及营养不良)等青少年常见病依然构成威胁。青少年处于性活跃期,面临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疾病流行的威胁。心理行为问题增多,健康风险行为增加。意外伤害,性侵?,1、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新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降低青少年锻炼标准,青少年体质状况抽测结果不容乐观,近20年来一路下
8、滑,青少年体质健康形势渐趋严峻“少年强则国强!体质不强,谈何栋梁?”针对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发问振聋发聩。,根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按规定我国每5年开展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的幅度相对于上一次国民体质监测时有所减缓,但仍在下降。具体表现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不断增加,增长率在10%左右;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且出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素质出现下降。,新华社2006年8月发布的图标信息,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的呼声!,2012年中国青少年体质变成了25年持续下降!,浙江省2013年入学的17
9、万大一新生中,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仅为0.33%,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力量项目的合格率仅为50.23%,青少年身体素质之差可见一斑。,调查显示,2012年、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到62.14%和62.96%,肥胖检出率分别达到20.74%和21.46%,呈上升态势。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中,北京市超过一半的初二年级男生和三分之一的高二年级男生引体上升数为零。,京华网报道,4月23日,陕西省西安市,2014年西安中考西安第一中学中考体育测试现场,不少考生在参加长跑后,有的直接瘫倒在地,同时还有不少学生需要通过吸氧等方式来缓解不适。,2、生理机能发育呈停滞态势,
10、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学龄期中小学生营养需要生理特点匀速生长加速缓慢生长青春发育期第二个生长高峰.体重、身高增长不等。.性发育.个体差异,肥胖与营养不良并存“双峰现象”贫血、缺钙、缺维生素等现象依然存在 能量过剩、营养素摄入不平衡 导致慢性病隐患,3、儿童营养存在的问题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的定义是由摄入营养素不适宜造成的疾病状态,可以通过改善营养来预防和治疗。如饥饿引起的消瘦,与过多摄入能量有关的肥胖,由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引起的贫
11、血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营养不足,由急性或慢性食物摄入不足造成;2)营养过度(超重和肥胖病)由摄入能量过剩所致;3)营养缺乏病(特定营养素缺乏所致疾病),4、青少年常见病构成的威胁,学校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生活学习,相互之间接触密切。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 学校的特点相对封闭人群聚集 接触面广,学生的特点个体的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 其他原因 思想认识不足 对学校卫生工作疏于管理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差,投入严重不足未全程接种免疫规划等疫苗儿童积聚,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
12、制极易实现。学校传染病具有季节性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学校传染病具有年龄特点,5、山东省2012-14年度学校传染病报告情况,2012年-2014年(截至12月23日24时),学校及托幼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为157143例,约占传染病总报告人数的1/6。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数20030例,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数137112例。幼托儿童报告病例数为90188例,占总数的57.39%托幼机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学校发病率也略高于一般人群,但病种相对局限,6、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猩红热麻疹风疹流
13、行性腮腺炎水痘甲肝结核病艾滋病,(1)流感,全球监测传染病多次发生全球大流行1918-1919西班牙流感1957-1958亚洲流感1968-1969香港流感1977俄罗斯流感2009甲型H1N1流感学校聚集性疫情多发病毒变异快,北方片区冬春季节为流感的高峰期,且不同监测年度流感的优势毒株各不相同。,全国流感监测疫情形势,全省流感疫情形势-1,除2009-2010监测年度外,我省其余监测年度流感的高峰期均集中在每年的11月-次年的2月。,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不同监测年度流感的流行毒株各不相同,如2013-14监测年度主要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而2014-15监测年度主要以H3N2亚型为主。,
14、全省流感疫情形势-2,流感样病例监测显示,2009-2014年报告的流感样病例中,0 4岁和5 14岁所占的流感样病例比例占75%左右,主要集中在幼托儿童和中、小学生。,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2005-2014年所检测出的流感病毒中,0 4岁和5 14岁所占比例为55.46%,其中5 14岁占33.67%。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网络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2,传染病突发公共信息系统共报告99起发生在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地区分布:分布在16个市,占山东省的 94.12%。其中青岛暴发32起(32.65%),济南、济宁各8起,日照、潍坊最少,各1起。时间分布:
15、主要集中在11月份。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小学(37起)和中学(30起),占67.68%。,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学校暴发人群分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012-2014年全省共报告95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或暴发疫情,83起发生在学校,占87.37%,其中托幼机构:9起;小学:43起;中学:31起。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济宁、淄博、潍坊和德州,共报告52起流感样病例暴发。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11月份和12月份,其中2014年12月份报告最多,共报告31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分型,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
16、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2)手足口病,疫情概况,2007年-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月分布情况,疫情概况(2014年1月-12月24日),一、全国累计报告2758848例,较去年同期上升53%重症24556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43%死亡496人,较去年同期(252人)上升97%二、山东省报告病例数居全国 第8位,时间分布(2014年),快速上升期,疫情开始上升,较去年提前,疫情高峰期较去年升高106.9%,9月疫情后期小高峰,冷空气降温,147
