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ppt
《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报告主题,导言一、看病场景中的身体二、中西医诊疗空间架构中的身体三、技术化的身体:中医与西医的应对四、结语,导言,身体与意识:二元对立还是相互介入?传统二元论的观点:身体与意识分离梅洛-庞蒂现象学观点:现象学的身体科学实践哲学中,身体虽未显现,但实践与行身体密切相关 身体与空间:诊疗空间与身体相互塑造身体与技术:不同医学针对身体的技术?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是一种在世存在的载体。这种现象的在世是一个关切身体的活生生的世界,是一个能说能笑能哭的世界。医学对于身体的关照,就是观照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的身体。,本文使用的参考文献,T.Atkinson,edited,The Bo
2、dy,PALGRAVE MACMILLAN,2005.C.Shilling,The Body in Culture,Technology and Society,SAGE Pub.Inc.2005。B.S.Turner,身体与社会理论,谢明珊译,台北:国立编译馆,2010年。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王圆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费多益:“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哲学研究2011(2):78-84。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莫里斯.梅
3、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之比较,陈信宏、张轩辞译,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陆广莘:中医学之道陆广莘论医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陆广莘:陆广莘医论集要中医学之道,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本文使用的参考文献,清张志聪集注:黄帝内经,方春阳等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雷诺.巴尔巴拉的“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的难点”,同济大学学
4、报(社会科学版)2008(5):20-26。高宣扬:“论梅洛-庞蒂的生命现象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0。高宣扬:“论米歇.昂利的生命现象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3-32。关群德:“梅洛-庞蒂的身体概念”,世界哲学2010(1):26-31。刘胜利:“从对象身体到现象身体”,哲学研究2010(5):75-82。刘鹏: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何静: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具身认知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
5、11。张尧均: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研究(浙江大学)2004。张桂赫等,“中西文化观照下的中医身体观”,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10)。黄俊杰:“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现代哲学2002(3):55-66;黄俊杰:“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孔子研究2006(6):20-35;张再林:“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3-70;李清良:“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兼评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哲学动态2006(5):21-27;燕连福:“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三个向度”,哲学动态2007(11)49-55。,一、看病
6、场景中的身体,我们在哪个空间中看病?中医的诊疗空间瞧大夫是诊疗身体以身体为中心。西医的诊疗空间瞧病,是找病 以疾病为中心。“努力找病”,或者“努力排病”。“疾病不再被视为一个有时间地点的人的个人经历中的历史遗留,而是被看作一种功能或一个器官无个性特征的一种缺陷。病变直接涉及的是人的机体,而人只是被间接涉及”。1 1 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王圆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03-104页。,二、中西医诊疗空间架构中的身体,梅洛-庞蒂把空间区分为三种空间:身体空间(习惯行为的外壳)、客观空间(客观化、对象化的空间)和知觉空间。1 黄俊杰在讨论东亚儒家思想传统的身体观时,
7、认为有四种不同的身体观: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社会规范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精神修养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隐喻的身体。注意他所论述的四种身体观念,都与场所有关。2 1 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53页。2 黄俊杰:“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孔子研究2006(6):20-35。,西医的空间是物的对象空间,西医的诊疗空间基本上是一种便于把身体对象化的空间。首先,西医通过分科在空间上把诊疗整体空间拆分为部分的、相互无关的空间;分别处置身体不同部分的空间。其次,通过空间拆解,再把身体拆解成为部分,以此定位疾病的病灶。在这种分科的空间中,
