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施工用电手册.ppt
《临时施工用电手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施工用电手册.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时施工用电手册,叶长江,人体触电现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知道人体触电现象的内容,掌握事故成因三要素的基本理论,巩固和提高安全用电管理的方法和效率。(二)教学学时安排:8课时。(三)、教学方法:讲授为主,互相讨论为辅,配合课件系统向学员传授有关知识。(四)、教学重点:1.人体触电系统。2.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3.人体触电的方式和危险。(五)、教学内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其次是保障财产安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本章讲解安全用电生产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人体触电现象,主要内容有:几个基本概念,人体触电系统,三要素事故
2、成因理论,触电的危害和方式。,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人体电阻、安全电流、安全电压、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是讨论人体触电现象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现简要解释如下。一、人体电阻 人体能够导电,可以认为人体相当于半导体。人体的电阻值是多少?回答这个问题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安全使用,对于合理确定安全电压、预防人体触电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可将成人人体电阻的典型值设定为1.7k(相当于皮肤较潮湿的人体接触50V工频交流电压时的电阻),特殊情况下(如特别潮湿环境下)可设定为800。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体电阻和许多因素密切相关,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人体电阻与触电电压的高低、皮肤干燥与否、皮
3、肤表层的厚薄有密切相关,还和年龄、体质、性别、人种等有关。人体电阻和接触电压、皮肤潮湿程度的关系见表1一ll。从表中可以看出:接触电压越高人体电阻越低,皮肤越潮湿人体电阻越低。由于皮肤越潮湿人体电阻越低,所以接触电气设备时要注意保持皮肤及衣服干燥,这对预防触电有重要意义。,人体电阻随接触电压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人体电阻由表皮电阻和内部肌体 电阻组成,以表皮电阻为主,随着接触电压的升高,表皮被逐渐击穿,人体电阻随之逐渐降低。,二、安全电流和摆脱电流 可以认为,安全电流是人体在较长时间(如十几秒)内能够承受的不会危及生命的最大触电电流。法国规定50Hz交流电的安全电流为25mA,英国规定为50
4、mA,前苏联为30mA,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但制定安全电压标准时是按30mA考虑的。如果流过人体的触电电流较小,则人体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电源,称自主摆脱电源;如果流过人体的触电电流较大,则人体不能自主摆脱电源。人体能购自主摆脱的最大触电电流称摆脱电流,摆脱电流可以认为是绝对安全电流。一般情况下可将成年男子接触工频交流电的摆脱电流设定为16mA,成年女子为10.5 mA,特殊情况下(如繁重体力劳动,狭窄作业场所)可设定为10mA。,三、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对人体一般不会造成致命性危害的电压系列。我国的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 380584规定,工频交流电安全电压的上限值为50V(有效值),系列值为
5、42,36,24,12,6V。交流安全电压的获取应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不得采用自耦变压器,见第五章第八节。,四、对地电压,设备漏电、雷电、火线对地短路等原因将造成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人大地或通过断落在地上的火线流人大地,由于流人大地的电流是分散的,故称流散电流,见图l一11。流散电流以半球面形状向大地的各个方向流动,从而在电流人地点O点周围的土层中形成了一个带电流的区域,距离O点越远电流越小,一般设距离O,点20m以外地方的电流为零。大地具有电阻,且电阻是分散的,所以称流散电阻。流散电流在大地流散电阻上图111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产生电压降,故存在流散电流的区域也存在电压。由于一般设距离
6、0点20m以外地方的电流为零。故一般也设距离O点20m以外地方为零电位点。带电区域内任意点和零电位点之间的电压称对地电压,用Ud表示。显然O点的对地电压Udo最高,距离O点越远的地方对地电压Ud越低。利用图111中的对地电压曲线(实际为曲面)很容易求出地表面上任意点的对地电压Ud。,五、接触电压,人体的不同点(如两手,两脚,手和脚)同时接触电位不同带电体时,两点之问所承受的电压称接触电压Uj。在图l一11中,电动机通过O点接地,人站在F点,手接触了漏电电动机M的E点,则接触电压Uj=Udo-Udf,E点到接地点O之问的导体电阻忽略不计。,六、跨步电压,当人或动物行走在上述带电区域内时,两脚之间
