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第二十四章第1节补气药.ppt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四章第1节补气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第二十四章第1节补气药.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4章补虚药,一、含义: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以达补虚扶弱之效,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补虚药,又称补养药或补益药。二、补虚药的作用、分类及适应证:性味甘温,有益气、补血、养阴、助阳之功。用于虚证。,气虚肺气虚气少懒言动则气喘呼吸微弱自汗体倦脾气虚四肢无力大便溏泻腹満水肿痰饮停聚脾阳虚饮食不化阳虚虚证肾阳虚腰膝酸软,阳萎遗精,小便频数。血虚肝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苍白心悸多梦头晕眼花月经不调肌肤甲错及血虚生风等。心血虚阴虚形色焦悴,口燥咽干,便秘,潮热盗汗,咳嗽遗精等。,根据虚证的特点及药物性质不同,补虚药可分为以下四类:补气药用于气虚证。三、分类及补血药用于血虚证。适应证补阳药用于阳虚
2、证。补阴药用于阴虚证。,三、使用注意:1、实邪末尽者不宜用本类药,以勉闭门留寇。2、注意选择配伍。3、内有痰湿者不宜用,宜文火久煎。4、补气、补阳药性多温热故阴虚有热者慎用。第1节补气药特点:1、性味甘温,归脾、肺经,功专补阳补气,有补益脾肺养心之功,兼有养阴解毒之效。用于脾肺气虚证及气虚出血证。2、服用时可少佐理气药以防气滞证发生。,人参本经上品别名:红参、生晒参、条参、白糖参、山参、高丽参、东洋参、西洋参、力参。,人参,性能: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归脾肺能大补二经之阳气而挽救虚脱,故能大补元气以 救脱.以补脾益肺宁心为功脾阳得补则生化旺盛,能
3、生 气化血,血充则神安,气充 则智聪。故能安神益智。肺气得补则津液自生,津液 充足则口渴自止。故有诸功。,人参能回阳气于垂危,劫虚邪于俄倾,为补五脏阳气之君药,开胃之神品。应用:汗出不止,气息短促1、用于虚脱危证 四肢不温,脉微欲绝 属大病、久病,失血或误用汗吐下法所致。用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救急,故可治之。如独参汤,人参30g煎浓汁服用,或用参附汤、两仪膏(人参、熟地)等以治卒然虚脱之证。,人参大补元气,可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渡过危急状态,延长生命,增加进一步抢救机会。倦怠乏力,便溏久泻2、用于脾肺气虚证 用人参 喘咳气短,语言无力大补中上焦之气,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或补中益
4、气汤、人参养荣汤、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治脾气虚证。或人参蛤蚧丸(人参、蛤蚧)人参定喘汤(人参、阿胶、附子、五味子、核桃仁、蛤蚧)治肺气虚证。,3、用于消渴证及热病口渴用人参既能补气固正以绝其耗,又能补肺生津以滋其源。如莲花饮(人参、莲须、花粉、生地、五味、知母、茯苓、竹叶、甘草、灯心草)治消渴,或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白虎汤治热病口渴。惊悸怔忡 4、用于心神不宁证气血两虚失眠健忘心神失养所致用本品补气生血而安神益智,如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枣仁、,元肉、茯神、当归、远志、木香)或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参茸丸等。此外,还用于正虚邪实之多种病证,如参苏饮治体虚外感,黄龙汤治体虚便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课件 第二 十四 补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