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动物学.ppt
《云南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动物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动物学.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学专题,云南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三、考试时间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上午10:0012:00 四、考试内容 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的部分可参考高校普通生物学的内容。试题难度大于高考、低于全国竞赛试题。试题共分为四部分,所占比例大致为: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25%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五、试卷形式 2012年生物学联赛试卷包括纸质试卷和电子试卷两部分,分值比例为:6:4。试题只采取不定项选择题一种形式。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与多选混排,每小题标明分值以及
2、是否为单选或多选。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不完全正确不得分。,内容提要,一、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二、动物进化三、动物行为,一、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总担动物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一)圆口纲(二)鱼纲(三)两栖纲(四)爬行纲(五)鸟纲(六)哺乳纲,原生动物门1、是单细胞动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形态多样、种类繁多。2、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只有细胞质分化形成的细胞器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3、生活方式多样化,有自由生活种类、寄生生活种类。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
3、的生活在水中寄生种类所寄生的对象也很丰富,造成了其分布的广泛性。4、虽有群体的形成,但是是由多个个体聚合而形成的。它与真正的多细胞动物有本质的区别:a.细胞分化的不同。原生动物群体基本上无细胞的分化或者是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b.群体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5、营养方式多样:自养型光合营养;异养型:吞噬细胞器吞噬、渗透体表渗透(腐生型营养)。能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所以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6、以体表(细胞膜)来进行呼吸和排泄,寄生种类行厌氧呼吸。7、有由细胞质分化而成的鞭毛、伪足、纤毛等多种运动胞器。8、生殖方式多样。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法、多分裂法(裂
4、体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9、有些种类生活史复杂,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多种生殖方式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例如疟原虫。10、形成包囊(如眼虫会分泌胶质形成包囊);具有应激性。,海绵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1、水生(大多海产、少数为淡水生活),固着生活(无运动胞器);具有水沟系。2、大多数体型不对称,体形各种各样,少数辐射对称。3、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是一类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称为皮层,内为胃层。无消化腔、中央腔无消化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无神经系统,由原生质传递冲动,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反应。生殖方式简单,无性繁殖为形成芽球和出芽繁殖,有性生殖
5、受精作用在中胶层内完成。再生能力很强。生殖方式简单,无性繁殖为形成芽球和出芽繁殖,有性生殖受精在中胶层内完成。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答:(1)它具有领细胞;(2)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胚层逆转的现象;(3)具有水沟系(固着生活而形成的);(4)具有骨针、海绵丝等特殊结构。这说明海绵动物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所以认为它是很早由原始的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支,因而称为侧生动物。,腔肠动物具有两种体型:水螅型和水母型。适于固着生活及漂浮生活体多为辐射对称,少数两辐射对称具两胚层: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无体腔。具皮肌细胞。上皮与肌肉没有分开有口无肛门,具有原始消化循环腔无排
6、泄系统 具神经网散漫型神经系统,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无定向。无性:出芽生殖 有性:异配生殖有世代交替是一类处于组织水平的多细胞动物,扁形动物体被腹扁平。适于水底爬行两侧对称。使动物的体制、机能有了分化,为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创造了基本条件。具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使动物体进一步复杂完善。无体腔,体腔被实质组织所添充。实质组织形成网状,有很大的空隙,里面充满水分和营养物质,这就大大增强了动物体抗干旱和耐饥饿的能力,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具皮肤肌肉囊。由中胚层产生的肌肉构造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组成了“皮肤肌肉囊”,
7、有保护功能,还强化了运动机能。不完全消化系统。肠具分支;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或完全消失。原肾管排泄。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由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原始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大多数雌雄同体,具有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以及一系列附属腺。这样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是一类处于器官、系统水平的多细胞动物,假体腔动物一、外形:体长圆筒形,两侧对称。身体不分节或仅体表具有横的皱纹。二、体表具角质膜
