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成本管理.ppt
《中铁十二局成本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十二局成本管理.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企业 责任成本管理讲座,尹在圣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主要内容,一、责任成本管理的由来及历史演变;二、对责任成本管理的几点认识;三、责任成本管理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概念;四、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 主要做法;五、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历史演变,(一)西方责任会计的发展与演变 西方责任会计的形成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经验管理阶段萌生了责任会计的思想 二是科学管理阶段形成了责任会计原始形态 三是现代管理阶段发展完善了责任会计,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历史演变,(二)国内企业经济核算制的建立和发展50年代的车间、班组经济核算;60年代的资
2、金、成本指标分口分级管理;70年代大庆油田的内部结算;80年代的吉林内部银行和首钢等企业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历史演变,(三)国内责任成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90年代初(91年)以邯钢为代表的责任成本管理模式出台,其核心思想是“倒逼成本,一票否决”。随着邯钢经验的推广,责任成本管理这一现代化的管理开始在全国普及。,二、对责任成本管理的认识,(一)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打造价格优势的基本平台(二)完善的责任体系、组织架构 驾驭企业成本的缰绳(三)扎实配套的基础工作 企业成本管理的“铺路石”(四)第一管理者的执行力 责任成本管理的助力器,三、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什么是“成本”
3、?为过程增值或结果有效所发生或应发生的资源消耗。什么是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指在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简要介绍责任成本管理的概念,(一)什么是责任成本?(二)什么是可控成本?(三)什么是责任成本核算?(四)什么是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四、中铁十二局集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基本做法,(一)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背景 责任成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对它的认知认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既承载着我们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反映着企业改制后,我们着眼打造核心竞争力的
4、总体构想。改制前,我局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经营领域较宽,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附营产值一度占到企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每年都能及时足额完成上交款,是铁道部、建设部的改制试点单位。但在一片赞扬声中,却隐伏着资产质量差、经济运行举步维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高度紧张,面临支付危机;资产不实,经济泡沫严重;部分单位资不抵债,全局经济十分虚弱;项目亏损面较大,项目收益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一)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背景,面对恶劣的经济状况,我们结合市场形势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了认真反思。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通过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过份纠缠历史问题的功过是非没有意义,只有通过发展,增加收益来源,才能使所有问题迎刃
5、而解;必须规范行为,遏止资产流失现象,亡羊补牢,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必须搞实资产,为企业真正负责,不能虚盈实亏,自欺欺人;必须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在竞争对手之间技术优势、施工能力相差无几,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通过打造价格优势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强力经营,广揽任务,为扭亏增盈提供活水源头;全面规范经营行为,严格控制对外投资、担保和借款,努力保全资产;削枝强干,规整产业,撤并不会挣钱只能花钱的单位,扎住“流血”的口子;以开展责任成本管理为主线,强化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盈利水平;实行稳健的财务政策,狠抓财务管理,大力消化潜亏,加强资金聚集,全面优化资产
6、质量;等等。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全集团经济状况的改善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二)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指导原则,第一、成本“系统集成”的原则。第二、预控到位的原则。第三、机制确保自行运转的原则。第四、企业和职工“双赢”的原则。,(三)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为三句话:三级责任成本管理体制,两挂钩的运行机制,一个体系六项制度的操作模式。如图所示,1、建立健全责任成本管理体系(1)完善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根据企业按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项目部三级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我们相应建立了三级责任成本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和权限,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2)推行“
7、两挂钩”运行机制,第一个挂钩是工程公司向项目部收取上交款与项目部的责任预算总额挂钩,即:上交企业费用=项目合同总额-项目责任预算总额第二个挂钩是职工收入与责任预算执行效果挂钩,即:职工收入=岗位工资+效益工资 其中: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标准工期 效益工资=当期责任利润效益工资提成率。“两不准”是指工程公司没有向项目部下达责任预算,不准收取上交款;项目部没有开展责任成本管理,没有实现责任利润不准发放效益工资。“抓两头,促中间”中的“两头”是指工程公司总经理和项目部的全体职工,“中间”是指项目长。,(3)构建“一个体系,六项制度”操作模式,A 建立“一个体系”一是明确责任主体;二是明确责任范围;三是
8、明确责任目标;四是明确奖罚措施。,(3)构建“一个体系,六项制度”操作模式,B 落实“六项制度”施工方案的逐级优化制度。工程数量的逐级控制制度。价格逐级控制制度。责任预算的动态调整制度。“零利润”集体承包制度。项目长基金管理制度。,施工方案的逐级优化制度,方案预控是成本管理的灵魂,其中的施工方案、工期安排、机械设备配置、劳动力组织、临时过渡工程的布置无一不对项目成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明确各级总工程师在成本管理中的中心作用,把施工方案的科学优化作为控制项目投入的重点,把施工方案同责任成本预算紧密挂钩,是这项制度的核心。并根据谁优化谁受益的原则,理顺工程公司、项目部和责任中心三个层次之间的经济关系
9、。,工程数量的逐级控制制度,建立工程数量控制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堵塞漏洞。通过对工程数量的逐级控制,将各级的经济责任、经济利益与工程数量的控制相关联,防止效益从计量过程中流失。三项硬性规定:一是工程公司和项目部编制责任预算,所依据的工程量必须分别经工程公司和项目部两级总工程师签认,各级总工审核节余的数量与各级经济利益挂钩,二是强制性要求对外计价数量不得超过责任预算数量,严格控制对外包点工计价数量。三是逐级建立工程数量控制台帐。,价格逐级控制制度,工程开工前,工程公司成本管理部门必须到工地现场,依据公司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调查当地工费、材料费、运输及机械设备租赁的市场价格,确定项目责任预算单价,
10、以此作为项目部签订外部劳务合同、供料合同、设备租赁合同的最高限价。为了保证价格控制有效,一是严格规定外包单价不得突破责任预算价格,如有特殊情况,须报工程公司成本管理部门审批。二是加大了奖罚力度。,责任预算的动态调整制度,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变化频繁,如果责任预算一成不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进行调整,预算与实际必然脱节,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责任预算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制定了责任预算调整的范围、条件及程序,对符合调整条件的责任预算,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责任预算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使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的利益都不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受到侵害。,“零利润”集体承包制度,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二 成本 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