17、7例,人群分布特征,5岁以下:103337例(87%),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情况,暴发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城市平均23例/起,农村16例/起;今年 县镇幼儿园(平均18例/起)报告暴发疫情起数明显增高。,2009-2014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教育机构分布情况,不同月份托幼机构儿童构成比情况,9-11月份,疫情后期的小高峰的形成与新生入学,托幼机构易感人群增加有关,(3)猩红热,病原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传染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皮肤伤口和产道等感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515岁为高发年龄潜伏期:23日。季节特点: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
18、骤并出现发热、咽痛;病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关节皮肤皱着出出现折痕,也称巴氏线。发病初期舌有白苔、肿胀的舌乳头凸出,俗称“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称“杨梅舌”个别可引起关节、肾脏变态反应病变,山东猩红热 疫情,截至2014年9月30日,按审核日期统计,我省报告猩红热病例3417例,同比增幅达到94.8%。今年1-9月份猩红热报告病例时间分布特点与往年类似,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地区分布,全省17市均有猩红热病例报告。有4个市的报告病例数超过200例:济南(784例)、青岛(620例)、烟台(359例)和潍坊(340例);4地共报告2103例,
19、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61.65%。与去年同期相比,除4城市略有下降,其他13市地报告病例数均有所增加。,人群分布,10岁以下年龄组3122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1.82%,尤以3岁10岁发病最多,2950例,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86.76%。病例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7:1。病例仍以托幼儿童(1426例)、学生(1270例)、散居儿童(655例)为主。,(4)麻 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90%以上发病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柯氏斑、全身斑丘疹典型麻疹临床经过发热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并发症是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小年龄组、营养不良、免疫
20、低下的儿童、孕妇及其胎儿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中耳炎,乳突炎、喉炎、心肌炎、肝炎、角膜炎(青光眼)、肠炎(腹泻)、脑炎 等,麻疹的主要并发症,肺炎,角膜眼(青光眼),肠炎(严重脱水),脑炎,传染源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传染期:发病前12天(卡他期)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合并肺炎,传染期延长传染性在前躯期,尤其是出现口腔粘膜斑时最强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呼吸、咳嗽、打喷嚏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传播外环境的相对湿度对麻疹病毒的传播有重要影响 易感者发病和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没有患过麻疹或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皆为易感者6个月以下儿童从母传抗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20世纪7
21、0年代后出生的母亲,疫苗免疫力不持久,婴儿获得母传抗体水平较低,消失较快,故8月龄婴儿发病上升,麻疹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全国 2009-2013年麻疹病例年龄分布,Source:NNDRS,儿童和青壮年仍是我国麻疹的高发人群,(5)风 疹,又称德国麻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一种轻型疹病20%-50%为隐性感染。并发症:不常见,成人比儿童多见关节痛和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炎儿童和青少年为高发人群,(6)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目前其流行态势与学校、托幼机构开学、放假高度一致临床以
22、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流腮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前6d肿大后7d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为主接触传播,污染唾液的衣服、玩具、食品人群易感性无感染史、免疫史者普遍易感。隐性及临床感染后一般可产生终生免疫力,(7)水 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宿主水痘为原发感染表现,发热和水泡样皮肤损害为第一临床表现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有高度传染性,在儿童中传染率可达到90,虽无麻疹强,但超过
23、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病毒,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易感者接触后96%以上呈显性感染,隐性感染者仅占4%大约10%20%的儿童水痘病人到成年时会发生带状疱疹,我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以小学为主(占72.38%),(8)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本病主要经粪口传染。急性甲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剧,发热,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减、厌油、肝区疼痛,接着出现深色尿。部分人出现黄疸;少数人可出现肝外症状,如皮疹、蛋白尿、关节酸痛等。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工地等易感人群聚集地发生暴发流行2014年我省临沂兰陵县出现
24、了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的甲肝暴发疫情,(9)结核病,2013年全球新发结核900万例,死亡 150万例,21万人死于多耐药结核,占14%22个高结核病负担国家的病例占全球的82%印度和中国是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分别占全球病例的24%和11%,我国结核病疫情在全球的位置,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全球第2位,仅次于印度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结核病的特点,乙类法定传染病,仍然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感染人数多,约5.5亿人,约占我国人口的45%发病人数多,每年约发现100万名肺结核患者患病人数多,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450万死亡人数多,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
25、结核病耐药患者多,每年有14的全球新发生耐药患者存在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学校结核病的特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紧迫性学校结核病疫情具有严重性学校结核病疫情具有敏感性 学校发生结核病具有必然性 学校结核病具有隐蔽性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不可忽视性,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紧迫性,自2003年以来11年时间 国家不间断下发了8个有关 学校结核病防治规范性文件 2003(187),2005(8),2006(65),2009(53)2010(133),2012(110),2013(38),2014(223)及时通报全国学校结核病疫情 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健康 教育 现状 教学 体系 构建 杨玉春 博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