7、的对地电压差称跨步电压Ub,人的跨步距离可设为0.8m。在图l一11中,人的跨步电压Ub=Udn一Udm,人越靠近O点跨步电压Ub越大。跨步电压能造成人或动物触电,大型动物的跨步距离大于人的跨步距离,故跨步电压对大型动物的危害大于对人体的危害。,第二节 人体触电系统,电流流经人体或动物体,使其产生生理、病理效应的现象称触电或电击。人体触电是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现象。2003年全国建筑施工共发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建筑施工每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为6.29。2004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发生1000多起,死亡1264人,有下降趋势。在全国建筑施工事故中,触电事故一般约占事故总数的10,有的省
8、市在有的年份接近20,触电事故是建筑施工的五大事故之一。人体触电系统由触电电源、触电原因、触电方式、触电危害和危害因素共5部分组成,图1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在触电电源的作用下,由于不同的原因,通过不同的方式而受到触电危害,触电危害的轻重与多种危害因素相关。,一、触电电源 触电电源是造成人体触电的根源。施工现场配电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和外电线路的电压通常是高压,施工现场使用的交流电通常是220/380V的低压电。lkV及以下的电压称低压,1kV以上的电压称高压。高压电和220/380V的低压电都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电压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安全电压是一般不会造成人体生命危险的电压系列。安
9、全电压不是绝对安全的,使用24V及以上的安全电压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安全电压详见第一章第一节。,二、触电原因 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认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是事故成因的三大要素。根据这个理论,可以说“电的不安全状态”、“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用电的管理缺陷”是用电事故的三大原因。可以把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和二要素事故成因理论统一起来,可以认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是间接原因。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详见本章第三六节。三、触电方式 人体的触电方式是人体触电的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单相触电和双相触电,还可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详见
10、本章第七节。,四、触电危害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精神伤害和肉体伤害。精神伤害表现为受惊吓,重则导致精神病;肉体伤害表现为对皮肤、肌肉、骨骼、神经、内脏的伤害,还可能伴有并发症和后遗症,重则造成死亡,触电是死亡率很高的事故。详见本章第七节。五、危害因素 触电危害因素是指决定触电危害轻与重的因素。主要危害因素有人体电阻,触电电压、电流和时间,较次要的危害因素有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触电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详见本章第七节。,第三节 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 事故成因理论(致因理论)是安全生产理论的基本理论之一,世界上事故成因理论有多种,这里介绍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如图131所示,分析施
11、工现场安全用电事故可采用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一、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的组成 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也有多种。日本劳动省提出的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认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是事故成因的三大主要要素,我们将其简写为“物一人一管理”。另一种三要素理论是“人一物一环境”,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客观环境,而“物一人一管理”理论强调的是管理,更适合我国的国情。“物一人一管理”理论中的物包括了环境。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气象、照明、色彩、噪声、振动、粉尘、桌椅、有无毒性物质等方面的条件。“物一人一管理”三要素理论也可以称“物一人一环境一管理”四要素理论。对于施工安全用电来说:“物人管理”中的