8、,其下的表皮层为合胞体。合胞体:一群以原生质的突起结合在一起,细胞之间的界线不清楚,但可辨别轮廓的结构。三、三胚层,有原体腔。又称假体腔,初生体腔。原体腔:是一种最早出现的体腔,有体壁围成,相当于胚胎发育时期囊胚腔发展形成的。它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脏壁的中胚层,也无体腔膜。四、器官、系统及生理完全消化管(有口有肛门2、“管中套管”结构:体壁的中胚层出现使原腔动物的体壁形成中空的管道,与里面的消化管形成了“管中套管”的结构3、原肾管排泄:有的无焰细胞、为管形或腺形。原肾细胞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排除体外。4、无呼吸和循环系统自由种类:体表呼吸寄生种类:厌氧呼吸5、神经系统:圆筒形6、感官自由生活
9、:发达(眼点、触觉器);寄生种类:退化五、生殖及发育雌雄异体、异形、螺旋型卵裂。卵生、卵胎生(丝虫)、孤雌生殖。直接或间接发育:a.有蜕皮现象。b.体细胞数或细胞核数目恒定。C.靠细胞的增大来使幼体长大。,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占优势,2、有真体腔,有的体腔退化形成血窦(开放式),3、多具刚毛,有的具疣足。4、多具闭管式循环系统,5、排泄器官为后肾管,6、具链状神经系统,7、自由生活种类感觉器官以达,穴居种类则退化,以体表和疣足呼吸,9、雌雄同体或异体,生殖腺来自中胚层的体腔上皮。10、海产种类多数有担轮幼虫期。11、身体两侧对称,三胚层。环节动物由于有以上的一些主要特征,
10、使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一个较高阶段,(1)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2)特别是身体分节是动物发展的基础,而且有了刚毛和疣足,使运动敏捷,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链形成,构成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成。如此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身体柔软,不分节,多左右对称二、身体划分为:头部:摄食、感觉;足部:运动;内脏团:内部器官所在三、具外套膜和贝壳1、外套膜:由(躯干)体背侧皮肤的一部分褶壁延伸而成,由内、外表皮和结缔组织以及少数肌肉纤维组成,常
11、包围着内脏团及鳃的结构。功能:A.分泌贝壳,保护身体。B.推动身体反向运动(通过收缩压迫水流通过)。C.促成水流,借以完成呼吸、排泄、摄食等。D.气体交换。2、贝壳:由碳酸钙组成,还有少量壳基质(贝壳素)。一般有一个;二个;少数有多个;有的退化为内壳;有的无壳。四、内部构造及生理特点1、消化系统:口内具鄂片和齿舌。消化腺体发达(肝脏、胰脏、唾液腺)。胃内具有晶杆(细长棒状)2、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同时存在。(1)初生体腔更为发达,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如体壁和消化道之间,内有血液流动,形成血窦。(“血窦”概念:代表初生体腔的微血管和一部分动脉、静脉的腔扩大,且无血管壁包围,成为器官组织之间的
12、空腔,称为血窦。)(2)次生体腔包括围心腔、生殖腔、排泄器官的内脏3个部分。3、开管式循环系统(与环节动物的闭管式循环比较)4、呼吸和排泄:鳃;肺囊;外套膜。排泄a.后肾管特化为肾脏(鲍雅氏器);b.围心脏腺(凯伯尔氏器)5、神经及感官:神经:发达种类:具4对神经节(脑、足、脏、侧)及其神经索。原始种类:处于梯状水平。感官:眼、触觉、平衡囊、嗅检器。五、生殖发育特点多为雌雄异体,少为此雄同体。异体受精。螺旋型卵裂、盘裂、不等全裂生殖腺由体腔上皮产生 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担轮幼虫面盘幼虫),淡水蚌类有特殊的钩介幼虫。,蛭类一般营暂时性寄生生活,吸食人禽血液及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它有一系列结构适
13、应其生活方式。背腹扁平,头足不明显,具眼点数对,无刚毛。体前端和后端各具一吸盘,称前吸盘和后吸盘,有吸附功能,并可辅助运动。口腔内具3片颚,背面1个,侧腹面2个,颚上有角质嵴,嵴上各具1列细齿。咽部有单细胞唾液腺,能分泌蛭素,为一种最有效的天然抗凝剂,有抗凝血,溶解血栓的作用。嗉囊发达,其两侧生有数对盲囊(医蛭有11对,蚂蝗有5对),可储血液。蛭类在吸血时,用前吸盘紧吸宿主的皮肤,然后由颚上的齿锯开一个”Y”形的伤口,咽部肌肉发达,收缩时可吸入大量血液,蛭素可使宿主的伤口流血不止,血液不凝固;嗉囊容量大,故吸血量可超过其体重6倍。河蚌的那些形态、结构及生理生殖上的特点与其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14、?1、生活于淡水中,底栖。2、有两个厚重的外壳,有发达的背壳肌。3、有斧状足,可插入泥沙,固定生活。4、头部退化消失(少活动),神经系统不发达,感官退化,无眼和触觉。5、具有外套腔及出入水管、鳃、触唇、纤毛,它的摄食、呼吸、生殖、排泄都靠出入水管。6、被动摄食滤食 7、生殖特殊精卵在外鳃瓣的鳃水管中受精,胚胎在外鳃腔中发育,形成钩介幼虫(钩在鱼体表行暂寄生),乌贼适应快速游泳和捕食性生活方式的特征是什么。1、游泳能力强 体成流线型,躯干两侧具有肉质鳍,游泳时平衡。足特化为腕和漏斗,漏斗、闭锁器及外套膜肌肉强有力的收缩,喷水借助其反作用力使身体迅速前进或后退,速度之快有“海中火箭”之称。2、有强
15、大的捕食器官 腕及其上的吸盘,特别是一对特长的触腕,有强大的捕食及攻击能力。口内有发达的颚与齿舌,适于捕食。有发达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脏),有利于食物消化3、变换体色:体表有色素细胞,其周围有许多放射状肌肉牵引,与神经系统协同作用,使色素细胞收缩与扩张并改变体色以适应深浅不同的海水颜色。4、放出烟幕:具墨囊,遇敌时喷出墨汁,有如烟幕,逃避敌害。5、神经及感官高度发达:即有软骨保护的脑及结构复杂的眼,能作出快速反应。6、闭管式循环系统并具有可搏动的鳃心,加速气体交换,增强循环、代谢效率。7、贝壳退化,减轻体重:贝壳埋于外套膜下,轻而质地疏松,有利于快速游泳。,昆虫纲的哪些结构特征和生物学
16、特征对适应复杂干燥的陆生环境起重要作用?1、体形较小。食量小,利于避敌、隐藏、被携带传播扩散。2、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是感觉、摄食中心;胸部是运动中心、支撑中心,具有三对足,两对翅,增加了生存及扩散的机会;腹部是营养、代谢、生殖的中心。3、具几丁质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并防止异物的入侵及外界的损伤。高度适应陆地生活。同时,外骨骼有许多内陷,为肌肉提供了支点。4、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气管。有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气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储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
17、后肠能将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水分的丢失。7、混合体腔,开管式循环。血液在血腔或血窦中运行,压力都是较低的,可避免由于附肢折断而使其大量失血。8、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9、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10感觉器官。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味觉、嗅觉)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使之具有良好的接收刺激和神经传导及判断的能力。11、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中学生 生物学 联赛 动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