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麻风病培训(麻风病防治).ppt
《乡村医生麻风病培训(麻风病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医生麻风病培训(麻风病防治).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村医生麻风病培训青川疾控中心袁伟贤 2012.9,左眼睑闭合不全、左侧面瘫,双眼睑闭合不全,左手环、小指爪形指,右手猿掌、爪形指、部分指间关节挛缩、强直,右垂足,左足跟部溃疡,一、麻风病定义,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至少已流行了二千多年。全球均有流行,公认麻风病以往在印度和中国流行最为严重。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引起畸残的一大原因,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5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麻风病专家、广大麻风病防治和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我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在省(市、区)或地(市)水平均提前
2、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消除麻风”指标。按照比世界卫生组织严格10倍的我国标准,2000年,全国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县(市)已达90%.,二、流行病学,一、防治现状 2009年底全国共有麻风病现症病例数6603例;2009年全国新发麻风病现1597例 患病率大于1/万 青川县:2012年共有麻风病现症病例数8例;2012年新发麻风病现1例,(二)流行过程,麻风病是由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余年,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麻风病的传染也需要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个体三个环节,自然和社会两个因素。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MB)患者,其
3、皮肤及粘膜损害处含有大量的麻风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或经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易感个体麻风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对麻风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力。自然因素指气温、湿度、紫外线的强度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卫生状况、文化教育、人口流动、交通状况、风俗习惯等。,三、病原学,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体,简称麻风杆菌和麻风菌,其分类学上属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是分枝杆菌中惟一能侵犯人和动物神经组织的病原菌。自1873年汉森发现麻风菌以来,迄今已有130多年,体外人工培养迄今仍未获成功。麻风菌对数期生长世
4、代时间需11-13d,而一般细菌增殖一代仅需时20-30min,而同属于分枝杆菌的结核杆菌约需18-20h.因此,麻风病潜伏期较长与其病原菌生长速度慢有关。,病原学,环境因素对麻风菌活力有明显影响。麻风菌经紫外线照射30-60min,或经日光照射2h即完全失去活力;麻风菌悬液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至24)条件下保存两周,活力即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在60,10-30min即完全失去活力。,四、临床症状和体征 皮肤和周围神经的症状与体征出现最早也最常见,且是麻风病诊断、分型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一)麻风病的症状,潜伏期自细菌进入人体至发病的期间称潜伏期。麻风病的潜伏期一
5、般为2-5年,长者达10年。麻风菌进入体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多样化的,涉及临床各科。然而皮肤及周围神经的症状及体征出现最早也最常见,是麻风病诊断、分型与鉴别的主要依据。皮肤症状绝大多数的麻风病人都具有不同形态和数量的皮肤损害,如原发性损害的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浸润和疱疹等及继发性损害的毛发、萎缩、瘢痕、角化、溃疡及鳞屑等。,神经症状麻风菌具有嗜周围神经的特性。几乎所有的麻风病人迟早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且皮肤损害与神经损害是互相关联的。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麻风神经损害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所致的损伤,其次是麻风菌侵入后炎症细胞的浸润。引起的组织充血、水肿和压迫,导致病理性损害加剧。表现为神经粗
6、大、神经脓疡与钙化、神经纤维化、神经功能障碍。,(二)麻风病的分类,五级分类法是以光谱概念来分的,即在免疫力最强的TT和免疫力最弱的LL麻风之间,存在着很多免疫力和稳定性不同的界线类麻风。从TT、BT、BB、BL到LL,像一片连续的光谱,各型类麻风之间是连续移行,可以演变。,(三)临床表现,TT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皮损局限而单一,通常只有一、二块,分布不对称,皮损较大,为红色或暗红色斑疹或斑块,边缘清楚,呈环状或地图状,皮损表面干燥,毳毛脱落,闭汗,浅感觉障碍出现早而明显。神经损害多受限于1-2条,常见受累的是尺、腓总和耳大神经等,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早而明显,可以发生严重的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及畸
7、形。皮肤涂片查菌阴性。,BT型麻风的皮肤损害可有红斑、浅色斑或斑块,边缘清楚,大的皮损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有的皮损呈环状,内外缘均较清楚,中央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免疫区”。数目较多,但分布不对称,浅感觉障碍明显。神经干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神经粗大明显,较硬,畸形出现早而重。皮肤涂片常规查菌阳性(12)BB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皮损较复杂,具有多形性和多色性,大小不一,分布广泛但不对称,皮损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或内缘清楚外缘模糊。有的皮损呈靶形称为“靶形斑”,有的呈带状、蛇形状或不规则形,有的斑块或浸润的中央呈穿凿状,称“免疫区”。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神经粗大与功能障碍程度介于TT和L
8、L型之间,中度粗大,质较软,较均匀。皮肤涂片查菌阳性(24)。,B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多数类似瘤型麻风,有斑疹、斑块、结节等,呈淡红或棕褐色,表面光滑,但没有瘤型麻风皮损那样光亮多汁,有的皮损呈环形,内缘较清楚,边缘模糊,皮损分布广泛,但不完全对称,浅感觉障碍出现较迟且较轻。周围神经损害多发,均匀粗大,质软,但不如瘤型麻风完全对称,畸形出现迟且不完全对称。皮肤涂片查菌阳性(45)。L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为淡红斑或浅色斑,小而多,分布广泛对称,边缘模糊,表面光亮、多汁,可出现弥慢性结节,面部皮肤弥慢性浸润加深,形成结节或斑块呈“狮面”状,鼻、唇肥厚,耳垂肥大,有明显浅感觉障碍和闭汗,肢端溃疡较多见。
9、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早期神经损害不明显,中晚期可出现广泛、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均匀、质软,可导致严重的畸残。皮肤涂片查菌阳性(56)。,五、检查,麻风病的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临床检查、细菌、病理检查以及有关试验等。询问病史主要了解其出生地是否有过麻风接触史,是否到过麻风流行区以及皮损的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检查主要检查皮肤和周围神经。检查应在明亮的自然光线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从头至足全身依次详细检查,内容有皮肤损害、神经损害以及其它器官的检查。,皮肤损害主要检查皮疹类型、数目、大小、边缘、色泽、部位、分布、表面及查菌情况等。神经损害主要检查神经形态、神经功能。神经功能主要检查浅感觉有无异
10、常,包括触觉、痛觉和温觉,检查顺序一般先测痛觉,而后测触觉,两者均丧失,不必在做温觉测定。如痛觉、触觉正常时,再测温觉。,六、诊断,诊断标准:1、浅感觉障碍与闭汗;2、神经粗大;3、皮肤涂片或组织病理中查到麻风杆菌 4、特异性组织病理变化。,七、鉴别诊断,麻风病要与许多皮肤疾病相鉴别,要客观的进行各项检查和综合分析。常需要鉴别的疾病有:1、单纯糠疹2、白癜风3、贫血痣4、扁平苔癣5、急性荨麻疹6、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花斑癣7、体癣8、玫瑰糠疹9、银屑病10、多形性红斑11、环形红斑12、离心性环状红斑13、结节性红斑14、急性湿疹15、环状肉牙肿16、结节病17、蕈样肉芽肿18、盘状红斑狼疮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医生 麻风病 培训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