8、分科的医生处理的是拆解的身体,是承载某类疾病的人体器官的载体。最后,西医的空间,是国家政治意识控制下的医疗制度中的规制的标准化空间,它体现了西医规范的行政体系。是一种针对大规模人群诊疗设计的标准化空间。,一个牙科诊疗空间的平面图,整形医疗与女子医院设计空间,中医的空间是知觉交互的身体空间,按照梅洛-庞蒂,中医学诊疗空间基本上是一种知觉空间。医生并不把病患的身体看作为物理的对象,而是看作为与医生身心可以交互感知的身体。中医的诊疗空间是一个整体的处理身体,包括心身关系整体的空间,这种空间不仅处理心身的理性关系,而且也要处理心身的情欲关系,甚至包括价值关系。,中医诊疗的家庭式温馨空间,图 1 左,引
9、自杨念群,清中医坐堂诊脉;右,引自路广莘,当代中医坐堂诊脉,在中医的全科诊室里,中医仍然是以个体的方式与个体的身体整体相接触。医者与患者之间亲密沟通,使得患者深感得到理解;医者通过望闻问切,以直接的身体接触的方式获得介入性的患者症候信息,并通过医者的揭示和解释,让患者获得心神和心身的理解,从而使得身体安定和和缓,养生之道长矣。,三、技术化的身体:中医与西医的应对,克里斯.希林把技术影响下的身体称为技术化的身体(technological bodies),1 希林指出,现代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是当代威胁身体生成意义的主要力量。技术化的身体之观念,无论如何,都不仅在主张我们所处的工作情境和其他情境受
10、到越来越严重的技术支配,而且意味着这种生产性技术与知识都在向身体内部移动、侵入,并重构和越来越支配着身体构成的内容。2 按照希林,我们的身体属性甚至有可能按照不同社会的技术建构而发生空间安排和功能安排上的改变。1 C.Shilling,The Body in Culture,Technology and Society,SAGE Pub.Inc.2005,p.173。中文版译者李康把此译为“技术态身体”(见:希林的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8页)。2 C.Shilling,The Body in Culture,Technology and Socie
11、ty,p.173。,以身体而言,技术是我们触摸身体的方式。不同的技术让我们对于身体有不同的触摸与感受。希林讨论的技术意为现代技术。我们借希林的技术概念,推广到现代仪器技术和诊断技术概念,以及医生所运用的技能、技巧技术概念,如对于脉的诊断技巧,使用干涉身体的针刺技术概念,等等。这里我们讨论两个例子:第一,西医的脉搏测量下的身体与中医的切脉下的身体;第二,西医打针(吊针)下的身体和中医针刺下的身体。,西医:脉搏测量,栗山茂久在身体的语言里运用大量篇幅讨论和比较了中国古代与古希腊关于脉搏的认识和技术。比如关于脉搏的测量,西方的医生,是通过测度脉搏,来间接的体察心脏跳动。栗山茂久指出,在西方,脉搏的语
12、言是由舒张和收缩组合成的语言。测度的是:大小、快慢、强度、节奏、秩序与混乱、规律与不规律,等等。1 这种对于脉搏的测度,现在已经可以转换为技术器物来作为人的经验测度技巧,如血压计。它不仅测度脉搏(其实是心跳的节律),而且测度血压高低。1 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之比较(以下简称身体的语言),陈信宏、张轩辞译,张轩辞校,上海书店,2009年,第23-24页。,图2 典型的欧姆龙血压计:(左)血压高低;(右)心脏跳动次数/分,西方并非没有脉搏触诊,但是,触诊在西方的没落,似乎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其实实际上也有一种西方笛卡尔式的二元论在作祟,因为触诊的手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西
13、方追求一种客观知识,这种因人而异的脉搏触诊被认为是不可靠的知识。技术使我们获得的是什么呢?两个指标:血压高低与心跳次数。西医通过脉搏诊断技术获得的,是关于我们身体的生理迹象的某种知晓,这种知晓告诉我们心脏的跳动与血压的高低状况。它追求的是一种外在表象的、有明确呼声的表征,是心脏、动脉被血压计压迫式的介入与干预下的抗争所反映出来的动脉垂直起落所产生的节奏的表征。1 1 这里且不说仪器是否有误。,类似血压计这种技术化,使得西医学知识得以普及,同时,通过技术的简化,也使得一种医学诊疗方式占领了更多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和社会认可。按照可以标准化技术来测度身体的方式,我们可以把西医眼界中的技术干预的
14、身体称为技术态身体(technological body)。这里通过标准化技术干预下的人的不同身体也因此被标准化为表达同一种身体语言的机器:心跳和血压的数字化身体。身体于是成为当今赛博格化的趋势极其一致的技术化身体。,中医:脉诊,人们经常以为,中医的把脉就是西医对于“脉搏”测量,其实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的脉重视的是气与血的流动而不是心脏的脉搏跳动,是身体随环境变化的症候的测度,因此反映的是身体作为载体的整个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医中看似测度脉搏跳动实则为在手腕处进行切脉时,并不重视动脉垂直起落所产生的节奏,而是去感受血气与皮肤平行的流动。1 当中医把手指轻轻(即图3的“浮”)搭在右手腕“
15、寸”位上时,他可以判断出大肠的情况,而相邻的手指则可以测得胃的情况。若深压一点(即图3的“沉”),则这两只手指又可探查肺与脾的健康状况。这种脉位共有12种(每个手腕6种,两个手腕合计,见图3)2 1 李建民:导读:身体感的历史,见身体的语言,第3页。2 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第11-13页。,图3 中医切诊脉位(引自:栗山茂久身体语言,第12-13页),手腕上的十二种脉位是脉搏吗?肯定与西医的脉搏概念不是一回事。如若不是脉搏,那它们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在同一处所,使用不同理论视野和不同技术,竟然得到完全不同的身体表征和表象呢?以往的西医和相信西医理论的人们认为,中医这种诊疗技术毫无解剖学根据,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 诊疗 实践 中的 身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