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docx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课程名称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指导教师系别班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11级电子(1)班姓名(学号)赵娜(1105011017)、董莹莹(1105011041)王婧(1105011004)、张丹丹(1105011011)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一、调查目的1. 对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的深入调查与了解。2. 提高小组成员的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3.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巢湖水污染情况以及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二、调查内容1. 巢湖简介巢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同时又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其沿岸为合 肥市、巢湖市、庐江县所包围。巢湖流域总面积13350平方公里,
2、其中耕地面积 927万亩,跨合肥、巢湖、六安等十一个市、县,其主要入湖河流为杭埠河、南 淝河、丰乐河、等七条,经裕溪河与长江相连(裕溪河是唯一的出湖河道),湖 口距长江60.4公里。其上海口水位8.3米,湖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湖容积 为2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水深2.9米,最大水深6.8米。1960年前巢湖没有水 闸,之后于60年代建成巢湖闸、裕溪闸,使巢湖由过水性河流型浅水吞吐湖变 为人工控制水位的水库型湖泊。巢湖是省会合肥市、巢湖市及沿湖各乡镇的主要 饮用水源,具有蓄洪、灌溉、航运、渔业、城市供水及旅游观光等多方面功能, 是沿湖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巢湖不仅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同时又是安
3、徽境内最大的湖泊,20多年 前的巢湖拥有着一片美丽的风景,可是随着我们的市民的渐渐加多巢湖的水质也 日益下降。近年来,其污染防治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十五”期间,巢湖污染治 理效果显著,东半湖多年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富营养状态呈逐年减轻的趋势, 水质明显好转。正值“十一五”,国家政府对环境问题依旧密切关注,临近祖国 六十华诞之际,我校组织学生团队实地调研。关键词:巢湖;富营养状态;防治对策。巢湖区域规划范围表市区(县、市)名称合肥市市区、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市区、庐江县、无为县、和县、含山县六安市舒城县2. 巢湖流域水污染状况本次我们的调查主要是为了调查巢湖水的颜色,污染度,气味,生物状况, 以
4、及巢湖周围的环境气味,污染度,和周围居民对巢湖水的使用情况。总体上了 解巢湖,了解它的形成、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等等。湖区水质状况:巢湖水质受氮、磷营养盐与耗氧有机物的污染,全湖综合水 质劣于地面V类水标准,主要是总氮、总磷超标,全湖呈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合 肥市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塘西水域尤为严重。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巢湖耗氧量为 18mg/L。据悉今年4月份巢湖再度爆发蓝藻,塘西水域是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据该局长介绍,超湖水的循环周期为四个月,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mm,其中59 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巢湖日排水量1000吨,耗氧量(COD)为 18mg/L。由于水质的富营养化,导致湖内
5、藻类的大量滋生,而藻类生长速度快, 生命周期短。大量藻类死亡后腐烂发臭,并漂浮于湖面,遮挡阳光,是水中藻类 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含氧量下降,从而造成大量鱼虾死亡,也给周围居民的生 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巢湖入湖河道水质状况:据悉市环境监测部门4月份对巢湖区和9条主要环 湖河流出、入湖水质进行了监测,其结果显示,在主要环湖河流中,巢湖境内的 柘皋河水质优,白石天河、兆河和裕溪河水质良好。此外,杭埠河水质轻度污染, 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水质污染较重。在巢湖水之中,东半湖区水质 中度污染,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西半湖区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水体呈中度富 营养状态。杭埠河是巢湖第一大入水河,其入湖
