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解读.ppt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解读.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解新课程标准 实践新课程理念-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英语解读 武安市教研室 张红艳,历经十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更加突出,进一步细化了学习英语教学的具体学习内容和要求,目标更加明确,内容阐述的更加清晰,课程理念进一步完善,保持课程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强调能力培养,适当降低要求,加强教学指导。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使教师更好地通过课堂指导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
2、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的修订主要如下:,一、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而言,英语是交流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发展工具,但不只是交流的工具。认知工具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认知世界。思维工具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发展基于英语特性的思维,弥补用汉语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的不足发展工具则是促进自己终身发展的工具。我们的教学要做到:尽可能通过英语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这其实也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人文性是指通过掌握本
3、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国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终身学奠定基础。,新课标更清晰地阐述了英
4、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新课标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
5、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国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二、基本理念 注重语言学习的渐进性、持续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标准(2011年版)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这一课程理念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更具有人文性;同时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特征和规律。它不仅体现在按学生发展设计的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的描述中,也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程容量的调整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渐进深入过程。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习
6、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英语课程基本理念,此次修订中特别修改了原来课程理念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普适性问题。经过修改的课程理念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凸显了英语学科的特点,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教师在英语课程实施中把握、理解和落实。修改后的这些理念(详见上表)涵盖了英语课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课程的总目标和基本定位,所阐述的要点包括:英语学习的目的与价值、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与基本任务、基于语音学习特点的教学原则与方式、基于课程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7、以及基于课程实施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途径等,为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奠定了理论个实践的基础。,三、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
8、力的形成与发展。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结构如图所示。,四、课程内容调整课程容量,体现语言学习规律,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一)调整了英语课程小学阶段的内容和容量标准(2011年版)充分考虑到小学英语师资现状,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如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调整部分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这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难度,另一方面也是为
9、了更科学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如减少了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和歌谣的数量,将表演英文小话剧修改为简单的角色表演,将二级目标描述中“说”的要求中的“词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意”。同时,还删除了话题项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话题以及数量、时间等相关意念。对个别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是从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把握好渐进性原则出发的。如在一级语言技能标准的“读写”要求中,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在二级标准“说”的要求中,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将二级标准“写”的要求,“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修改为“能根据图片、词句或
10、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渐进性,为初中学习英语奠定基础。,(二)调整了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和词汇表修改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知识学习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强调词汇并不是单个的单词,学生应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词汇的表意功能,如用词汇来描述或命名事物,而不是单纯学习和记忆词汇本身的含义;用“学会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语言的运用。1、专门制订了小学阶段的二级词汇表 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制订了二级词汇表,即学小六年级毕业时的词标准。在二级词汇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的基础上,确定了小学阶段词汇中的423个核心词汇,
11、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着400个左右的词汇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其余200-300词作为扩充或自选词汇,根据教学进行学习。修改后的要求有利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资源条件和教师条件的学校的教学都能在帮助学生掌握这400个词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2、词汇表的呈现方式调整较大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其理由是:,(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
12、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地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词义表达需要标出。(三)对小学阶段课程提出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与指导为了更好地体现对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增强课程可操作性,新课标在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对二级标准做了一些主要修订:,(1)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二级)英语课程在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
13、、话题、功能)各个部分的分级标准。例如,对语法知识标准,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四个时态;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以及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对于这些语法项目的学习,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调一方面要求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另一方面还要求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这些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再如,对于语言功能的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恰当理解和表达”。所谓恰当是指根据不同的语境要求,用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功能。如果儿童之间初次见面互相说“How do you do?”则是不恰当的。可见,修改后的课程
14、标准对语言知识标准的描述更突出强调了语境、语义和语用的重要性。,(2)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二级标准中,增加了“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和“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在学习策略中,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在二级文化意识的标准中,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3)在原初中英语技能教学参考表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4)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
15、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评价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语言技能方面的对比,语言知识方面的对比,情感态度方面的对比,学习策略方面的对比,文化意识方面的对比,(四)增加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实例和评价案例,加强了对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附录6中的六个教学实例中有四个都是针对小学的,这些实例使教师对教学对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对小学英语教师理解和落实实施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但要求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实例都选自于一线优秀的英语教师,所提供的是实例不是范例。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除了增加了二级
16、词汇表外,还增加了评价方案(附录7),在总共40个评价案例中,涉及到小学的评价案例有25个,而且这一部分用了长达44页的篇幅,占全篇的四分之一,可见评价案例在新课标中的分量和重要性。新增案例具有实践性,更具有导向性,都是运用能力的评价,二级评价全部都是任务型评价题型。这就告诉我们英语教学评价要以此为依据,真正从语言的运用来评价,这样才能以平静引导教学,使教学也转变运用能力目标上来。,五、实施建议加强对小学英语的明确要求和指导,落实课标理念与目标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好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17、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中对教师的建议主要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一)教学建议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针对在课改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如何实施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出了比较具体和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共有八条,是在原教学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逐条整合和文字修订,力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做到语言简洁、逻辑合理。具体内容为:,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1
18、)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队伍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2)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停地学习经历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掘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关系,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3)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
19、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妥善处理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4)强调打好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的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
20、,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以下要求:(P27)(1)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3)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应使学生通过接
21、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应能激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事情。,(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应做到:(1)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学
22、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应强调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
23、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和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并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国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做到:,(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流做准备。(2)培养学生的
24、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5、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一味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调整。(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也可根据需要扩展教学内容或添加活
25、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教师还可适当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大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其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 标准 小学英语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