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概念及文本制定.ppt
《临床路径概念及文本制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路径概念及文本制定.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路径的概念及文本的制定,一.临床路径的产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80美元,七十年代开始,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到了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1710美元,增加了20多倍。,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80美元,七十年代开始,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到了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1710美元,增加了20多倍。,应对措施,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趋势,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法律的形式,从年开始实行了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简称:DRGPPS),对疾病费用控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该方法未考虑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医疗差异性,使
2、医院顾虑危重病人的费用超标,影响危重病人的收治。),将传统的回顾性付费(Petrospective payment)改变为前瞻性付费(定额或包干)(Prospective reimbursement),即:同一病种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均按同一标准支付医疗费用。如果医院能使提供的实际服务费用低于DRGPPS的标准费用,医院就能从中获得盈利,否则,就会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各医院必须去探索低于DRGsPPS标准费用的服务方法和模式。1990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医院(Bostun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Hospita1,NEMC)选择了DRG中的部分
3、病种,在患者住院期间,按照预定的既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费用,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医疗护理计划治疗病人。,该模式提出后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得以广泛应用。此后,人们将此种单病种质量和成本管理的诊疗标准化模式称之为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s),我国医疗费用增长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17%,90年代后为24%,而同期GDP年平均长率为14%和21%,卫生总费用的年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引用专家课件数据)城市居民医疗费用从1992年的382.62亿元增长为2002年的2826.62亿元,增长了6.39倍;城市居民住院
4、费用从1992年的169.14亿元增长为2002年的1461.94亿元,增长了7.64倍。,我国医疗费用增长情况,医院住院业务收入中,药费收入比例占50%左右,检查治疗费收入比例占3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药品经营收入以及检查治疗收费对供方医疗费用增长起着主要决定作用。据卫生部的统计,我国卫生总费用2010年为19600亿元,5年间平均增长13.6%,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简单计算,分担给每个人的卫生费用是1500多元。这足以证明,公众自付的绝对数额依然较高,积极探索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控制医疗成本,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总量控制和单病种费用控制等方法,这些方法是典型
5、的预付制的支付方式。这是我国在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把控制的重点由需方转向了供方,并有效地规范了医疗服务供方的医疗行为,我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趋势,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需要不断探索多种形式支付制度下既能保证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又能同时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所以,对病种付费的下医疗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管理策略的研究,将医院住院病人费用控制按患者病情和相应的基本医疗特征制定病种费用控制的标准将是今后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的研究重点和费用支付改革的发展趋势,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2011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
6、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的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方向及目标是: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展门诊统筹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目的,对医保付费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标在于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充分体现付费方与服务提供方进行博弈的过程。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关系到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行,改革的目的应该超越过去医保控制费用保持基金平衡的单一行政目的,应通过支付方式的创新,发挥合理的支付方式手段对服务提供方的激励机制,改革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规范引导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7、,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和自我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宏观),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医院改革的需要(2009年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需要 诊疗项目的科学、适宜,相关人员的沟通医疗风险防范的需要医院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需要医疗费用管理的需要(成本控制、不合理的费用控制)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竞争的激化,以及医疗保险的改革,要求医院建立科学的医院质量管理模式,我院实施的必要性,降低药占比(达45%,住院人次不增,住院总费用上升)。规范诊疗行为(1、医务人员随意性大、任意更改流程、时间,2、缺乏标准治疗方案、3、工作遗漏、4、滥检查)沟通协调的需要(医务人员之间、科室
8、之间、医患之间沟通协调不够)质量评价的需要医保单病种限价、新病案首页的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三级医院达标的需要,国外、国内应用的情况,国外1996年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首先在新加坡开展临床路径,到2000年已应用近30个病种.美国大约有60%的医院应用临床路径,英国、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应用临床路径。日本自1995年从美国引进该模式后现已被许多医院采纳应用.国内1998年以后,北京、天津、重庆、青岛、成都、湖南和广东等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医院相继引入CP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并开展了部分CP研究和试点工作。至09年底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省份占到83.87%,未实施的占到16.13%,取得的效果,北京市几家医院
9、实行临床路径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如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从12.77天缩短到10.8天,平均住院费用从6977.93元下降到5581.23元。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从21.2天缩短到20.1天,平均住院费用从27309元下降到13153元等,二.临床路径的定义,临床路径是指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路径理解,路径:A点到B点的运动轨迹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s(CP)A点:病人入院确诊,B点:康复出院 A到B的计划关键词:服务计划;制定主体医
10、疗团队对象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要求: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性;目的:1、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2、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从4个方面表述,对象是一组特定的诊断或操作,一般是某种定额付款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的疾病或某种手术等 其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包括临床、护理、药剂、检验、麻醉、营养、康复、心理以及医院管理,甚至包括法律、伦理等,其设计要依据住院的时间流程,结合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对检查、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限进行规定 其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临床路径与临床规范,临床规范是经实践检验被系统地制订
11、出来的,是规范医疗行为的重要依据。开发临床路径要依赖诊疗规范,但更加注重细化医疗过程,关注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注重对过程中无效行为的控制,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可以说,临床规范是制订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是执行临床规范的具体化、时效化。,三.推行临床路径的意义,现行医生诊治和临床路径的差异,现行的临床诊治是每一位医生都按照自己的诊治思维,提出对病人的诊治方案,结果是产生不同的医疗效果。如要检查其医疗质量,则需通过医院的质量控制组织审核。结果一定是难以统一标准,各人说各人的理,谁都不服谁,則医疗质量难能有所进步。,医生甲,医生乙,医生丙,病人,甲诊治方案,乙诊治方案,丙诊治方案,医院质控组织,现行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路径 概念 文本 制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