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工艺设计.docx
《尿素工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素工艺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概述 31.1尿素-发现31.2尿素-简介31.3尿素-物化性质 31.4尿素的生产41.5尿素的用途61.6尿素正确贮存方法 72尿素的生产工艺 82.1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82.2 尿素合成的工艺条件 82.3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92.4尿素的工艺计算122.5尿素合成塔142.6尿素合成塔的操作控制分析一化工生产操作之三143尿素溶液加工方法 163.1结晶法 163.2塔式喷淋法造粒 163.3颗粒成型法造粒174尿素工艺技术的改进 174.1尿素合成塔采用高效塔板 174.2Stamicarbon池式反应器工艺(Urea 2000+tm) 184.3合成塔出液NH3/CO2自动控制系统
2、 245尿素的贮存 266致谢 271概述1.1尿素-发现1773年,伊莱尔罗埃尔(Hilaire Rouelle)发现尿素。1828 年,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使用无机物质氰酸钾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 尿素。本来他打算合成氰酸铵,却得到了尿素。从此,活力论的错误 证明了,有机化学实际上开辟了。活力论认为无机物与有机物有根本 性差异,无机物所以无法变成有机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一些鱼 的尿中含有尿素;鸟和爬行动物排放的是尿酸,因为其氮代谢过程使 用的水量比较少。1.2尿素-简介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分子式: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 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
3、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尿素在人的蛋白质分解最终产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尿素外观 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 肥。尿素是哺乳类动物排出体内含氮代谢物的形式。尿素也是很重 要的肥料。1.3尿素-物化性质分子式:C0(NH2)2,分子量60.06,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 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无臭无味。密度1. 335g/cm3。熔点132. 7C。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 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 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C分解,产生氨气同时 变为氰酸。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
4、热)能水解生成氨 和二氧化碳。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C将脱氨成缩二脲。若迅 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尿素易溶于水,在20C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 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 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 湿性有明显改善。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 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 对作物有抑制作用。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 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