12、“物”可以具体到电气设备,甚至具体到“电”本身(如雷电),“物的不安全状态”即“电的不安全状态”;“物一人一管理”中的“人”主要指生产工人,如电工、电气设备操作工人以及其他工人,不包括管理人员,“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物人管理”中的“管理”包括管理者和管理缺陷,在企业范围内管理者指企业法人代表、分管安全的副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电气设计人员等,管理缺陷是指对人和物的管理缺陷。,二、基本要素和根本要素 在“物一人一管理”三要素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成因的基本要素,这两个基本要素同时存在、或只存在任意一个基本因素就可能发生事故。例如:电的不安全状态电气设备
13、漏电、雷击等将造成人体触电,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一一违章带电作业、不遵守用电设备的操作规程、擅自乱接电器等将造成人体触电,同时存在两个因素当然就更容易造成事故了。管理要素是三要素中的根本要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受管理者的管理,事故的发生率受管理水平的控制。从图13一l中可以看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正面效应),则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从而生产事故率降低(+);管理上有缺陷(一,负面效应),则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加、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一),从而事故上升(一)。,三、事故成因的多样性 实际事故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一般不止一种原因,90%以上的事故涉及到“物一人一管理
14、”中的两个或三个要素。例如,在施工现场防雷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意外发生雷击人体或设备事故,这类事故只涉及“电的不安全状态”,很少发生;电焊工违章在易燃物附近作业而造成电气火灾,这类事故涉及到“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和“用电管理缺陷”两个要素;工人在外电防护设施不合格的环境中作业,误触高压线不幸身亡,这类事故主要涉及到“电的不安全状态”和“用电管理缺陷”两个要素;振捣器机身带电,操作工人又未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具而造成人身触电事故,这类事故涉及到“物一人一管理”三个要素。,四、三要素和二要素成因论 二要素成因论由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构成,三要素和二要素成因论是可以融合的,可以认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直接原因,
15、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是间接原因。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比二要素成因理论更具体、更明确,本书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兼用三要素和二要素事故成因理论。,第四节 电的不安全状态 根据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是事故的三大原因,本节介绍电的不安全状态。电的不安全状态一般通过电气设备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漏电、短路、裸露、跨步电压、电弧、雷击、静电等,电的不安全状态能直接造成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漏电和短路的定义见第八章第四节。,一、漏电 电气设备一般都采取了绝缘防护措施,但是,长期过载、使用年限过长、环境恶劣等原因将造成绝缘劣化而漏电,如破损的导线漏电,电
16、灯的支架漏电,电焊把钳漏电,电动机的外壳漏电等,人体接触了漏电的电气设备就会造成触电,多数人体触电是接触漏电设备造成的。1.电线破损漏电【案例l】2003年9月16日,北京昌平玫瑰园小区工地,工人任某手推一辆两轮车,没有轮胎的铁质车轮将地面上的电缆绝缘层划破,造成整个两轮车带电,任某不幸触电身亡。【案例2】2004年9月25日,北京方庄芳星园附近某施工工地,一工人在工地大门横梁上插彩旗时,手触及了破损漏电的彩灯电线而触电,触电后从约五米的高处坠地摔伤。2.电灯的灯椠漏电【案例3】1995年7月7日,北京某高校建筑工地,碘钨灯的电源线接头未包扎好而触及灯架,使整个灯架(包括灯罩)带电,工人陈某在
17、抹灰作业中碰到灯罩,不幸触电身亡。3.电焊把钳漏电 案例见第五章第五节“电焊机的安全操作”。,4.电动建筑机械漏电 案例见第五章第四节“电动建筑机械的安全操作”。二、短路 绝缘严重劣化、严重过电压、严重过载、机械性挤压等原因将造成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或损坏而短路,短路可以是导体之间短路,也可以是导体对地短路,短路造成电路中的电流剧增而产生巨大的热量,很容易烧毁设备,造成人身触电,引起火灾和爆炸。短路造成的电气火灾、爆炸的案例见第四章第二节和第四节。,三、电气设备内部导体裸露 电气设备内部不少导电部分是裸露的,安装或维修电气设备时,电工等人员可能误触带电的裸露导体而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案例4】19
18、98年4月23日,某餐厅吊顶装修工程,在安装顶棚照明灯时,由于灯头不够个别地方的灯头未安装,裸露的接线头也未用胶布包扎。照明线路通电调试时,工人马某用手在顶棚内摸来摸去寻找老虎钳,不慎摸到裸露的接线头而触电,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四、外电线路裸露 施工现场的内部输电线路规定必须用绝缘导线架设,但外电线路多是高压裸线线路,施工中可能误触外电线路而造成严重触电事故,如钢筋施工误碰高压线,钢管施工误碰高压线,移动高大设备误碰高压线和吊车误碰高压线。1.钢筋施工误碰高压线 钢筋一般又长、又重、又软,运送和捆绑时不易掌握平稳,常常顾了这头忘了那头,容易误触高压线。【案例5】1998年8月,重庆黄石园商住
