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解表药.ppt
《中药药理学-解表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学-解表药.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药 药 理 学,一、解表药,(一)概念,1、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一般都具有发汗的功效,通过发汗达到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目的。部分药物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和止痛等作用。有辛温解表药、辛热解表药等。,(一)概念,2、表证:是指外邪(外界致病因素)侵犯人体浅表部位(皮肤、肌肉、经络)所出现的症候群,相当于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主要有风寒表证、风热表证之分。,(二)主要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2、解热作用3、镇痛作用4、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5、抗过敏作用6、抗菌
2、、抗病毒作用 7、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发汗作用,本类药物通常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从而解除表证。汗法是中医治疗表证的主要方法。内经中有:“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实验证实,麻黄水煎剂、麻黄挥发油、麻黄碱及方剂麻黄汤、桂枝汤都能促进动物发汗。解表药中辛温解表药发汗作用较强,辛凉解表药较弱。一般认为解表药引起的发汗多属温热性发汗:用药后人体有温热感;麻黄碱使高温下工作的人出汗更明显;有医书记载应用麻黄汤、桂枝汤后要强调“温服”和“温覆”。,解热作用,多数解表药具有不同程度解热作用,如:柴胡、葛根、桂枝、桑菊饮等,其中辛凉解表药作用更显著,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发热动物的体温,
3、部分药物或其提取物如:柴胡皂苷、葛根素对正常动物体温也有降温效应。解表药的解热方式可能为:发汗或促进发汗;扩张皮肤黏膜血管;通过影响中枢活性物如: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PGE)等调节体温;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镇痛镇静作用,头身痛及肌肉关节痛是表证的主要表现之一。多数解表药有一定镇痛作用,如:柴胡、桂枝、白芷、细辛、桂枝汤等,具有外周性或中枢性镇痛作用。解表药也表现出不同程度镇静效应,表现为减少使动物自发活动,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呼吸道炎症是表证的常见症状。解表药如生姜、薄荷、细辛、桑菊饮等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角叉菜胶、甲醛等致炎剂诱发的实验性炎症,显示出较
4、明显抗炎作用。柴胡、葛根、桂枝汤、麻杏石甘汤等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部分药物对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有促进作用,利于解除表证。麻黄、桂枝、小青龙汤等能抑制变态反应,可改善过敏性疾病。,抗菌、抗病毒作用,表邪入侵机体可致表证,细菌、病毒等均可视为表邪。实验证实,部分解表药具有体外抑菌、抗病毒作用,临床上用解表药或解表方剂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解表药,解表药之所以能发散表邪与其抗菌、抗病毒、扩张外周血管、发汗、诱生干扰互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关;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等是其解除表证的药理学依据。,(三)常用药物,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桂枝汤。辛凉解表药:柴胡、葛根、小柴胡汤。,麻
5、黄,麻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味功效: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麻黄,主要化学成分:1、生物碱类:L-麻黄碱(L-ephedrine)、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去甲基麻黄碱(L-nor-ephedrine)等;2、挥发油类:I-松油醇(I-terpineol),麻黄的功效与药理,1、发汗解表(1)发汗作用(2)解热抗炎作用(
6、3)镇痛作用(4)抗菌、抗病毒作用,麻黄的功效与药理,发汗作用:用于表实证,代表方如麻黄汤。挥发油、生物碱在温热条件下,促进汗腺分泌。机理:1、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2、兴奋外周的受体 3、促进血液循环,麻黄的功效与药理,2、宣肺平喘(1)平喘作用(2)镇咳、祛痰作用(3)抗过敏作用,平喘作用:用于哮喘。生物碱、挥发油是平喘的有效成分。机理:1、直接的拟肾上腺素作用;2、间接的拟肾上腺素作用;3、阻止过敏性介质的释放;4、促进肺部PGE的释放;5、抑制抗体产生。,麻黄的功效与药理,麻黄的功效与药理,3、利水消肿,利尿作用:用于水肿。伪麻黄碱是利尿的有效成分。机理:1、扩张肾血管使肾血
7、流量增加;2、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麻黄的功效与药理,4、其他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抑制肠肌收缩;利胆作用、降血糖作用等。,麻黄的临床应用,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等。支气管哮喘;鼻塞;防治某些低血压状态;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等。,麻黄的不良反应,中枢兴奋、不安、失眠等。,桂枝,桂枝,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一、性味功效: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二、主要化学成分:1、挥发油(桂皮醛、桂皮酸、乙酸桂皮酯等);2、鞣质、粘液质及树脂等,桂枝的
8、功效与药理,1、发汗解肌(1)发汗、解热、镇痛作用(2)镇静、抗惊厥作用(3)抗炎、抗过敏作用(4)抗菌、抗病毒作用,发汗解肌,桂枝单独应用发汗作用差,与麻黄配伍发汗力增强。研究表明,桂皮油能扩张血管,促进体表血液循环,利于发汗。桂枝煎剂、桂皮醛等具有解热效应,能降低实验性发热家兔体温,与其扩血管、促进发汗有关。桂枝煎剂可以提高实验动物的痛阈,有一定镇痛作用。桂枝挥发油对各种炎症动物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能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株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mRNA表达、环氧酶-2(COX-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可能机制:桂皮醛及对甲氧
9、基桂皮醛具有NF-B抑制剂的作用,能抑制NF-B的DNA结合及转录活性,从而抑制多种炎性因子合成、释放。,发汗解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显示,桂枝对对某些G+(金黄色葡萄球菌)、G-(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霍乱弧菌等)、真菌(念珠菌、丝状霉菌、皮肤癣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二者抗菌活性相当。此外,与两性霉素联用,桂皮油能增强后者的抗真菌活性。桂皮提取物口服给药具有抗焦虑作用;桂枝可使致痫大鼠癫痫模型体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诱发群峰电位幅度降低28.73%,提示桂枝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可能与其钙拮抗有关。桂皮可能调节5-HT能及-GABA能系统产生镇
10、静效应。,桂枝的功效与药理,2、温通经脉(1)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作用(2)增加冠脉流量(3)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作用,温通经脉,桂枝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室颤发生率,改善心功能,表现为恢复心率、提高心室最大收缩速率及左室功指数,同时增加心肌摄氧量,这些效应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冠脉流量的减少、抑制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释放、减少心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关。桂皮醇提物体外具有强抗超氧阴离子及过氧化物形成活性,有利于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桂枝的功效与药理,3、其他作用 利尿作用、抗肿瘤作用、促进胃肠蠕动、利胆作用等。,抗肿瘤、利尿作用,桂枝提取物具有抗肿
