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
《中医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论的学习方法组成(剂量为参考剂量,三因思想,注意用量比例)用法(直接影响疗效的服法是学习重点)功用或治法(与病机、主治密切相关)方解(病机分析、组方结构、配伍特点、类方比较)运用(辨证要点、随证加减、现代运用、使用注意)最重要的是巧记,名老中医龚志贤对青年中医的要求三得:记得,解得,用得四戒:戒自高自大戒弄虚作假戒好体面,不接受病人意见戒懒惰散漫,江而逊:“救治疑难重症先从自己身上取得经验最好,可惜我不能广患诸疾”(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解表剂,概述1.定义 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的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概述2.适应病证表证麻疹、水肿、疮疡、痢疾初起有恶寒发热表证,概述3、
2、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概述4、使用注意(1)不宜久煎。(2)温服,避风寒。(3)勿发汗太过,以微汗为佳。(4)忌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5)疮疡已破、虚性水肿、吐泻失水等勿用汗法。,清代程钟龄把“汗法”列入“八法”之首病邪在表,及时治疗,治之愈早,疗效愈佳邪不外解,深入于里,病情加重,或转为他患。,麻黄汤,类,学习意义典型的组方结构外感风寒表实的基础方,主治:风寒表实证,腠理致密,卫阳被遏,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营阴郁滞,身痛,肺失宣降,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风,寒,方解君:麻黄:散风寒、平喘臣: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佐:
3、杏仁:降肺气;通腑使:甘草:,麻、桂相须麻、杏宣降(气的运行正常,不仅要通畅,还要维持升降出入的平衡),基本配伍组合,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近代名医恽铁樵(使用麻黄汤的标准)“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舌润,舌质不绛,口不渴),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方可药到病除。”,使用注意:1、表虚、血虚、阳虚者、淋家、疮家禁用。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3、麻黄的剂量 4、体质弱或咳喘甚,用蜜炙麻黄 5、高血压患者慎用 6、红汗,红汗可发生在服药前或服药后1、服药前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为什么是鼻衄?2
4、、服麻黄汤后,未得汗出,发烦目眩,乃因阳气内扰,不得泄越所致。剧者则发生鼻衄,邪可从衄而解。,新用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本方加五皮(生姜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病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某男,50岁,冬季出差,当晚发烧,T39,恶寒重,盖两床棉被仍冷得发抖,周身疼痛,咳嗽不止,苔薄白,脉浮紧。服用麻黄汤原方,1剂后,温覆衣被,遍身汗出而愈。思考:为什么能用麻黄汤收效?,麻黄汤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要点无汗或汗出不彻恶寒重口不渴或轻微口渴,饮水不多,病案伤寒阳郁吐血 陶尚文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反剧。陶切其脉反浮而紧,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黄汤,一服
5、汗出而愈。(戴佛延,1979,古方医案选编),表实证仍在;无里热;津液未伤,无口干舌燥等表现,附 方,附 方大青龙汤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三拗汤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华盖散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茯苓、陈皮、苏子、桑白皮。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素体痰多,外感风寒证。,附 方,桂 枝 汤 类 伤寒论,辛温解表,学习意义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础方,桂枝汤,发热有汗,脉浮缓或浮弱,鼻鸣,干呕,腠理疏松,恶风,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病机 外感风寒 营卫不和,风,寒,难
6、点:卫强营弱阴(营)阳(卫)的关系内经(生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病理)“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浮越于外),方解君:桂枝 助卫阳,祛风邪臣:芍药 益阴,敛营幻灯片 23佐:生姜 散邪,止呕 大枣 益气补中,滋脾生津幻灯片 23使:甘草(是麻黄汤中甘草剂量的两倍),配伍结构,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幻灯片 22,补脾和胃、调和营卫,桂枝汤,配伍特点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桂枝汤,思考:本证已有汗出,为何发汗?徐灵胎:“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病汗)乃营卫相离,发汗
