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护理查房2018年1月16日.ppt
《乳腺癌的护理查房2018年1月16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的护理查房2018年1月16日.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乳腺癌的护理查房肿瘤放疗科:廖花兰,2018年1月,时间:2018年1月16日主持人:陶燕参加人员:玉南窝、肖云芳、李金秋、叶浓、许彩珍、腊忠慧、普元仙、钟芮、李淑玉、柴俊琳、张凤兰。,主讲内容,疾病简介汇报病史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讨论、小结,疾病简介,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遗传因素。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
2、增加。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口服避孕药。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饮酒及其他乳房疾病。,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体征1、乳房肿块2、乳头溢液 3、乳头和乳晕改变 4、局部皮肤改变 5、乳房轮廓改变 6、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乳房癌改良根治术),辅以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
3、、生物等综合治疗。,汇报病史,患者姓名:玉康 年龄:58岁性别:女 入院时间:2018年1月5日主诉:发现左乳肿块1月余现病史:于2017年12月下旬在我院就诊入院,2017年12月21日上午行“左乳肿块切除术”,送术中冰冻检查,报告恶性。改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左乳肿块)侵犯性乳腺癌。(乳头+基底)(-),送检(腋窝淋巴结1/15)查见转移结节,送检(胸大小肌淋巴结0/1)未见转移癌结节。术后恢良好予出院,现要求继续治疗,再次到我院就诊入院。上次出院后精神、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
4、有“肝炎”、伤寒、疟疾、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其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查体:体温:36.4 脉搏:66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155/78mmhg视双侧胸壁不对称,左乳房缺如,见长约20cm手术疤痕,无明显坏死,左胸壁1个负压引流球,内有少量淡黄色引流液,左腋窝空虚,右侧乳房外观正常,乳头无内陷及溢液,未触及肿块,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淋巴结。2018年1月12日行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化疗,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1)恐惧、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乳房缺失后的忧虑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神疲乏力有关。(3)潜在生命体征的改变:与术后出血有关
5、。(4)躯体移动障碍:与术后未及是进行功能锻炼有关。(5)自我形象紊乱:与乳房或临近组织切除、瘢痕形成、双侧不对称有关。(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及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护理措施,术前准备1.心理指导:多了解和关心病人,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2.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胸透、配血、备皮等。3.术前预防感冒,戒烟,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咳嗽练习,教给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防止术后并发症。5.常规检查和改善病人的营养:术前做心、肺、肝、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后护理1.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2.体位: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乳腺癌 护理 查房 2018 1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