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视光学基础调节和聚散.ppt
《临床视光学基础调节和聚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视光学基础调节和聚散.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视光学基础 调节和聚散,眼视光学院2009年4月10日,视基调节辐辏,调节(accommodation),B R C,视基调节辐辏,对调节的认识,在十七世纪前不知道1619年,Christopher Scheiner实验证明远和近的物体不能同时聚焦在视网膜上为看清不同距离物体,必须改变眼的屈光力原理不明1759年,Porterfield发现无晶状体眼不能调节1849年,为人接受,视基调节辐辏,Accommodation定义,被定义为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长以改变入射光的聚散度的过程调节的目的主要是调整眼屈光系统的焦距,使固定的视网膜适应不同距离的注视目标,以便在不同时间看清远近物体通过改变晶状
2、体的曲率而达到目的,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机制,调节时的形态和结构改变晶状体改变晶体外形加厚,前囊变凸,直径缩短,下沉,内部有晶体物质各组成部分的轴向移动睫状体改变调节是睫状肌收缩的结果小带改变调节时小带松弛,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机制,调节的年龄性改变解释老年改变焦距能力的减退(老视)晶体纤维老化晶体囊的弹性减弱,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机制,睫状肌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副交感神经占主要,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和聚散环,调节的神经冲动是通过负反馈机制获得的模糊像被认为是启动调节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初步的调节不能使像变清晰,这一调节反应将反复产生直至视网膜模糊斑减小到最小。,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基本
3、参数及其意义,视基调节辐辏,1、远点(far point)(调节远点),眼能清晰地看到的最远距离处物体的位置 此时眼处于休息状态,睫状肌完全松弛,眼屈光力最小与眼主点的距离称远点距离(k)Mp P M b k,视基调节辐辏,2、近点(near point)(调节近点),眼处于最大调节状态时所能看清的最近距离的物体所在位置此时睫状肌极度收缩,眼屈光力最大 离眼主点的距离称近点距离(b)b k k,视基调节辐辏,近点聚散度,B=1/b,视基调节辐辏,3、调节范围(调节域),远点至近点的空间线性范围?远点在哪里,视基调节辐辏,调节幅度(Amp),从眼的非调节状态至充分调节所具有的调节能力 调节远点和
4、调节近点之间距离的屈光度表示形式和近点聚散度的关系?如果调节远点在无穷远处,那么调节幅度就等于是调节近点即近注视距离的倒数。,视基调节辐辏,对于非调节眼:K=K+Fe-(1)对于完全调节眼:K=B+(Fe+Amp)-(2)得出:Amp=K-B-(3)或:B=K-Amp-(4)K:像聚散度 K:主点屈光度 Fe:眼屈光力,视基调节辐辏,例,一眼主点屈光为-4D,调节力为10D,求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矫正前后)一眼的主点屈光为+4D,调节力为10D,求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矫正前后),视基调节辐辏,眼镜调节和眼调节Spectacle and ocular accommodation,视基调节辐辏,眼
5、镜调节和眼调节,眼镜调节As=-Ls=-1/ls物距(对于眼主点)PB=PS+SB=-d+ls如果,ls=-250mm,d=14mm,我们得到PB=-264mm,眼镜调节As=1/0.250=4.00D眼调节A=1/0.264=3.79D对正视眼,眼调节总是小于眼镜调节近视眼?远视眼?,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分类,张力性调节(Tonic Accommodation):静息位的调节,区别于解剖位反射性调节(reflex A):由于模糊像引起的调节辐辏性调节(convergence A):由于辐辏引起的调节近感知调节(proximal A):由于感知近物,引起调节,视基调节辐辏,调节的测量(调节近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光学 基础 调节 聚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