5、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新鲜 人粪中含尿素0.4%。尿素产量约占我国目前氮肥总产量的40%,是 仅次于碳铵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尿素作为氮肥始于20世纪初。20 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尿素含氮量高(45%46%),用途广泛和工 业流程的不断改进,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建立中型尿素厂。19861992年,我国尿素产量均在900万吨以上。 目前占氮肥总产量的40%。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 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 COONH CO(NH) +N O2 42 221.4尿素的生产尿素最先由鲁爱尔于1773年在蒸发人尿时发现的。182
6、8年佛勒 在实验室首先用氨和氰酸合成了尿素:HCON +NH =CO(NH2)2此后,出现了以氨基甲酸铵、碳酸铵及氰氨基钙等作为原料的50 余种合成尿素的方法.但是因原料难得或因有毒性或因反应条件难以 控制或因经济上不合理在工业上均未得到实现1868年巴扎罗夫提出高压下加热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的方 法.1922年首先在德国发本公司奥包工厂实现了以NH3和CO2直接合成 尿素的工业化生产,从而奠定了现代工业生产尿素的基础合成氨生产为NH3和CO2直接合成尿素提供了原料由NHJ CO2合 成尿素反应为:2NH+CO =CO(NH)+HO3 22 22该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其产率受到化学平衡的限
7、制,只能部 分的转化为尿素,一般转化率为5070%.因而,按转化物的循环利用 程度,尿素的生产方法可分为不循环法、 半循环法和全循环法三 种.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循环法在工业上得到普遍的使用全循环法是将未转化成尿素氨和二氧化碳经多段蒸馏和分离后, 全部返回合成系统循环利用原料氨利用率达到97%以上.全循环法尿 素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过程:(1)氨和二氧化碳的供应及净化;(2)氨和 二氧化碳合成尿素;(3)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4 )尿素溶液的加工全循环法依照分离回收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热气循环法、气体 分离循环法、浆液循环法、水溶液循环法、气提法和等压循环法 其中水溶液循环法和气提法发展最快水
8、溶液循环法是将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用水吸收生成甲铵或 碳酸铵水溶液在循环返回合成系统根据添加水量的不同水溶液全循 环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添加水量较多,即H2O/CO2摩尔比近于1者,称为 碳酸铵盐水溶液全循环法;另一类是添加水量较少的基本上以甲铵溶 液返回系统的,称为甲铵溶液全循环法后者是前者的改进水溶液全 循环法在尿素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且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中. 主要有我国的碳酸铵盐水溶液全循环法荷兰的斯塔弭谤水溶液全循 环法日本的三井东亚水溶液全循环法等气提法是利用某一介质在与合成等压的条件下分解甲铵并将分 解物返回系统使用的一种方法.按气提介质的不同又可分为二氧化碳 气提法、氨气提法、
9、变换气提法气提法是全循环法的发展具有热 量回收完全,低压氨和二氧化碳处理量较少的优点.此外,在简化流 程、热能回收、延长运转周期和减少生产费用等方面也都优于水溶 液全循环法,是尿素发展的一种方向.具有代表的气提法的流程是荷 兰的斯塔米卡帮二氧化碳的气提流程.1.5尿素的用途尿素的用途非常的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作肥料,而且还可以用作 工业原料以及哺乳动物的饲料。1.5.1用作肥料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化肥,其含氮量为硝酸 铵的1.3倍,氯化铵的1.8倍,硫酸铵的2.2倍,碳酸氢铵的2.6倍。 尿素属中性速效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发生板结。其分解释放的 CO2也可以被农作物吸收,促进
10、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土壤中,尿素能 增进磷钾镁和钙的有效性,且施入土壤后无残存废物。利用尿素可 制得掺混肥料及复混肥料。1.5.2用作工业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尿素可用来制取高聚物合成材料,尿素甲醛 树脂可用于生产塑料漆料和胶合剂等;在医药工业中,尿素可作为 生产利尿剂、镇静剂、止痛剂等的原料。此外,在石油、纺织、纤 维素、造纸、炸药、制革、染料和选矿等生产中也要尿素。1.5.3用作饲料尿素可用作牛、羊等动物的辅助饲料,哺乳动物胃中的微生物将 尿素的胺态氮转变为蛋白质,使肉、奶增产。但作为饲料的尿素规 格和用法有特殊的要求,不能乱用。1.6尿素正确贮存方法(1)尿素如果贮存不当,容易吸湿结块,影
