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抗生素的合理.ppt
《临床抗生素的合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抗生素的合理.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抗生素的合理 应用和进展,抗菌素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地扩大抗生素的疗效进行患者病情的分级限制抗生素使用的级别策略性定期更换抗生素联合抗生素治疗轮换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知识培训,巴塞罗那宣言,西班牙,2002.10.,抗生素的分类:,内酰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概 述,1: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主核结构上含有内酰胺(lactam)的一大类抗生素 2: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胞壁的生物合成、结合细菌 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抑制转肽酶的交联作用和 阻碍细菌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二:分 类,1:青霉素(penicillin),自
2、然青霉素类(natural penicillins)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类 氨基苄青霉素类(aminopenicillins)羧基苄青霉素类(carboxypenicillins)脲基青霉素类(ureidopenicillins)咪基青酶烷酸类(amidinopenicillins),2: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包括一、二、三、四代,3: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棒酸)舒巴坦(sulbactam,青酶烷砜钠)他唑巴坦(tazobactam),4:碳青酶烯类(carbapenems)5:氧头孢烯类(oxacephems)6:单环内酰胺类抗菌素
3、(monobactms),抗生素药代学/药效学关系分类,根据抗菌药物抗菌作用与血药浓度或作用时间的相关性,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杀菌作用与临床效果与药物浓度相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杀菌作用随抗生素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与时间有关但半衰期或PAE较长:此种分类也为不同药物依据PK/PD参数设计给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等。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可以通过提高Cmax来提高临床疗效,但Cmax不能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尤应注意。用于评价浓度性药物杀菌作用的参数主
4、要有:AUC0-24/MIC(AUIC)Cmax/MIC,时间依赖性药物,多数-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等。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主要评价参数为:TMIC AUCMIC,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的抗菌药物,阿奇霉素等部分大环内酯类、链阳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唑类抗真菌药等。主要评价指标:AUC/MICT1/2PAE如氟康唑,AUC0-/MIC=20可获得较好疗效。,Craig WA.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ibiotics(post congress of the 7th WPPCCID,2000.)
5、,氨基糖苷类日剂量单次给药,氨基糖苷类属于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氨基糖苷类Cmax/MIC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以获得较多次给药更高的Cmax,使Cmax/MIC比值增大,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但应注意Cmax不得超过最低毒性剂量。,Moore RD.et al.J Infectious Diseases.1987,155(1)93-98,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且具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评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疗效最主要的参数为Cmax/MIC、AUC/MIC研究表明对革兰阴性菌的24小时AUC/MIC比值
6、应在100以上,对肺炎链球菌的24小时AUC/MIC比值应达2530。Cmax/MIC达8-10较为合适.给药间隔时间可参考Cmax/MIC、AUC/MIC T1/2和PAE,多数为日剂量1-2次给药。,-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等,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TMIC是评定该类药物疗效的重要参数。要达到最大抗菌作用,应使TMIC为给药间隔40%50%以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但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TMIC、T1/2和PAE是评定该类药物疗效的重要参数。某些大环内酯类药物T1/2较长,可考虑特殊的给药方案。如阿齐霉素血
7、浆T1/2 为24h,组织T1/2可达72h,连续三日给药,停药七天,仍可使组织中保持有效浓度。,Mutant Selection Window,MPC,MIC,Serum or tissue drug concentration,MPC 疗效佳,无突变MSW 疗效可,易突变 MIC 无效,亦无突变,Time post-administration,比较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的常规和非常规方法,Nightingale CH,Pharmacotherapy,2000,治疗时间(天),临床治愈率,100,50,0,0,5,10,A,B,1,2,3,4,6,7,8,9,此时考察临床疗效,1:青霉素peni
8、cillins)自然青霉素类(natural penicillins)包括青霉素G和青霉素V。使用方法 抗菌谱 疗效,氨基类青霉素 为青霉素基础结构的侧链酰基上加上氨基。包括 氨苄西林、海他西林(hetacillin),美坦西林(metapicillin)等 抗菌谱 疗效 稳定性,耐青霉素酶的的半合成青霉素 为治疗金葡菌感染而发明。甲氧西林(methicillin)为第一代对金葡菌内酰胺酶稳定的青霉素。抗菌谱 疗效 稳定性,羧基青霉素类 羧苄青霉素为抗绿脓杆菌的第一个青霉素。抗菌谱 疗效 稳定性,脲基青霉素 有阿洛西林(azlocillin),呋苄西林(farbenicillin)、美洛西林(
9、mezlocillin)、阿帕西林(apalcillin)和氧哌嗪青霉素等 抗菌谱 疗效 稳定性,咪基青霉素烷酸类 美西林(mecillinam)对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阳性菌、绿脓杆菌等无效。(0406g)4次触静滴。,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gd。,青霉素类的新品种 福米西林(formidacillin)阿扑西林(aspoxicillin),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是不同程度的超敏反应,从轻度皮疹到速发型超敏反应。,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功能不良和溶血性贫血。,新青霉素II、新青霉素III或羧苄青霉素常可引起谷草 转氨酶(GOT)的轻度升高。,
10、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青霉素G会出现抽搐 等神经系统反应。,甲氧西林常并发过敏性肾炎,甚至间质性肾炎。,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 由于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细菌产生灭活酶为主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临床上分离的大多数耐药菌株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内酰胺酶。内酰胺酶有多种类型,能水解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现在正应用广谱内酰胺酶抑制剂,能与内酰胺酶结合而使其失活,从而恢复细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增加抗菌作用,现在已成为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方法。,(一)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棒酸)为一种强有力、广谱的内
11、酰胺酶抑制剂1981年起应用于临床。克拉维酸内有一个内酰胺酶环,可使内酰胺酶失活,从而保护内酰胺类抗菌素的抗菌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有;,制剂 1安美汀(augment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与克拉维酸的合剂,剂量:375mg,3次d,重症可用46次d。2特美汀(timentin)为替卡西林与克拉维酸的合剂,对耐药金葡菌和绿脓杆菌、厌氧菌在内的革兰阴性杆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有效率958。临床上常用剂量为:3.2g,34次d,静脉滴注。很适用于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菌素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二)舒巴坦(sulbactam,青酶烷砜钠)为一种半合成内酰胺酶抑制剂,较克拉维酸稳定。对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抗生素 合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