7、(药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曹颖甫:病汗也,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固护营阴也;药汗,调和营卫而解。,比较病汗与药汗,比较:麻黄汤相同点:风寒表证不同点1、病因2、主治证3、治法4、用药及其特点,对“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的理解1、本方通过配伍,可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汤2、无表证的自汗,伤寒论54条病人脏无他病(排除脏腑其他疾患),时发热,自汗出不愈,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病自解,宜桂枝汤主之。机理:卫阳郁于肌表,郁热迫津外泄,热随汗而解,须臾热积而热又作。,北京郝万山医案某男,56岁,每日下午3时开始出现烘热,随后全身大汗,以致湿透两层衣服,病程三个月
8、,前医用滋阴降火、清热降火、益气固表、收涩敛汗等方法,效果不显,特别是用收涩敛汗之后,汗虽不出,但烦热特甚,难以忍耐。治疗:桂枝汤,嘱其下午一点半左右服药,每日只服一次,连服六剂而愈。三个月后,复发,再用六剂痊愈。,应用1、桂枝、芍药的剂量比例2、服用方法服药后,饮热粥,以助药力温覆,遍身微汗。密切观察服药后的变化: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忌口:高热量或难消化食物,辨证要点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使用注意:1、表实无汗禁用。2、忌食生冷、粘腻等物。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正确看待参考书中医家的观点医林改错:“发热有汗之症,从未见桂枝汤治愈一人。”王孟英:“改错所云者,乃温热症也。若
9、风寒伤卫,岂可不遵仲景之法而不用桂枝汤。”,透疹(湖南名老中医 刘炳凡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一次出诊天心阁,一对姐妹,同时患麻疹。其姐发热面红,日赤畏光,苔黄纹紫,疹点已现而色红;其妹面白身冷,微微汗出,偎在母亲怀中,苔白纹青,疹点隐隐可见而色淡红。柳老师处方:姐姐用宣毒发表汤,妹妹用桂枝汤,并且再三叮嘱病家,只能煎服一次桂枝汤(恐续服伤阴助热)。次日姐妹俩均出齐疹子,桂枝汤的应用概括1、调和营卫风寒感冒,荨麻疹(遇风加重),过敏性鼻炎等2、调和气血风寒阻络,经络不通所致风湿痹痛等3、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用于阴阳俱虚,阳不固阴所致遗精、带下多、自汗、盗汗等,附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汤桂枝加桂汤
10、桂枝加芍药汤,九味羌活汤 类张元素方,录自元王好古此事难知,辛温解表,学习意义1、以羌、防剂治疗外感风寒湿邪之代表方。2、分经论治理论之代表方。,病机分析,九味羌活汤,外,风寒,湿,里,蕴热,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苔薄白或微黄,功用 发汗袪湿,兼清里热,方解君:羌活臣:防风 苍术佐:1.细辛 白芷 川芎 2.生地、黄芩使:甘草,配伍特点1、温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2、分经论治“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九味羌活汤,太阳经:羌活阳明经:白芷少阳经:黄芩太阴经:苍术少阴经:细辛厥阴经:川芎 防风为风中之润药,走十二经。,1、要点 恶寒发热,头
11、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2、剂型3、用法 寒邪较重,热服,服后饮热粥 寒邪较轻,温服,服后不必饮热粥。,九味羌活汤,运用,随证加减:兼湿较轻,肢酸不甚,去苍术、细辛;痹痛甚剧,加独活、威灵仙;湿重胸满,去生地,加枳壳、厚朴;内热不著,生地、黄芩减量;里热甚者,加石膏、知母。,外感发热误用九味羌活汤1例分析(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第9期)2002年3月4日,家父友人之子16岁患疾,发热头痛、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因家父适逢外出,邀余往诊,辨风寒证,予九昧羌活汤。一夜后反身热更甚,咽痛甚,体温40。再邀家父往视,事毕返家陈述其情,言其有咽红肿痛之症,已予辛凉解表之银翘散加昧。服液后,两
12、日热退三日病愈。总结:咽红而痛之风热外感,误用本方,导致助长热邪,身热更甚,教训尤深。提示用九昧羌活汤必细察有无咽红而痛者,头痛病案(张德超治验)李某,男,36岁,患阵发性头痛2年余,每于感寒或遇阴雨天加重,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西药疗效欠佳,中药迭用祛风清热、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等方法,效果不显,询其始病之由,乃冒雨当风受寒之后,头痛反复发作,伴头昏重,有紧束感,舌苔白稍腻,脉弦缓,予以九味羌活汤加藁本而愈。,使用注意生地、黄芩用量不宜过大根据病情轻重而选择急汗、缓汗风寒表热及阴虚内热勿用注意与大青龙汤比较,比较:大青龙汤和九味羌活汤相同:表寒内热不同,小青龙汤 类 伤 寒 论,辛温解表,
13、释名吴昆(明):“青龙者,东方木神,二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张秉成(清):“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浴隐于波涛之耳”。,主治外寒内饮(肺脾虚弱),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痰多而稀,舌苔白滑,具有内饮的望诊特点水色:面部或下眼睑青黯水斑:面部对称性的色素沉重水气:面部虚浮,眼睑轻肿,治法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解君:麻黄 桂枝臣:干姜(生姜?)细辛佐:五味子 白芍 半夏使:甘草,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小青龙汤,1、使用要点喘甚,加杏仁平喘,旋复花祛痰降逆2、水肿加五皮饮3、鼻炎(小辛香),小青龙汤,运用,使用注意1、白芍、五味子用量不宜过大2、干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 方剂学 解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