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ppt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ppt(1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体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教程:Word教程:教程:资料下载: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4.2 主体结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主要问题:(1)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2)柱模板出现胀模、断面尺寸不准(3)柱身扭曲(4)柱轴线位移(5)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6)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7)成品保护,4,柱模板出现胀模、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1、柱加固不到位2、浇筑方式不正确防治措施:1、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
2、截面尺寸和间距,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2、层高过高时,应分次浇筑,分次浇筑过程中下一次振捣时不能振捣到上次浇筑的混凝土中。,现场问题:框架柱脚模板安装施工存在漏浆隐患。,现场问题:结构柱根部漏浆蜂窝现象。,主 体 结 构 工 程,改进措施:上下层柱交接处柱模底部缝隙用小模板封 闭,确保柱砼交接处不产生漏浆蜂窝现象。,8,柱身扭曲原因分析:1、柱钢筋扭曲2、柱加固,及撑设不到位。防治措施:1、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2、安装斜撑,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
3、不扭向。,9,柱轴线移位原因分析:1、施工放线不到位2、未设置定位筋,导致柱移位防治措施:1、施工放线时除放出柱位置线以外还应设置模板控制检查线(柱线向外便宜300mm)2、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3、在施工线范围内设置定位钢筋,防止柱移位,10,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原因分析:1、模板加固不到位2、混凝土浇筑方式及振捣方式不对防治措施:1、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2、层高过高时,应分次浇筑,分次浇筑过程中下一次振捣时不能振捣到上次浇筑的混凝土中。,11,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原因分析:1、
4、混凝土振捣不到位2、模板底部未进行封堵防治措施:1、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充分振捣2、墙柱底部应采用1:2水泥砂浆进行封底堵塞,禁止采用塑料口袋等建筑垃圾进行封堵,柱墙根部不烂根。,13,剪力墙阴角做法,做法说明1、阴角采用方木防止模板加固时变形漏浆,不得采用钢管。2、方木应顺直,均匀。3、方木布置应连续。,方木,柱墙阴角模板加固,节点处理,螺杆距阴角200mm,螺杆处必须设置内撑,加固用力适当,严禁阴角模板咬肉。,柱墙阴角拆模后效果,柱墙阳角模板加固,对拉螺杆锁扣,柱墙阳角拆模后效果,模板角缝边缘混凝土浆在每层置模前必须清理干净,确保角缝拼装严密。,18,墙柱防烂根做法,做法说明1.柱墙等竖向构
5、件的模板背枋按竖向设置,下口距离楼面60mm;2.柱墙等竖向构件的模板安装校正后,先用1:2水泥砂浆填塞柱 墙模板下口缝隙,用木枋塞进背枋下口,压于1:2水泥砂浆面 并与柱墙模板紧贴,再用铁钉将竖向背枋与后塞木枋钉牢,根部套模防止烂根,150mm,套模,柱墙加固完成后应敲紧贴模,有效防止漏浆。,柱墙根部拆模后效果,不烂根、不漏浆,柱墙根部拆模后效果,不烂根、不漏浆,22,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原因分析:1、梁底、板底安装时不平整,长梁未起拱2、梁侧模加固不到位防治措施:1、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6、2、作业中应认真执行方案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3、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23,楼板标高控制,做法说明1.本工法按分户验收要求,除厨房、卫生间、走道以外,其余房间均应按此工法施工;2.四角立杆距墙边或梁边500mm,中间立杆为房间中心;3.中间立杆部位标高按规范要求计算模板起拱高度;标高立杆顶部设置双扣件,梁柱节点顺直,不爆模,不咬肉,不漏浆,梁梁节点顺直,不爆模,不漏浆;,目标样板,剪力墙阳角顺直,不爆模,不漏浆。,剪力墙阴角不咬肉,线角顺直。,楼层墨线,线坠,1、梁底模找正,梁底模,梁底方,模板端
7、头与墨线重合,2、封头模板拼装,柱墙封头模板,用铁钉钉成密缝,梁底板压封头模板,3、梁侧模拼装,梁侧模绕柱墙模板通配,所有转角处用铁钉钉成密缝,梁侧模包梁底模,4、梁下口加固方,梁下口加固方与侧模下口用铁钉固定,5、梁上口锁口方,梁上口锁口方与梁侧模钉牢,木方上口与侧模上口平齐,6、板模安装,板模原边压角、靠边,与梁侧模上口钉牢。铁钉间距300mm,7、加固,采用木质夹具进行加固,间距600mm,8、柱墙模板拼装,柱墙模板从梁侧模以下开始拼装,所有拼缝均应钉拼缝木条,确保接缝平整,梁底模交接处必须拼密缝,且接缝平整度不得大于1mm,三、拼装节点处理,板模接缝处应垫木方,梁上口锁口木方离角部间距
8、不得大于200防止拆模后板底角部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所有压角、转角、套割处必须拼密缝,且不得出现小阳角。尽量做到大模压边、原边压角。梁板模板完成后应立即在柱墙插筋上抄测标高,对模板空间尺寸进行复核(标高、开间),拼缝严密,线条顺直,尺寸准确,节点到位,板模施工质量,板模安装,1、结构复核,净空尺寸复核,标高复核并弹出底模线,2、支撑体系搭设,板底模线,挂线找平支撑体系,支撑体系间距600,连接件,3、摆板底方,板底方间距200mm,用铁钉与支撑架固定,4、板底模安装,板底模,5、反扶梯基安装,反复梯基,6、反扶梯基固定,顶撑木方固定,7、踢板安装及固定,踢板,步步紧固定,8、侧板安装,楼梯侧板
9、安装,侧板下口统一内斜10mm,板底方楞放,间距不大于250,抗滑板,门字架,间距不大于900,靠墙侧贴双层双面胶条,墙面清洁,线角顺直,钢筋质量通病主要问题:(1)钢筋原材料材质缺陷(2)焊接质量差(3)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不够(4)梁二排筋下沉(5)柱箍筋接头位置绑扎错误(6)成品保护(7)钢筋加工时的缺陷,(8)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9)同截面接头过多(10)梁柱接头搭接错误(11)露筋(12)钢筋遗漏(13)挡墙顶部竖向内外排钢筋锚入一侧板在一个平面,原料材质缺陷原因分析:1、表面锈蚀、混和放料、原料曲折、成形后弯曲处裂缝、钢筋纵向裂缝、钢筋截面扁圆试件强度不足或伸长率低、冷弯性能不良、