19、楼工地,两个工人抬钢筋时一人不慎跌倒,抛出的钢筋触及高压线,另一人不幸触电当即死亡。2.钢管施工误碰高压线 和钢筋类似,钢管施工也不易掌握平稳,常顾此失彼。运送钢管时,或安装、拆除钢管脚手架、防护架时容易误触高压线,钢管较长时更应该注意。,3.移动高大设备误碰高压线 施工中常常需要移动钻机、打桩机、升降式铁梯等高大设备,移动设备时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下方忽视了上方,容易造成误触高压线。【案例7】1996年1月5日,吉林省双辽县某工地,移动钻机时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下方而忘记了上方,结果钻机顶部误碰高压线,造成了6人死亡、1人重伤的触电悲剧。4.吊车误碰高压线 塔吊、汽车吊工作时大家的注意力也
20、往往集中在下方忽视了上方,容易造成误触高压线。【案例8】2004年2月28日,北京昌平区百善庄某建筑构件厂,汽车吊从货车上吊下水泥板时,水泥板上的钢筋碰上了高压线,造成地面上接水泥板的两名工人触电,1人抢救无效不幸死亡,1人手被烧伤。【案例9】2004年5月8日,江苏省245省道城区段工地,连云港市某市政公司工人在吊装下水管道时,起重机械吊臂触及10kV高压线,造成4人触电不幸死亡。,五、其他 电的不安全状态还包括几种特殊状态,如跨步电压、电弧、雷电、静电等。1.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的概念见本章第一节。2.电弧 电弧是伴随着淡蓝色火焰的高温电子、离子流,是用电活动中常见的现象,电弧焊时产生强烈的
21、电弧,短路时也会产生电弧,电弧有很大危害,如烧伤人体、引起火灾,详见第九章第六节。,【案例10】2000年11月4日,安徽某化肥厂。电工林某上午将故障电动机拆除送修,下午安装已修理好的电动机时,电源线线头之间发生弧光放电,林某被电弧烧伤,左手臂和左大腿二度烧伤。事后查明:林某拆除电动机前停电不彻底,未将保险丝拔除,未悬挂“正在维修、严禁合闸”的警示牌,未将电源线的线头妥善包扎;林某安装电动机时其他工人误将电动机的电源接通。3.雷电和静电 雷电和静电案例分别见第四章第三节和第五节。,第五节 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根据三要素事故成因理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是生产事故的三大原因,本
22、节介绍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下面按照电工和电气设备操作工人(含其他工人)两个群体来分析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一、电工 电工的用电不安全行为有技术不熟练、工作责任心差、违反操作规程、不能坚持安全用电原则等。1.技术不熟练 技术不熟练、操作技能差,很容易酿成触电事故。电工技术的技术性较强,电工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胜任自己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2.工作责任心差 工作责任心差,导致安装不合格,维修不及时、巡视不认真,给安
23、全用电带来了严重隐患。电工要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努力维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3.违反操作规程 法制观念淡薄、嫌麻烦、存在侥幸心理、对技术一知半解或自以为技术好而违章作业,如此早晚要发生事故。操作规程是用无数经验、教训换来的,是保护工人安全的屏障,而不是束缚工人的紧箍咒。,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迁就领导意图.不能坚持原则 当安全用电制度和生产管理
24、人员的指挥意图发生矛盾时,不能坚持原则,迁就领导意图,这样终究将后悔莫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电工的优秀工作是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有力保障,劳动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应按照特种作业管理办法对电工进行严格管理,特种作业管理办法见第六章第六节。,【案例1】1986年8月25日,某工地电工责任心差,给振捣器接线时未接保护接零(地)线,工人董某在操作振捣器时不慎电源线被卡破,结果机身带电,董某不幸触电身亡。【案例2】某工地,一夯机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发生故障,电工将其拆下送修,但未按规定同时
25、换上完好的漏电保护器或暂时停止开关箱使用。工人继续使用没有漏电保护器的开关箱时夯机偏偏此时漏电,造成一名操作工人触电不幸身亡。【案例3】1996年5月22日下午,某施工工地,电工班长陆某在供电线路整理作业中不听劝告、没穿戴防护用品而带电作业,并说带电作业是经常的事。结果在紧固最后一段相线后剥离绝缘胶布时,手不慎触及相线,当即触电不幸身亡。,二、电气设备操作工人及其他工人 电气设备操作工人和其他工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有:1.操作技能差 对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一知半解,操作技能差,很容易酿成触电事故。工人们要自强不息,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安全防卫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时 施工 用电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