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三脾与胃).ppt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三脾与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脏腑辨证(三脾与胃).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脾与胃病辨证,概述:脾的生理、病理1、脾主运化,主升清2、脾主统血3、主肌肉四肢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病的主要症状,1、运化失常:食少纳呆,腹胀,浮肿便溏,湿聚生痰2、清气不升:头晕,神疲3、有统血:慢性出血4、四肢失充:肌肉瘦弱无力5、胃失和降: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一)脾气虚证,概念:是脾(胃)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成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思虑伤脾久病耗气,临床表现:气虚证运化失司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运化失司腹胀纳呆,便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面色恍白,形体肥胖舌脉舌淡苔白,脉缓弱,四君子汤,(二)脾阳虚证,概念: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
2、候成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过食生冷,过食寒凉寒凉药太过,损伤脾阳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虚证,临床表现:阳虚证脾虚证阳虚形寒肢冷,四肢不温,面白,口 淡不渴脾腹部冷疼,喜温喜按,大便稀溏,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带下量 多而清稀色白舌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 沉迟无力,四神丸,(三)中气下陷证,概念:是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的证候成因: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致临床表现:脾气虚证脏器下垂脾气虚腹胀纳少,神疲,四肢乏力,头 目眩晕,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气陷脘腹坠胀,或便意频频,或久泄不止精微物下泻小便浑浊如米泔脏器下垂子宫、胃、肝、肾、直肠等,补中益气汤,(四)脾不统血证,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 第五 脏腑 辨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