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培训课件.ppt
《中药鉴定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培训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 药 鉴 定 学,2,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概述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 中药的鉴定方法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经验鉴别术语,3,第一章概述,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P145,第一章概述,4,二、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 鉴定中药的品种与质量2 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3 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4 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第一章概述,保质寻新,整理提高,5,第二章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第一节 中药材的采收一、植物类药,1.根及根茎类,秋冬季或初春,2.藤木类秋冬3.树皮及根皮春夏之交,4.叶5.花类,类花蕾将开放或正盛开时
2、,第二章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花初开放或含苞待放时,6.果实种子类果实近成熟时,7.全类,草茎叶茂盛或开花时,8.菌、藻、地衣类把握合理采收期,6,二、动物类药,根据生长期和活动季 节捕捉三、矿物类随时采收,第二章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7,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第二章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8,常用的加工方法,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加气 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让内部水分 充分向外 挥散,这 种方法称为“发汗”。,中药的产地和采收加工,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P147,简答 13题,9,第三章 中药的鉴定,第一节中药鉴定的
3、法定依据中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品标准,第三章中药的鉴定,10,第二节一、取样原则(一)检查包件(二)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1.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2.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3.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4.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P149二、鉴定的一般程序,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第三章中药的鉴定,11,第三节 中药鉴定的方法,中药鉴定的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四大鉴定,第三章中药的鉴定,P150,问答7,12,一、来源鉴定,二、性状鉴定,又称“感官鉴定”,就是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
4、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 外观形状。(一)特点:简单、易行、迅速(二)性状鉴定的内容,1.形状6.断面,2.大小7.气味,3.色泽8.水试,4.表面9.火试,5.质地10.辨声等,第三章中药的鉴定,P151,问答 1,13,黄芪,圆柱形黄芩,圆锥形,第三章中药的鉴定,1.形状,厚朴卷筒状,防风 蚯蚓头,14,1.形状,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蕲蛇-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第三章中药的鉴定,P151,单选 1,15,2.大小,第三章中药的鉴定,松贝,青贝,炉贝,川贝母,16,蓝(胆矾),黄(蒲黄),红(西红花),白(僵蚕),黑(熟地),第三
5、章中药的鉴定,3.色泽,17,黄,绿色(荆芥穗),黄白色(川贝母)红棕色(何首乌),第三章中药的鉴定,3.色泽,18,纵皱纹 桔梗,环纹(防风),光滑 相思子,第三章中药的鉴定,4.表面,19,毛茸辛夷,莪术钩刺苍耳子,第三章中药的鉴定,4.表面,20,描述药材质地的几种方式:致密、颗粒性、疏松、树脂性、粉性、纤维性、角质性、质轻、质重、质软、质硬。,5.质地,第三章中药的鉴定,21,白芷,第三章中药的鉴定,6.断面,鸡血藤槟榔,22,何首乌,大黄,第三章中药的鉴定,6.断面,23,取样要有 代表性口尝时咀 嚼1分钟有刺激性 和剧毒的药 材,口尝小 心,以免中 毒,第三章中药的鉴定,7.嗅气尝
6、味,24,水试:指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 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质量优劣的方法。,8.水试,9.火试,有些药材火烧之后,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通过火烧产生的特征和现象鉴别。,第三章中药的鉴定,25,三、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 的组织构造,细胞性状 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 以鉴别药材的真伪和纯 度,甚至品质。包括:组织鉴定粉末鉴定,P155,第三章中药的鉴定,26,四、理化鉴定 是利用药材中存在某种成分 的性质,通过理化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别 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的鉴定方法。,P155,第三章中药的鉴定,27,第四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第
7、一节 根及根茎类中药一、双子叶植物根和根茎在性状 鉴别方面的区别根外表无节、节间和叶,无芽。断面一般无髓。而根茎则与根的 特征相反,即有节和叶,有芽。,断面有髓。二、例举,问答题2,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28,大黄【来源】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 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形维管束。P157,单选6,大黄,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29,何首乌外韧型维管束 云锦花纹,P158,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0,牛膝、川牛膝、商陆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1,川乌、附子、天雄,【来源】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 的 母,根,P158,单选3,
8、天雄 不产生侧根的母根 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乌 头的侧根加工品 草乌 北乌头,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2,白芍2.可见横向突,1.圆柱形,起皮孔 3.质坚实 4.角 质样,木部有放射状纹 理 5.气微,味微苦而酸,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3,黄连【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 南黄连 的 干 燥 根 茎。药 材 分 别 称 味连(鸡爪连)、雅连、云连。,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4,黄连性状鉴别黄连:形如鸡爪,过桥短 雅连:单枝似蚕,过桥长 云连:钩状细小,过桥短。味极苦。,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5,过桥 是黄连部分节间较 长,表面光滑如茎秆,习 称“过桥”或
9、“过江枝”。,P160,单选4,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6,黄连的来源及性状特征,(1)味连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 性状:根茎多呈倒鸡爪状;表面灰黄色,粗糙,节密生,其光滑细长园柱形节间,习称“过桥”。质坚硬,断面木部鲜黄色,髓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2)雅连来源: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 性状:根茎多单枝;“过桥”较长。余同味连。(3)云连 来源:毛茛科植物云连的干燥根茎性状:根茎多单枝“钩状”或“蝎尾”状;色浅;“过桥”不明显。余同味连。,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味连、雅连、云连 根茎横切面组织构造,味连皮层、中柱鞘 部位可见石细胞,髓 部无石细胞;雅连皮层、中柱
10、鞘 和髓部 均有石细 胞;云连皮层、中柱鞘 和髓部均无石细胞。,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7,问答3,38,板蓝根 1.表面灰黄色,2.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3.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9,甘 草【来源】为豆科甘草、胀 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 及根茎。内蒙的质优。【鉴别】有“菊花心”,气 微,味甜而特殊。有草酸 钙方晶(晶鞘纤维)P161【甜味成分】甘草甜素。,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0,人参【来源】为五加科人参的根及根茎。,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1,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2,人参伪品,第四 章 各药鉴别
11、特征介绍,43,三七【别名】田七【来源】五加科三七Panax notoginseng 的根。【产地栽培。主产于 云南、广西。,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4,三七,味苦回甜 铜皮铁骨,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5,当归(含挥发油),主产甘肃岷县 根头:归头;主根:归身 须根:归尾;全体:全归,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6,白芷疙瘩丁,杭白芷 与白芷相似,主要不同点为上部 近方形或类方形,具 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 向突起,排列成近四 纵行,使根体具4条 棱脊;根上部的形成 层环近方形,木质部 约占断面的1/2。,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PP116644问答 99,47,川芎,根茎呈不
12、规则结节状拳形团 块,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8,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北柴胡)狭 叶柴胡(南柴胡)干燥根。,多年生、单叶互生、伞形花序、花鲜黄色、双悬果败油气,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9,龙胆,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50,坚龙胆,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 落。无髓部,51,丹参,四川量大质优丹参性状,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羽状复叶,轮伞花序52,丹参,羽状复叶,轮伞花序,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53,黄芩 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54,地黄 四大怀药:地黄 牛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鉴定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