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生产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车生产流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客车新产品开发流程及应用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普遍应用,我国客车设计手段也由原来的手工绘图转向计算机CADZ.维 辅助设计,并逐步地被三维设计所取代。下面简述各客车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常见的两种基本流程以及Unigraphics(以下 简称UG)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1两种基本流程客车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常见的两种基本流程如图1、图2所示。蜿定设计任务Lj选定或自行升发客车底盘客牢车身总布置修计辅入UG并通行三雄造型:*扫描散果图绘制产品效果图J寸模报风洞试哽#析一输出二工程图-产品试制L批刷生汗图1基本流程方案一确定设计任务选定或自行开发客
2、车底盘*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冲糜风吨并分析r制作油泥模型 f产品效果图;11制作三维电脑模型L输出淫L程图T严品试制T批量生产j图2基本流程方案二2两种流程的应用2. 1方案一1) 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并在政府大力推进村村通进程的政策影响下,发现客运市场迫切需要一种既适合于城乡之间中短途运输灵活方便,使用经济性又相对较好的轻型客车,公司的CK6580型客车便由此应运而生。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外形尺寸(mm)长 X 宽 X 高 5 760X 1 990X 2 560前悬/后悬/轴距850/ 1 710/3 200前轮距/后轮距1 600 / 1 480车内高1 850质量(kg)整车整备质量3000
3、 前轴承载量,后轴承载量1 200/ 1 800 最大承载质量.t. 4490前轴承载量,后轴承载量1 910/2 580基本性能参数最高车速(km /h) 90最大爬坡度() 30接近角腐去角(。)24/16燃油消耗量(U100 km) 12核定载客人数(人)10172) 根据已经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底盘的选定或自行开发。为使本车型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并结合主要运行路况,公司开发出一款CK6560D3陆胜牌底盘与之相适应。该底盘采用4DW9384E3锡柴发动机,额定功率67 kW,油箱容积70 L,最大续驶里程600 km, 主要总成及零部件采用市场上现有的、保有量大的配套件,既能使产品相对可靠
4、,又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3) 绘制产品效果图。充分体现具有特色、个性、创新的造型风格,并根据主要技术参数,由专业的设计师绘制出1: 5或1: 10的效果图 若干张,包括前视、后视、左视、右视、左前45。等,如图3所示。图3绘制产热效果图 整体造型风格说明。整车造型风格圆润饱满、前卫且有冲击力。 前围造型考虑要素说明:a. 圆灯组合融合到夸张造型中,使前脸更加前卫。b. 保险杠及中网造型元素源自于越野车,既充满野性,又给人一种安全感。C.大斜度前围曲线,能有效降低风阻系数,提高整车使用经济性。 侧围造型风格说明:a. 侧窗造型既满足了前围造型需要,又给人一种速度感;侧窗左右对称式布置,有利于变形
5、组合。b. 侧围下部增加向外凸出的曲面,既使整车看上去显得秀长,又给人一种稳定感。C.轿车化的轮罩外蒙皮,使整车造型更为时尚。 后围造型考虑要素说明:a. 后围圆灯组合使前后呼应,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又便于维修。b. 双后风窗玻璃设计主要是考虑客货两用车的变形组合。4)扫描效果图。利用专业的扫描仪进行效果图扫描。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作详述。5)逆向三维模型: 打开UG的工业设计模块,并将扫描完的图像以Tiff文件的格式导人UG工作界面,并进行相应比例放大至1: 1。 调整各图片位置到正确位置,并将绝对坐标原点设为整车坐标原点。 描绘轮廓线,并进行光顺处理,对左右对称的轮廓线采取光顺一取半一镜像复
6、制一合并一光顺的处理方法。 将各个轮廓线扫描或拉伸成面,并用面去裁剪实体,初步完成模型的雏形。 再依次将模型的其余各个部分按效果图细致地制作出来,在计算机中模拟风洞试验,并分析结果,进而优化造型。 将客车基本六大面骨架设计完整,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分割出前后风挡玻璃、前后大灯等部件,最终使造型达到效 果图所绘制出来的总体效果,如图4所示。图4逆向三维模型6)导出二维工程图纸。各个部门按工程图进行选料、备料、制作样板等,为试制作准备。7)进行试制。试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制作、检验,以确保试制过程中的准确性。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图纸校核、修订并做 好试制记录,为后期的产品完善
7、做好准备。8)经过试制一修改一再试制一次或几次循环之后,确保已无问题时,即可进行整车产品鉴定试验,最后批量投产。2. 2方案二1)、2)、3)步骤参照方案一中的1)、2)、3)步执行。4)制作I: 2、1: 5或1: 10的油泥模型(见图5)缩比油泥模型的制作成为当今设计前沿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用实物再现造型设 计的思想,验证效果图的立体效果,进行优化和方案论证,还可用以对比性风洞试验的效果。图5油泥模型5)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完成的油泥模型送往风洞试验室进行试验,分析出哪些地方不合理,从而进行造型与风阻系数的最优化处理。6)对以分析验证完的客车油泥模型进行三维坐标的测量及点云处理,可高效准确地得到造型曲面的坐标数据。7)利用UGS公司的三维逆向软件Imageware进行逆向造型,最终完成三维电脑模型的建立。8)接下来可按方案一的6)、7)、8)逐步完成。方案二需要汽车制造企业拥有风洞实验室、立体扫描仪或三坐标测量仪,方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结果,目前只有极少数实力较为雄厚的 大型企业才拥有。因此,方案一更适合于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end)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