11、瘤活性,可抑制Mel-a细胞黑素生成,延缓H-ras12V病毒诱发的肝细胞癌进程,诱导前髓样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目前认为可能机制是:抑制法呢基转移酶、酪氨酸酶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促进ROS介导的线粒体通透性增强、细胞色素c释放诱导凋亡;氧化活性;促进T细胞功能。桂枝对患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大、小鼠,桂枝能增加尿量,明显降低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桂枝的临床应用,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闭经,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预防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癫痫;低血压症等。,柴胡,柴胡,柴胡是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
12、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一、性味功效: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的功效。二、主要化学成分:1、皂苷:柴胡皂苷(saiko-side a、b、c、d);2、挥发油类:柴胡醇bupleurmol、丁香酚等,柴胡的功效与药理,1、发表退热(1)解热降温作用(2)镇静、镇痛、镇咳作用(3)抗菌、抗病毒作用(4)抗炎作用,柴胡的功效与药理,解热 中医临床以柴胡治疗寒来暑往的半表半里之热(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热、疟疾、化脓性感染)有确切疗效。柴胡对多种实验性动物发热模型都有降温作用,也能降低正常体温。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柴胡皂苷及
13、苷元。挥发油作用更强且毒性小,其中丁香酚、己酸、-十一酸内酯及对-甲氧基苯二酮是解热的主要活性成分。柴胡挥发油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cAMP合成或释放,抑制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发挥解热效应。,柴胡的功效与药理,抗炎作用:柴胡皂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炎证:1、期(早期)血管反应为主;2、期(中期)细胞反应为主;3、期(后期)肉芽组织增生为主。柴胡皂苷抗炎特点是对炎症三期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柴胡的功效与药理,抗炎作用:柴胡皂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理:1、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2、对炎症各阶段都有抑制作用;3、直接抗炎作用。柴胡皂苷抗炎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但较少出现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14、,柴胡的功效与药理,2、舒肝解郁、升举阳气(1)保肝、利胆、降脂(2)抑制胰酶作用(3)抗消化道溃疡、对消化道运动的影响,柴胡的功效与药理,利胆、保肝、降血脂作用:利胆:胆汁排出量增加;保肝:1、直接保护肝细胞膜;2、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影响脂质代谢: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d。,柴胡的功效与药理,3、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提取物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分泌IL-2、TNF-,对辐射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柴胡皂苷和柴胡多糖。柴胡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明显。柴胡皂苷也能促进白介素-2(IL-2)生成和IL-2受体表达,
15、提高c-Fos基因转录。4、其他: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排尿的影响等。,柴胡的临床应用,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证。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咳嗽;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症;流行性腮腺炎等。,柴胡的不良反应,大剂量可引起嗜睡、工作效率显著降低。还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现象。柴胡注射液肌注发生过敏反应。柴胡煎剂和柴胡皂苷还有溶血作用。,葛根,葛根,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或甘葛藤P.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一、性味功效: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二、主要化学成
16、分:含黄酮类化合物,有大豆苷、葛根素等。,葛根的功效与药理,1、解肌退热,生津止渴(1)解热作用(2)降血糖作用,葛根的功效与药理,解热作用 葛根可降低实验性发热动物体温,特点是解热快速,用药后35小时最明显。葛根解热机制可能与其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循环;加快呼吸,通过呼气增加排水等促进散热环节有关。葛根素能阻断中枢-受体,降低cAMP生成,降低体温。,葛根的功效与药理,降血糖降脂作用 葛根可降低II-型糖尿病动物的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的乘积),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游离脂肪酸及TNF-。降低血清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升高血中HDL-c。研究表明
17、,葛根素能作用于骨骼肌(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脂肪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葛根的功效与药理,2、抗项背强直(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降压 减慢心率 扩张冠脉 改善心脏功能(2)对脑血管的作用 改善脑循环 改善微循环 抗脑缺血,葛根的功效与药理,抗心肌缺血 葛根素能减少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高剂量时可以促进正常或梗死心脏的血管生成,可能是由于葛根素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型NO合酶(eNOS)基因表达。抗心律失常 葛根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葛根素体外能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Ik1,也可以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
18、通道,这是目前认为其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葛根的功效与药理,扩血管、降血压 静脉注射葛根浸膏、总黄酮、葛根黄酮、葛根素及其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均能使正常麻醉狗的血压短暂而明显地降低。腹腔注射葛根素及灌服葛根大豆苷元都能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水平显著降低,且作用强于对正常大鼠。葛根黄酮和葛根素使正常或心肌缺血狗心率明显减慢。葛根素具有-受体阻断作用,能明显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冠脉阻力,改善心脏缺血区的血流和改善缺血再灌流引起的心功能损害。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所造成的损伤,葛根素也有明显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葛根素可能通过cAMP依赖性信号通路增强非内皮依赖性药物如硝普钠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药理学 解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