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ppt
《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状与真伪鉴别,2016,一、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的意义 二、中药材、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三、中药材性状及常见易混品,提 纲,一、中药材/饮片鉴别的意义,原药材:指未经前处理加工或未经炮制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如:半夏有 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等。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的,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一、中药材/饮片鉴别的意义,中药饮片炮制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则必须按照各省
2、食药监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或经审批的标准炮制。,一、中药材/饮片鉴别的意义,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近似,不易区分,容易发生混淆,另外还经常出现假冒掺伪现象,给饮片的鉴别增加了难度,例如:用纸丝染色充西红花,用紫苏子充菟丝子,月季花当玫瑰花使用,苏木当降香使用等,所以鉴别中药饮片的品种真伪、优劣,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是中药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一、中药材/饮片鉴别的意义,中药材/饮片鉴定方法有:基源鉴定、外观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HPLC色谱、中红外图谱、DNA技术等,二、中药材/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中药材、中药饮片的
3、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闻、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鉴别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等。它简便易行,无论场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常规鉴别要点,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 火烧灼一下会产
4、生特殊的现象。5、全草类:主要根据茎、叶、花、果实、种子来外形鉴别真伪。如全草类可从茎的外形是圆柱形还是方形,有棱还是无棱等来区分;还可从不同的叶片、花序形状进行鉴别。,常规鉴别要点,叶片形状,中药材叶片因其品种不同,叶片的形状有多种。,花序形状,中药材植株因其品种不同,花序的形状也有多种。,形状,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杜仲等,斜片如黄芪等,条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厚朴、枇杷叶等,段状,多为草本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党参等,果实、种子有类圆球形如芡实、川楝子,卵圆形如女贞子等。,
5、川楝子,芡实,土茯苓,莪术,白术,苦参,饮片形状(薄片、厚片、丝状),黄柏,表面,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周边(即外表面)和切面(即横切面)。外表面属植物的保护组织,切面是植物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双子叶植物根、根茎、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此饮片外表面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状剥落。单子叶植物根、根茎外表无木栓层,外表面较光滑。,饮片的切面大多为横切面,其特征非常重要,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不同的品种及易混淆的饮片。,表面,有的中药饮片具特殊构造,如:牛膝、川牛膝,具同心多层异型锥管束环
6、,商陆饮片切面上显“罗盘纹”;何首乌饮片切面上显“云锦状花纹”,大黄根茎饮片髓部具多数“星点”,赤芍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等。木质藤本植物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上呈小孔洞,如川木通饮片。皮类中药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相间排列,折断面显层状结构,如黄柏、秦皮。,表面,分泌组织在切面上也是重要的识别特征,如:人参、西洋参、五加皮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当归、苍术具大型油室,饮片显“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饮片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等。中药饮片表面的颜色与药材质量有关,如黄芩变绿后质量降低,所以黄芩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紫草色要紫,乌梅色黑,黄连断面以红黄色为佳。,表面,三
7、七以铜皮铁骨狮子头者为佳。春三七质地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高。冬三七皱纹多,质地不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低。丹参以表皮色红者为佳。丹参药材皮部丹参酮含量高,直径细的药材,表皮面积大,丹参酮含量高。另外从粉末颜色也可以判定其含量,颜色越红丹参酮含量越高。,表面,采收、加工炮制过程引起的药材质量问题:白芍煮的时间过久,空心;煮的时间过短,黑心。牡丹皮夜露、阴雨天等沾水发红。延胡索煮得过生,内部有粉质,表面无皱纹,易生虫;煮得过熟,松泡。,表面,质地,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常有硬、脆、实、轻、重、松、粘、粉、韧、角质等区别: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饮片
8、一般较脆,如丹参饮片、甘松饮片;空隙大的饮片一般较松泡,如南沙参饮片、生晒山参饮片;淀粉多的饮片呈粉性,如山药饮片、半夏饮片;淀粉多、且结构紧密的饮片一般较重实,如大黄饮片、川芎饮片;纤维多的饮片则韧性强,如葛根饮片、桑白皮饮片;含糖、黏液多的饮片一般粘性大,如地黄饮片、黄精饮片;富含淀粉、多糖成分的饮片经蒸煮糊化干燥后呈角质状,如红参饮片、延胡索饮片、天麻饮片等。,折断面,指中药饮片折断时的现象,常有平坦、纤维性、颗粒性、分层、刺状、粉尘飞扬、胶丝、海绵状等: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太子参饮片;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黄芪饮片、厚朴饮片;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
9、颗粒性,如肉桂饮片、木瓜饮片;纤维束或石细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与软韧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秦皮、黄柏;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饮片、苏木饮片;薄壁组织结构疏松的饮片有的呈海绵状,如陈皮的内表面。,气味,饮片中所含的不同化学成分能反映出不同中药饮片的 气 和 味,如木兰科、伞形科、唇形科、菊科、樟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有明显而特殊的香气,如:辛夷、白芷、当归、防风、羌活、川芎、北柴胡、薄荷、紫苏、荆芥等。有的饮片含有某种特异成分使其有特有的香气,如黄芪和山豆根均有豆腥气,香加皮含有甲氧基水杨醛,牡丹皮含牡丹酚等。,气味,味是由口尝而感
10、觉,常有酸、甜、苦、辣、咸、涩、淡等。如:木瓜、乌梅饮片含有机酸而味酸。枸杞子含糖、甘草含甘草甜素而味甜;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而味苦;干姜含姜辣素而味辣;海藻饮片含钾盐而味咸;槟榔饮片含鞣质而味涩。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所以中药饮片的气味也是衡量中药饮片品质的标准之一。对有毒性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少,尝后立即吐出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水试,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饮片在水中或遇水后会产生明显而特殊的反应现象,从而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优劣的一种常用方法。,水试(1),某些中药遇水后,因其含有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会使水变色,或由于某种成分的水解产物易被氧化从而使药材本身变色,还有些有色
11、中药投入水中,水不变色。如 苏木投入热水后,水液染成红色,并逐渐转为深红色;西红花少许入水,花本身不褪色,水液染成金黄色,而非红色;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栀子、槐米(炒)浸入热水中,水均呈鲜黄色;青黛本身呈深蓝色,但投入水中振摇放置片刻,水液不显深蓝色。,水试(2),某些中药投入水中,由于所含成分的亲水性强弱不同,产生的表面张力大小不一,加之质地、比重的差异,其润湿过程有难有易、有快有慢,因此,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下,这些中药在水中或沉或浮,成为鉴别真伪的手段。如:降香、沉香等以入水下沉者质佳;猪苓、海浮石、炉甘石等以入水不沉、浮于水面者质佳;海金沙在冷水中浮于水面,加热后渐
12、下沉者为真品;黄连以投入水中下沉又浮起者 质佳。,水试(3),某些中药因含皂苷、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碎后加热水强烈振摇会产生泡沫,且在一定时间内不消失,如远志、知母、威灵仙、怀牛膝、皂角刺等。,水试(4),某些中药本身无香气或臭气,遇水后则产生特殊浓烈的香、臭气,或者本身原有的气味加重。如取苦杏仁数粒加水共研,会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黄芥子研碎加水湿润,会产生强烈异臭。,水试(5),某些中药遇水可呈现特殊现象,利于鉴别其真伪。如:琥珀加水煮沸,不溶化发软者为真品;阿胶溶于水中,水液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有少量类白色物析出;血竭不应溶于水,但在热水中软化,其细粉入沸水中则成团发黏;熊胆粉投入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材 性状 真伪 鉴别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