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节 清热燥湿药,特点1、苦寒性较重,多归胃、大肠、肝、胆经,有清热燥湿之功。主治湿热证,还有清热解毒之效。2、易伤阴伐胃,故脾胃虚弱和津液亏损者忌用。,黄芩本经中品处方用名:枯芩、条芩、子芩、酒芩、黄芩炭、腐肠、宿芩、黑黄芩,性能:苦、寒,归肺、胃、胆、小、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分析:入肺胃善泻肺胃之火,邪去无以清泻为功生毒之源,则热毒自解。归胆、大小肠经以导湿热循腑下行,湿热除,内不扰血动胎,是以血止胎安。故有诸功,以清肺热见长。,应用:泄泻痢疾 1、用于湿热证 湿瘟黄疸 用黄芩清热燥湿 热淋涩痛泻火之功,如葛根芩连汤治痢疾。或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茯苓、通草等)治
2、湿瘟。或茵陈蒿汤加黄芩治黄疸。或火腑丹(黄芩、木通、生地、扁蓄等)治小便涩痛。,肺热咳嗽高热烦躁2.用于热毒证 用黄芩 热毒疮痈咽喉肿痛 以泻火解毒。如一味清金散,黄芩60g研为粗粉,水煎服,治高热咳嗽(亦可加知母、贝母、桑皮同用)效果更好。再如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治疮痈。或黄芩、山豆根、桔更、甘草治咽喉肿痛。,吐衄崩漏3、用于 热邪犯于血分迫血 胎动不安 妄行,侵入胞宫,动血损胎所致,用黄芩凉血安胎之功而治之。如当归散(黄芩、当归、白术、白芍)水煎服治胎动不安。或黄芩炭、栀子炭、生地炭、白茅根治出血证。用量:31015g入汤剂.,枯芩偏清肺热。子芩偏清大肠热。黄 芩 酒芩偏清
3、上焦热。胆汁芩偏利肝胆热。黄芩炭清热凉血止血。歌诀:黄芩泻肺大肠,清热燥湿退黄,咳嗽泻痢疮痈,止血安胎效良。,黄连本经上品,处方用名:川黄连、鸡爪连、味连、雅连、酒连、姜连、吴芋连、云连、黑黄连、峨嵋连等。性能:苦寒(性重)归心、脾、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特点:味极苦,气大寒为纯阴味厚之品。以泻心胃之火见长。,痢疾泄泻里急后重1、用于胃肠湿热证 胸脘痞满恶心呕吐 用黄连归肠胃以清泻湿热之邪,如香连丸,或葛根芩连汤或黄连汤(连、芩、柏、归、姜、石榴皮等),或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治痢疾。再如左金丸、或阴阳散(黄连、干姜),或竹茹半夏汤(黄连、竹茹、半夏、陈皮等)或半夏泻心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课件 第九 清热 燥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