10、冷轧钢筋无生产厂标识、取用钢筋实际直径 2、钢筋存放不合格,原料材质缺陷防治措施:1、进场的钢筋必须认真检验,钢筋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以及局部缩径和机械损伤的缺陷,进场的钢筋除具有炉罐(批)号直径和检验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外,还必须按现行的钢筋材质标准和检验要求分别进行力学性能的抽样检验和冷弯实验,当符合标准规时方可使用。2、钢筋原材应放在仓库或料棚内,钢筋应垫离地面200mm以上,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场地周围应有排水措施,必要时加盖雨布,堆放期尽量缩短;仓库应设专人验收收入仓库钢筋,根据钢筋型号划分钢筋堆放区并设标识。,钢筋加工时的缺陷原因分析:条料弯曲、钢筋表面损伤、钢筋剪断尺寸不准、钢筋调
11、直切断时被顶弯、钢筋连切、箍筋不方正、成型尺寸不准、点焊网片扭曲、已成型好的钢筋变形、冷拉钢筋伸长率不合格冷拉钢筋强度不足、冷拉率波动大、冷拔断丝、冷拔钢筋塑性差、圆形螺旋筋直径不准、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箍筋弯钩形式不对防治措施:由于加工缺陷较多,我们应针对各种现象,逐个分析原因制定各 种预防措施。严格按照平法设计图集进行下料。确保工程质量。,钢筋表面锈蚀较严重1现象:钢筋表面出现红色浮锈,日久后变为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2危害:钢筋表面较严重锈蚀,浇筑在混凝土中时,影响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钢筋锈蚀发展,会使混凝土产生锈蚀裂缝。3原因分析:保管不善,受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
12、环境潮湿,通风不良。4预防措施:(1)已成型钢筋可用水灰比为0.30.6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涂抹到钢筋表面,有12年防锈效果,浇筑前,原则上应将灰浆清除。(2)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东西垫起使离地面20cm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有排水设施,且地势要高;尽量缩短堆放期,先进场的先用。5治理方法:钢筋上的红褐色锈斑要清除,清除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盘条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已成型的钢筋及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对锈蚀严重,锈皮剥落,因麻坑。斑点损伤截面的,应降级使用。,钢筋切断尺寸不准1现象: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钢筋端头不平。2危害:尺寸过短,造成筋端锚固弯
13、钩不规范,甚至使受力筋长不合格;尺寸过长,不仅造成浪费,还造成钢筋顶模板。3原因分析:(1)定尺寸板活动。(2)刀片间隙过大。4预防措施:(1)拧紧定尺寸板的紧固螺栓。(2)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1.0mm为合适。5治理方法: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箍筋不规整1现象: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度,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2危害:不能保证钢筋骨架的直顺、规整,箍筋无法与受力主筋紧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难于保证符合质量要求。3原因分析: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厂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
14、时没有逐根对齐。4预防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如何准确见二、(三)预防措施部分),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5治理方法: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差值时,对于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焊接质量原因分析:1、焊工技能差。2、钢筋端部歪扭不直,钢筋头下料不平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3、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钢筋不同心,上下钢筋直径相差级别过大。4、预压时用力过大,使上端钢筋晃动和移位。5、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焊接质量防治措施:1、不合格的焊工不允许上岗。2、钢筋头歪扭、不
15、平整不直部分焊前应采用气割切断或矫正。3、两端钢筋夹持于夹具内,上下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上钢筋应保持垂直和稳定,夹具的滑杆和导管之间。如有较大的间缝隙,造成夹具上下不同心时,应修理后再使用,上下钢筋直径相差不宜超过两级4、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5、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约2分钟再卸夹具,以免钢包流淌或钢筋倾斜。,电渣压力焊观感较好,现 场 实 例,电渣压力焊错位,67,电渣压力焊观感较好,电渣压力焊错位,电渣压力焊焊包不均匀,68,单面焊焊缝不合格,69,气压焊焊接钢筋偏心,闪光焊焊接钢筋偏心,73,直螺纹连接丝头过细,不符合要求,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原因分析
