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SDS实验报告.docx
《实验六SDS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六SDS实验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六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生物111 杨明轩1102040128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对于那些生物体内含量高、易于分离结晶获得纯品的蛋白,可以通过测定氨基酸序列,借助各种氨 基酸的分子量求出蛋白的分子量,并与质谱等手段相互结合,得到精确可信的分子量。但对于那些含量 少,不易分离的蛋白,无法实现结晶,就必须借助其他手段测定其分子量。要找到能够测定分子量的实验手段,首先要考虑那些能够将不同分子按照其各自的分子量分离的技 术。在众多的技术当中,密度梯度离心、层析、电泳都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其中,超速离心机造价高, 使用过滤层析色谱测分子量要做标准曲线,柱长要求高,且这些方法不够准确。因此,电
2、泳技术成为了 实现分子量测定这一目的的最佳选择。但是,在活性电泳中,影响蛋白前迁移率的因素有蛋白质的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要测定分 子量,就要消除电荷、分子形状对蛋白迁移率的影响,即使得各种蛋白的电荷、形状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电荷,使各分子不带电违背电泳的基本原理,而使各分子带点完全相同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考虑使 其带上大量电荷,从而让分子之间的电荷差异可以忽略。在活性电泳中,改变样品的带电情况依靠的是 缓冲液pH的变化,显然不能够使分子大量带电,这就表明必须向电泳体系中引入其他物质,与蛋白分 子定量等量结合,且不改变分子量差异造成泳动差异。对于分子形状,考虑到功能性蛋白大多是球形粒 子,
3、要保持形状不变,就要实现对蛋白的包裹性结合。而蛋白表面的电荷分布情况千差万别,依靠电荷 性质无法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考虑到蛋白质中含有大量的疏水氨基酸,可以通过疏水作用结合,这 就要造成蛋白变性,是疏水基团充分暴露出来,分子不能在维持球型而变成棒状,因此,所选择的物质 还需要能够维持复合物形状的统一。基于以上考虑,科学家选择了双亲性物质,既能通过疏水作用与蛋 白定量结合成牢固的复合物,又能借助亲水性在溶液中良好分散。新技术的发明常以原有技术作为基础。在活性电泳中,采用碱性体系,依靠浓缩效应实现了样品的 浓缩,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精度。而变性电泳属于全蛋白染色,结果较准确。在变性电泳中,要借助浓缩
4、 效应,就要使样品由负极向正极迁移,那么所选择的物质与蛋白结合之后要形成带负电的复合物。就这 样,选择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变性剂。而旦,发现形成的复合物成棒状,短轴恒定,而长轴与 分子量相关。所以,SDS就成为了理想的变性剂。这种方法最适宜测定分子量是15,000-100,000的样品, 对低于10,000分子量的水解蛋白不太适用。通过改进,用强电解质离子为前导离子和拖尾离子可对分子 量低于10, 000的水解蛋白样品进行分子量测定。用这种方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分辨率高,所需设备 廉价,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分子量相比,误差一般在10%以内,因而其广泛应用于蛋白分离纯化和分 子量测定。
5、因此,SDS-PAGE是目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本实验通过利用SDS-PAGE测定实验四纯 化的麦清蛋白,学习和掌握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掌握其具体操作:并与活性电泳进行对 比,了解其异同,加深对电泳技术了理解。二、实验原理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对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做定性分析,带电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将作定 向移动,在其他条件(电场、介质粘度等)不变的情况下,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受分子所带净电荷 量与分子大小、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的分子大小的差异被所带净电荷量的 差异所补偿时,则这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可以相同的速率电泳,无法通过电泳
6、距离测定蛋白质的分子 量。因而要测定分子量则需要蛋白质以分子量为唯一变量进行泳动,即需要引入某种物质与蛋白结合消 除净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由于变性电泳由活性电泳发展而来,浓缩效应是在碱性体系下建立的,在此体系下蛋白质带负电, 又由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普遍低于7,在碱性体系下不同蛋白质所带电荷量不同,自身差异更大,分离效 果更好。因而要引入的这一能消除蛋白质自身所带净电荷的物质在电泳体系下应带负电荷。另一方面, 我们要引入的物质应能与蛋白质普遍稳定地定量结合,结合后不同分子量的多肽链形状类似,使各多肽 链间的差别集中在分子量上。通过试验与实践,人们找到了一种双亲性物质即SDS, SDS是十二烷基硫