6、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55.5%,耗 氧量高达12.8mg/L。南淝河是巢湖第二大如水河,也是入湖河道污染最为严重 的河道之一,非离子氨超地面水III类标准13倍。3. 巢湖污染的原因一是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巢湖,巢湖接 废水污水量为五大湖之首,目前巢湖全市有 大中型企业54家,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 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特别是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 理直接排入巢湖;二是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部分生活污水 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巢湖,沿湖居民每年向巢湖排放生活污水1亿多吨;三是沿湖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经地面径流带入巢湖,形成面源污染; 四是水土流失、湖岸崩塌带入大量泥沙,每
7、年约沉积100余吨,增加了入湖氮、磷。由于泥沙淤积,湖容积逐渐减小;五是巢湖水封闭性大,湖水更新循环较慢,导致大量营养性污染物滞留湖内, 生态环境失调,加速了其富营养化进程。突出反映在“迟、断、缺、混” “迟” 即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次序未落实,城市污水管网及抽排泵站建设相对滞后。“断”,主要是不少地片污水干管未全线贯通,呈现“断头管。“缺”,不少地方区泵站不是缺失污水十管,就是缺少污水外,缺抽排泵站,部分污水无法接入和排走。“混”,一些小区和单位开发建设时,并未建设雨水、污水两套管系,往往将污水接入城市雨水干管就近入湖。规划及设计不合理。沿湖地区过度开发,加大了对洋澜湖排污的压力。莲花山庄等一
8、些低于城市道路的地区,开发建房后,污水无法接入城市污水干管;滨湖桥污水泵站的出水管为桥下穿湖的倒虹吸管,过水能力严重不足;城均未设计一定调节容量的前池。废支管。此水治理不达标。由于运行成本高及收费低,建成的处理设施没有实现满负荷运行, 加之工艺落后,工业废水和医疗废水处理不达标。近几年,环保部门在沿湖地区 推广兴建了数十座埋地式污水处理装置,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埋地式治污未达 到预期效果。是湖面水体不流动。洋澜湖通江出水口五丈港,长期以来河道淤 塞、杂草丛生,部分沼泽化,严重影响排水能力,使湖水体丧失了流动减污功能 力,成为“死水一潭”。4. 数据统计巢湖水的污染数据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
9、护目标,目前我国的水质状况按功能高低依次 划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 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I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 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W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劣V类不适合饮用,基本丧失其功能性。年度湖区高锰酸盐指数TPTN营养状态指 数水质类别西半湖沥日5170133231776616V类2011 年东半湖41101123111853
10、18劣V类全湖平 均4190122721486211劣V类西半湖 左平vdtR5180135841166711V类2010 年东半湖4120110311525412V类全湖平 均50123121846217劣V类近些年来巢湖的污染程度大致如下表80007000高铭酸盐指数TPTN营养状态指数6000豪豪豪2011 年发利用而水资源防治相对不足,巢湖水污染日趋严重,目前以有机污染为主,突出 反映在环湖河流水质污染和湖水富营养化严重。巢湖12个环湖河流监测断面中 (包括两个纳污控制断面),1个断面水质为III类,占813 %;5个断面水质为W 类,占4117%;6个断面水质为劣V类,占5010%。
1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 盐指数达I类水质要求,总氮、总磷严重超标,巢湖湖体为劣V类水质,巢湖西半 湖污染程度明显重于东半湖。富营养化评价表明,巢湖西半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 态,东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全湖平均为中度富营养。与2010年相比,巢湖 水质无明显变化。本次水污染源调查共对全市58家重点水污染企业进行了统计, 其中8家正在调试运行,其余50家均通过了达标验收。这58家企业年废水排放 量为2343.896万吨,年COD排放量为2539.913吨,年氨氮排放量为84.487吨。 全市统计的生活废水年排放量为3154.0356万吨,年COD排放量为21366.886 吨,年氨氮排放量为1