11、响尿素的原有质量, 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广大农户要正确贮存尿素。在 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装袋完好无损,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 雨淋,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在20度以下的地方。(2)如果是大量贮存,下面要用木方垫起20公分左右,上部与 房顶要留有50公分以上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散湿,垛与垛之间要留 出过道。以利于检查和通风。已经开袋的尿素如没用完,一定要及时 封好袋口,以利下年使用。2尿素的生产工艺2.1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液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式为2NH (l)+CO =CO(NH) +H O322 22这是一个放热体积减小的反应,其反应机理目前有很多的解释 但一
12、般认为,反应在液相中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液氨和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甲铵,故称其为甲铵生成反应:2NH (l)+CO (g) =NHCOONH (l)3242该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强放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此反应速率 很快,容易达到平衡.且此反应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很高然后是液态甲铵脱水生成尿素称为甲铵脱水反应:NH COONH (l) =CO(NH) (l)+HO4 22 22该反应是微吸热反应,平衡转化率不是很高一般为50%-70%.此 步反应的速率很慢是尿素合成中的控制反应2.2尿素合成的工艺条件根据前述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可知,影响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有 温度、原料的配方压力、反映时间等.2.2
13、.1温度尿素合成的控制反应是甲铵脱水,它是一个微吸热反应,故提高 温度、甲铵脱水速度加快温度每升10C,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因 此,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是有利的.目前应选择略高于最高平衡转化率时的温度故尿素合成塔上部 大致为185200 C;在合成塔的下部,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对温度起者 决定性的作用.操作温度要低于物系平衡的温度 2.2.2氨碳比工业生产上,通过综合考虑,一般水溶液全循环法氨碳比应选择 在4左右,若利用合成塔副产蒸汽则氨碳比取3.5以下.2.2.3水碳比水溶液全循环法中,水碳比一般控制在0.60.7;(1)操作压力一般情况下,生产的操作压力要高于合成塔顶物料和该温度下的 平衡压力
14、13Mpa.对于水溶液全循环法当温度为190C和NH3/CO2 等于4时,相应的平衡压力是18Mpa左右,故其操作压力是一般为 20Mpa左右.(2)反应时间对于反应温度为180190C的装置,一般反应时间是4060min, 其转化率可达平衡转化率的9095%.对于反应温度为200C个装置, 反应时间一般为30min左右,其转化率也接近于平衡转化率 2.3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由于目前普遍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下面就简述水溶液 循环法生产尿素的流程一33 02&-T冬! V.水溶冻金循环法造粒尿素工艺旖程图图3-19是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中压、低压两段分解水溶 液全循环法直接造粒尿素工艺流
15、程图。现将流程叙述如下:二氧化碳经压缩机1加压至20MPa左右,温度约为125C,进入 尿素合成塔5底部。经高压泵3加压,与经液氨预热器4预热到温度 约90C的液氨,配成氨碳比为4左右进入合成塔底部。从一段吸收 塔10来的甲铵溶液,由一段甲铵泵11加压后亦同样送入合成塔底部。 上述三股物料在合成塔内充分混合并反应生成甲铵。二氧化碳约有 62%左右转化为尿素。含有尿素、未转化的甲铵、过剩氨和水的混合溶液,通过减压阀 减压至1.721.82MPa,进入顶分离器6,在此进行气液分离。由顶 分离器出来的溶液,因膨胀气化,温度有所下降,进入一段分解最 进行加热分解。把一段分解塔分出的气体也引入预分离器后
