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问题研究述评.ppt
《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问题研究述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问题研究述评.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问题研究述评,组长:黄建辉 成员:齐雯燕 沙岩 娄佳 胡秀元 阮越河,主要内容,1、有关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的几个概念认识2、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改革历史简单回顾3、中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4、目前学者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问题研究5、关于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6、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国际比较研究7、我国目前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现状缺陷研究8、研究展望:重构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一、有关概念认识,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概念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即译英文“Compulsory Education”,当初名称是多种多样的。大概有以下一些:“强迫教育”、“普及教育”、“普
2、及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国民教育”现在的“义务教育”一词是沿用日本的翻译,一般比较完整的概念是:国家以法律政策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它的特征就是强制性、免费性。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它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民主进程的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作用。,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即教育投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或个人投入教育领域中的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顾名思义,义务教育投资就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或个人投入到义务教育领域中的用于培养不同
3、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是指保证义务教育投入,落实教育发展战略的一项运作系统和制度。它决定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配置方式及其合理利用等。,二、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改革历史简单回顾,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01957年,实行中央统一财政、统收统支,基础教育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一五”期间基础教育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第二个阶段,19581979年,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在中央统一计划下,基础教育经费由地方财政安排,专款专用。,
4、第三个阶段,19801993年,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明确 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 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但是学 生仍需缴纳一定的杂费。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管理 体制改革,事权层层下放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得以确立。第四个阶段,19942000年,90年代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县乡财政处于困难的地步。这就造成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一致:管事的没有钱,有钱的不管事。国家提出到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发展目标。这一阶段虽然具有“政策强制主导”的性质,但是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没有及时得到保障。,第五个阶段,2001现在,是“上级 政府
5、救济型资助”阶段。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东部。这“历经百年无数人为之努力的”免费的义务教育终于变为了现实。,三、中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1、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 这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和人均教育经费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在不断的增长。建国初期,教育经费仅有4.05亿,2001年达到4637.66亿,增长了1144倍。自1990年至2001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9.4%。1952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1.69%,20
6、01年,这比例上升到4.83%。达到历史最高。同时,1950年,人均教育经费仅为0.73元,2001年达到了363.38元,增长了495倍。,2、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多元化 在经费筹措体制上实现了一元向多元的转变。中央政府在1988年开始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第五十三条中明确确认这一政策: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3、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教育 成本有政府和公民共同分担的新格局。学生家庭对教育成本补偿的份额明显加大,非义务教育上学缴费的观念已
7、被大部分公民所接受,该举措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的压力。与此同时,与收费改革制度相配套的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助等配套政策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4、多元办学体制形成,教育社会性投资增长 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从1995年的20亿增加到2000年的86亿,5年间净增3亿多。仅“九五”间,各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投入累计已达到253亿元。1994年,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量中仅占0.72%,2001年已经达到了2.76%。可见发展之迅速。,“七五”“十五”期间中央对义务教育的专项投入 单位:万元/每年,四、对农
8、村义务教育 经费缺口的研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由于投入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不相应,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辍学率、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比例有所回升,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和质量上差距越拉越大,等等。,根据陈锡文、韩俊、谢扬等人(2002)在湖北、江西和河南的调查,由农民直接负担的教育投入占到了各县教育经费的40%左右,即农民直接负担了因政府投入不足的义务教育经费缺口,从而出现了政府投资主体的缺位和错位,加大了农民负担。,高波,廖红
9、丰(2005)指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费不足,税费改革后,缺口进一步加大,农村办学体制与农村财税体制的矛盾日益暴露。蔡红英(2005)从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的角度,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最低经费需求及最低财政保障标准问题,并结合调研安案例对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及财力缺口如何计算作了较为详实的实证分析。王军、范义(2005)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需分析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对此有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2、吸收民间资本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捐赠。3、通
10、过发行教育彩票筹集教育经费。4、开辟新税作为教育经费来源。,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 有关政策,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2005年12月24日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6年4月6日,五、关于义务教育 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为均衡各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协调地区间的经济展,对全国整体经济实施宏观调空,将中央掌握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地方政府使用的一种调节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解决一国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地区间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建立政府间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11、这一制度有三种模式:1、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来平衡地方财力,间接地保证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德国模式 2、由中央政府直接承担占义务教育经费最大比例的教师工资的法国模式 3、建立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英美模式。,由于中国地区间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方财力很大的差距,且政府总体管理水平还不高,因此建立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模式对我国来说最为合适。,我国义务教育 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内容,1、以县为单位进行义务教育经费供求测算,经费标准应考虑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城乡均衡水平,根据城市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一定系数来确定,在此基础上进行财政转移支付。2、县级以上政府都应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单列预算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 投资 保障机制 问题 研究 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8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