12、28.24吨。由调查数据看,我市工业污染小于生活污染, 各项所占总量的比重分别为:废水排放量42.6%,COD排放量10.6%,氨氮排放 量 39.7%。全市共统计规模化养殖场48家,年废水产生量为20628.8万吨,年COD产 生量为597.695吨,年氨氮产生量为65.268吨;年废水排放量2635.95万吨,年 COD排放量为60.101吨,年氨氮排放量为12.929吨。5. 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1)规模化畜禽养殖与农户分散畜禽养殖目前巢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较快,2004年养殖量达到275.26万头; 污水排放量为4018.84万吨;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
13、为10047.10、 1507.06和170.80吨。这些污水和污染物大部分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很 大的污染,而农户分散养殖产生的污水、粪便等就地使用,此类污染物在地表径 流、冲洗等作用下,相当多一部分最终流入巢湖,造成水体污染,因此畜禽养殖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十一五期间应引起重视。防治措施:各部门和养殖户一定要建设适当的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对产生 的污水和污染物进行处理、处置,回收利用,变废为宝。(2)非点源污染巢湖流域2004年预计非点源污染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 4214.58、5777.63和746.66吨,而农业非点源污染占非点源污染的大部分,约 在60
14、80%左右1。非点源污染相对工业、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难度更大,因此, 要合理、有效地治理巢湖,非点源污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防治措施:非点源污染主要通过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节水种植、人工湿地、合 理施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耕作方式等进行防治和治理。(3 )内源污染所谓内源污染是指进入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 逐渐沉降至湖泊底质表层,积累在底泥表层的氮、磷营养物质,一方面可被微生 物直接摄入,进入食物链,参与水生生态系统的循环;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的物 理化学及环境条件下,从底泥中释放出来而重新进入水中,从而形成湖内污染负 荷。有关研究表明,巢湖内源污染负荷是外来负荷的2
15、1%,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对流域水体污染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内源采取措施进行治理。防治措施:内源污染主要通过生物调控技术、生态修复、疏挖工程、通过添加 Ca(OH)2促使方解石和钙磷化合物沉淀等措施对其进行治理。(4)经过多部门联合深入调查并经专家考证,巢湖市将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1.8亿元,通过“截、清、 疏、分、调、建、护、法、控、改”等十项措施,“十管”齐下,综合治理,解 决洋澜湖水体污染问题。第一是污水截流。初步考虑是第一步 封堵东塔路及洋澜湖北岸的八处排污口, 在排污口前端适当地点设置溢流井,在城 东污水泵站和滨湖桥污水泵站各新建一座 污水池,并对部分地段进行污水干管及支
16、 管的配套改造;第二步封堵滨湖西路的六 处排污口,在截流干管与原排水管相交处, 设置截污溢流井,官柳南路以南沿湖边建 一条两公里截污十管(方涵)。截流污水往南流至滨湖南路排污管,通过重力流 或升抽排进入城南严家湾泵站。官柳南路以北,截流后污水往北流向滨湖桥泵站。第二是湖底清淤。这是快速消除内源污染最有效的办法。重点对排污口附近 的淤泥进行疏浚,切实解决洋澜湖淤泥总磷、总氮严重超标、水体污染富营养化 的问题。同时,通过疏浚淤泥,增加湖容量,增强水体自净化能力。疏浚工程提 倡“生态疏浚”,即以生态恢复为目的,以较小的工程量最大限度地清除淤泥中 的污染物。第三是疏通管道。由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坚持定期清
17、除城市排水管道和沉沙井 的淤积,保证水畅其流。第四是雨污分流。在新区加大“分流式截污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力度,在城 南和城东新区坚决实行“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重点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 十管系统。第五是生态调水。规划实施五丈港清淤和河床生态修复工程,利用每年汛期 前后的长江丰水、清水季节,通过向湖中注入新鲜水,引江灌湖23次。适当 时候,再实施“江、湖、港”连通工程。第六是重建湿地。重建洋澜湖部分地域的城市湿地,对于调控雨洪、吸收和 削减城市排污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保持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将起到重要 作用。初步考虑沿洋澜湖东岸和南岸莲花山一带,环湖80米以内以及伸进的湖 汊和突出的半岛,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巢湖 水污染 状况 原因 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