16、:1.在浇筑砼或受施工荷载冲击时导致垫块位移或压碎。2.梁板墙等主筋上未安装垫块或安装数量少,导致露筋或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小。3.选用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垫块防治措施:选用合适尺寸的垫块,垫块按梅花状放置,应布置适宜,距离不得过大,并放置牢固,严禁松动、位移、脱落,振捣砼时注意防止垫块位移。,75,梯板上无垫块,76,粱底无垫块,77,垫块绑扎牢固,垫块放置规范,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不够原因分析:施工管理不到位,钢筋下料长度不够或钢筋绑扎不规范,未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绑扎施工防治措施: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结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并按照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计算钢筋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形状、数量是否
17、和图纸相符,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及时检查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79,柱纵筋绑扎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80,同截面接头过多原因分析: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未考虑原材料的长度。2、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3、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防治措施: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搭配,同一组搭配,可按一顺一例安装,接头宜相互错开。2、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采取焊接或机械连接。3、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大于50%)。,受力
18、钢筋在同一截面接头数量,(1)闪光对焊、气压焊、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非预应力钢筋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预应力钢筋不宜超过25%,当焊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可放宽至50%;受压区可不予限制。(2)绑扎接头:受压区不得大于50%;受拉区不得大于25%;,82,框架柱钢筋电闸压力焊不合格,截断后 截面接头率大于50%。,83,同一断面有3个焊接接头,接头率达60%,柱箍筋接头位置绑扎错误原因分析:1、未进行施工技术交底2、绑扎柱钢筋骨架时疏忽防治措施:1、应对新进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2、注重过程中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85,86,露筋原因分析:1、保护层垫块垫的太稀或移位;2、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
19、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3、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踩踏严重,使钢筋移位。4、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符合设计尺寸。5、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护筋人员不到位防治措施:1.垫块垫的适量可靠;2.钢筋骨架控制好总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3.做好成品保护工作4.按照设计规定进行混凝土施工。5、浇筑过程中应安排护筋人员,护筋人员应服从管理人员安排,87,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符合设计规定引起露筋,钢筋骨架尺寸偏大,抵触模板引起露筋,88,板底垫块缺失,导致露筋,护筋人员不负责导致板面露筋,89,钢筋安装不规范及钢筋遗漏原因分析:1、施工工艺一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未加强管理,未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2、施工管理不善,
20、没有深入熟悉图纸内容防治措施:1、提高施工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2、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新进场的工人安装成品应仔细检查、严格要求3、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牢记图纸内容,并按照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河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和图纸相符,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及时检查有没有钢筋遗漏,90,柱纵筋弯曲,箍筋绑扎不规范,间距不均,箍筋位置绑扎不到位,91,92,剪力墙缺钢筋拉钩,93,主次梁交接处箍筋未加密,94,漏设腰筋,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95,成品保护原因分析:施工工艺一
21、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未加强管理,未提高各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防治措施:1、施工过程中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做好成品保护工作2、对成品进行严格管理,96,钢筋绑扎结束后未做好成品保护,导致分布筋踩踏严重且无垫块,容易引起板与粱交接部位附近裂缝,97,柱子钢筋绑扎差,不注意成品保护,造成较多破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浇筑时未进行钢筋成品保护,无专人看管、整理,埋下严重质量隐患。,98,搭设通道,防止钢筋踩踏,99,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问题:(1)表面缺陷:麻面、蜂窝、露筋、孔洞、酥松脱落、缝隙夹层、缺棱掉角(2)外形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位移倾斜,凹凸鼓胀(3)内部疵病:匀质性差,强度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体 结构 质量 通病 防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