16、,将气体一并引入一 段蒸发加热器19下部.在蒸发加热器中,部分气体冷凝,因而放出 热量使尿液蒸发。自蒸发器下部出来的气体,导入一段吸收塔底部鼓 泡吸收。在此约有95%气态CO2和全部水蒸气被吸收生成甲铵溶液。 未被吸收的气体在塔内上升,与由液氨缓冲槽2来的回流液氨逆流接 触,未吸收的CO2完全从气相中除去,而纯的气态氨离开吸收塔进入 氨冷凝器12,借冷却水将氨冷凝,被冷凝的液氨流入氨缓冲槽。在氨冷器中未冷凝的惰性气体进入洗涤器13,气体中的氢用二 段蒸发冷凝液来吸收。氨水在洗涤器中增浓,然后流入吸收塔顶。来自二段吸收塔14的甲铵液经二段甲铵泵15送入一段吸收塔下 部。浓的甲铵液由一段吸收塔底部
17、出来经一段甲铵泵进入合成塔底 部。由一段分解塔出来的溶液减压至0.3O.4MPa,进入二段分解塔 8进行加热分解。分离出来的液体送入闪蒸槽18,气体则进入二段吸 收塔底部,由加入塔顶的二段蒸发冷凝液来吸收。由二段吸收塔顶出 来的气体与惰性气体洗涤器出来的气体混合进入尾气吸收塔16,由 蒸发冷凝液进行循环回收。回收后,气体由尾气吸收塔顶放空,溶液 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进入解吸塔17进行解吸,解吸后的气体引 入二段吸收塔底部。由二段分解塔底出来的溶液,减压后进入闪蒸槽中,在41kPa真 空下气化,除去部分水和溶解的氨等,使尿液不含溶解的氨和二氧化 碳并得到浓缩。经闪蒸后的尿液由尿液泵26送入蒸发
18、系统。一段蒸发器将尿液 蒸浓到96%,并经分离器20进行气液分离。从分离器出来的蒸汽与 闪蒸槽的蒸汽一并进入一段蒸发表面冷凝器27内冷凝。一段蒸发在 58kPa真空下操作。尿液自一段蒸发分离器进入二段蒸发加热器21, 尿液在其中蒸浓至99.7%(重量),温度约140C。气液混合物自蒸发 器进入蒸发分离器22,分离出来的99.7%的浓缩尿素溶液,经熔融尿 素泵23送至造粒塔顶旋转式造粒喷头24喷洒造粒。粒状尿素再经皮 带运输、包装即成为产品。2.4尿素的工艺计算物料衡算:1物料衡算所需的基本公式: 预热前后物料质量不变,即G=G (1-W)=G (1-W ) C 1122 水分蒸发量W=Gc (
19、X1-X2) 空气消耗量:L = W/H2-Hi在大气中空气的湿基含水量为10%,预热后空气中的湿基含水 量为7%,假设预热空气量为6000 kg/h,原始空气的湿度为0.0117 kg/kg,温度为20C,经预热器加热至80C进入氧化炉,出炉的废 气湿度为0.0379 kg水/kg$空气,需求空气在预热器中蒸发的水分量 为多少?将空气送入预热器的鼓风机入口风量是多大?解:已知 叫=0.0117 kg/kg4=0.0379 kg水/kg+空气W=10%=0.1W=7%=0.07G=6000 k/h122贝 0X1=W1 / 1-W1 =0.1 / 1-0.1 = 0.1111 kg水/kg空气
20、X2=W2 /1-W2=0.07 / 1-0.07=0.0752 k水/k空 气GC=G2 (1-W2)=6000 (1 -0.07)=5580 k/h蒸发的水分量为W = Gc (X1-X2)=5580(0.1111-0.0752)=200 kg水/ h干空气消耗量为L=W/H =200/0.03790.0117=0.7633X104 kg空气/ hUh=(0.773 + 1.244H1)273+t0/273= (0.773+1.244X0.0117) 273 + 20/273= 0.845mb/kg 干空气故鼓风机入口风量为Vh=L H=0.7633X104X0.845=0.6449X10
21、 4 m3/ h如果在夏季生产,气温升高湿度和相对湿度都会增加,出氧化炉 的废气的湿度也会相应增加,在要求废气湿度不变的情况下,空气消 耗量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在计算中一般按照夏季平均最高值条件来计 算空气消耗量。2.5尿素合成塔合成塔是合成尿素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于合成尿素是在高 温、高压下进行的,且溶液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尿素合成塔应 符合高压容器的要求兵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目前我国采用的合成塔是多衬里式尿素合成塔主要由高压外筒 和不锈钢衬里两大部分构成不锈钢衬里直接衬在塔壁上他的作用 是防止塔筒体腐蚀.水溶液衬里合成塔在高压筒内壁上衬有耐腐蚀的 不锈钢或者高铬锰不锈钢,其厚度一般在5
22、mm以上.在塔内离塔2m和 4m处设有两块多孔筛板其作用是促使反应物料充分混合和减少熔融 物的返混.一般在该塔之前要设置一个预反器使氨、二氧化碳和甲铵溶液在预反器混合反应后在进入合成塔一进行甲铵 脱水生成尿素的反应。2.6尿素合成塔的操作控制分析一化工生产操作之三化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各个工序之间,有着密切的影 响和联系。因而化工生产的每个步骤的工艺条件,既是可调节的,但 又不是都可以任意选定的。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讲,在制定工艺条件和工艺手段时,不但要 考虑单个工艺条件对生产的影响,还要综合考虑相互之间的影响,这 样制定的工艺条件和调节手段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好,产量高,消耗 低;生产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尿素 工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