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金融学第02讲货币与货币制度.ppt
《中财金融学第02讲货币与货币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财金融学第02讲货币与货币制度.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 融 学,第二讲 货币与货币制度,一.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主要讨论的问题:货币基本理论 货币的起源和形式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界说与计量 货币制度,从金融学的内在联系把握货币基本理论 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货币是社会各主体经济活动的交易媒介和保值增殖的手段货币与信用之间从相互独立到相互融合:货币信用与信用货币 金融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体现在利率上货币的对外价值主要体现在汇率上货币及其多少决定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子市场经营货币资金是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中央银行是货币的发行者和管理者货币需求是货币职能发挥的具体体现货币供给是在特定货币制度下银行系统向社会提供货币的过程货
2、币供求均衡是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基本表现,也是货币作用发挥的条件货币政策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和结构均衡的主要工具货币流通正常与否是金融稳健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金融监管的内容之一,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货币 币材 纸币 铸币辅币 主币 银行券 准货币 M0 M1 M2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层次 交换媒介价值储藏 价值尺度 狭义货币 广义货币货币存量 货币增量 货币制度 货币单位自由铸造 限制铸造 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金本位制 货币供应量 格雷欣法则 牙买加体系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国家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 区域性货币制度,币材(Money
3、 Material):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要从货币发展史来观察;商品交换对币材有内在要求;币材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按币材划分的货币种类,货币,信用货币,商品货币,金属货币,实物货币,铸币,称量货币,电子货币,存款货币,纸币、银行券(现金),主币(standard money):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fractional currency):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份.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无限法偿: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
4、,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如:金属货币制度下的本位币。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如:金属货币制度下不足值的辅币。,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格雷欣法则(Greshamlaw):亦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复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在两种以上货币同时流通时一般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三、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几个问题,1.怎样把握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早期的学说 中国:先王制币
5、说;交换需要说 西方: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马克思的贡献:历史的:交换发展史 逻辑的:劳动价值论 阐明货币是价值形态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揭示货币与商品的对应关系:两极的均衡货币起源说对货币基本理论的影响,2.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货币成为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历史的线索:交换发展历史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简单价值形态扩大价值形态一般价值 形态货币形态.思考:货币与商品交换的依存关系;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均衡关系.,3.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货币形式的发展?,随着商品
6、流通的扩大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过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现代货币形式既是过去的延续,又在不断创新 发展的动因在于适应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 货币形态的变化不改变其本质与职能,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4.如何认识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货币职能理论的演进受起源与界说的影响 早期的单一职能论 货币面纱观中性论 近代的双重职能论 实质作用说非中性论 学者的多样化表述:核心仍然是双重职能论 双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交换媒介 是贮藏手段的前提 产生货币需求,4.如何认识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交换媒介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指
7、货币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货币发挥交换媒介职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资产职能,5.对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如何认识?,货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意识形态产生了一 些负面的影响。货币发挥积极作用所须具备的条件 币值稳定 有效调节机制使货币流通量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焦点集中在货币对经济运行有无实质影响上,6.如何理解货币本质与定义?,本质:回答货币是什么?历史上有过多种学说:金属说、名目说 与货币起源说相联系,对货币的职能与作用理论有影响 从不同的角
8、度可以有不同的界说 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握本质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理解:从历史的发展看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计价 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购买 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6.如何理解货币本质与定义?,定义:回答什么是货币?确定货币统计口径的前提为了掌握和调控现实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必须全面准确地对货币数量进行统计,便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策的操作现实流通中的货币有多种形式:现金、各种存款、各种即期支付工具等,不同形式的货币现实购买能力不
9、同、特性不同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统计口径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高低与形成购买力的能力呈正比流动性不同的金融资产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以流动性强弱为标准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统计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和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7.当代信用货币是如何进行层次划分与计量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货币层次划分为三个:通货(Currency)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企业等单位持有的现钞,但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简称
10、M0,流动性最强。货币(Money)由通货加上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构成。简称M1,又叫狭义货币。准货币(Quasi Money)主要包括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简称QM,归入广义货币中。各国因金融结构不同,货币层次划分的口径也不同,7.当代信用货币是如何进行层次划分与计量的?,我国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我国是从1994年开始划分货币层次,并按照货币层次进行货币量的统计。经调整,目前我国将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 M1(货币)=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 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货币层次的划分及计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且
11、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货币流通的状况。,7.当代信用货币是如何进行层次划分与计量的?,货币的计量对货币流通状况的考察,狭义货币量,广义货币量,货币流量,货币存量,货币总量,货币增量,从货币结构的角度分析,关注不同时期货币流通状况,从数量变化角度分析,综合进行全面考察和把握,8.货币制度的形成与类型,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 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金属货币产生的.较为完善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 形成的.货币制度类型:国家货币制度 国家中央银行
12、 区域货币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融机构,9.货币制度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确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币、辅币及其规格);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有限或无限法偿);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10.国家货币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6世纪以后至今国家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 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单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不完全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 完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货 币 制 度,11.现行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贵金属非货币化;流通中的信用货币
13、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均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12.我国现行的是何种货币制度?,我国现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一国多币”的特殊性。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香港地区的货币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下由主要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发行,另有少部分新款十元钞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自行发行,硬币则由金融管理局负责发行 1995年后,澳门的纸币由澳门金融管理局授权大西洋银行与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发行,由香港印钞有限公司负责;硬币则由澳门金融管理局负责发行。台湾地区的货币
14、(新台币)由当地的货币当局发行。,13.如何看待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与终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双挂钩”的安排;实行固定汇率制;IMF为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事先作出安排.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该体系的安排中隐含着诸多的缺陷导致了其最终走向崩溃.,13.如何看待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了解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内容及其利弊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为国际经济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02 货币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