7、酸钠的简称,是一种很强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以其疏水基和蛋白质分子的疏水区相结合,形成牢固的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 复合物,由于SDS的结合,所引入的净电荷大约为蛋白质本身净电荷的10倍,使SDS-蛋白质复合物所 带电荷远远超过蛋白质原有的净电荷,从而消除或大大降低不同蛋白质之间所带净电荷的不同对电泳迁 移率的影响。在分子形状方面,SDS-蛋白质复合物具有扁平而紧密的椭圆形或棒状结构,棒的短轴是恒 定的,在18A数量级,与蛋白质种类无关,棒的长轴是变化的,其变化正比于蛋白质分子量。说明SDS 和蛋白质结合所形成的SDS-蛋白质复合物消除了由天然蛋白质形状的不同而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2、
8、在SDS的存在下,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时其迁移率仅与蛋白质分子质量有关。二者的关系式为:IgM = a-bRm其中,M为相对分子质量,Rm为相对迁移率一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与指示剂前沿距离的比值, a、b为常数。从上式可知,蛋白质分子质量的对数与蛋白质迁移率呈线性负相关。在同一块电泳凝胶上 对一组己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和蛋白样品分别进行SDS-PAGE分析,以标准蛋白的迁移率为横坐标,以 分子质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从未知蛋白质的迁移率即可求出蛋白质亚基的分子质量。三、仪器与试剂实验材料:实验四麦清蛋白脱盐样品:实验试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丙烯酰胺(Acr);甲叉双丙烯酰
9、胺(Bi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过硫酸铉;甘油;筑基乙醇:异丙醇;漠酚蓝:考马斯亮蓝R-250: 甘氨酸:盐酸;乙酸;冰乙酸。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600V, 100mA);移液器;烧杯(50mlx2);实验仪器:DYY-IH2稳压稳 流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DYY-III2电泳槽(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微量进样器50|J I (上海安亭微 量进样器厂);大培养皿一套.试剂配制:试剂名称配制方法分离胶贮备液Tris 18. 17g, SDS0.4g,溶于水,用 3NHCI 调 pH 到 8.8, 水定容至 lOOmL Trisl.5M,
10、 SDS0.4%浓缩胶贮备液Tris 6.06g, SDS0.4g,溶于水,用 3NHCI 调 pH 到 6.8, 水定容至 lOOmL TrisO.5M, SDS0.4%Acr/Bis贮备液Acr 30. 0g, Bis 0.8g,去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ml10%过硫酸铉溶液lg过硫酸铉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当天配置)电极缓冲液Tris 3. 03g,甘氨酸 14.41g, SDSl.Og,去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样品提取液(PH8.0 Tris-HCl缓冲液)Tris6. 05g,甘油50ml,筑基乙醇25mL漠酚 蓝0.5g, SDSlOg,溶于水,用HCI调节pH至8.
11、0,水定容至500ml四甲基乙二胺(TEMED)原液,冰箱保存染色剂0.4%考马斯亮蓝R-250,50%甲醇,7%乙酸脱色液20%甲醇,7%乙酸实验仪器:DYY-III2稳压稳流电泳仪一套(北京市六一仪器厂)、烧杯50mlX 3,微量进样器(上海 安亭微量进样器厂)、大培养皿一套、微量可调手动移液器(大龙)。四、实验方法1、贮液配制(教师完成)按照实验指导43页配制贮液,注意:配好的丙胶贮液盛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中保存,可放12个月; 过硫酸铉和染色液应当天配制;电极缓冲液用时稀释10倍:如有不容物应当过滤。2、凝胶的制备(1)将贮液由冰箱取出,待与室温平衡后再配制工作液。(2)安装电泳槽。安装时
12、,注意旋紧螺幼.时要均衡用力,以免夹碎玻璃片。(3)用2%琼脂封底,以防漏胶。(4)按下表所示配制分离胶名称分离胶缓冲液Acr/Bis贮备液去离子水TEMED过硫酸铉用量(ml)2.74.53.70.0050.2在小烧杯中混匀后,立即灌胶。灌胶时,将电泳槽稍倾斜,用手扶稳,将小烧杯尖端抵在长玻璃片 顶端,小心将溶胶倒入两玻璃片之间,灌至据短玻璃片顶端2cm左右即可,放平电泳槽,立即用滴管在 胶的上层小心轻缓地覆盖23mm的水层。灌注水层是要均匀轻缓,以防在胶顶部产生漏洞,影响结果, 刚加水时,可以看出界面,后逐渐消失;等到再出现界面时,表明分离胶已经聚合,再静置一会儿,将 水倒出,用滤纸条从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六 SDS实验报告 实验 SDS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