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3.3蒽醌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ppt
《中药化学3.3蒽醌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化学3.3蒽醌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3 蒽醌类化学成分 的提取分离技术,内容要求,掌握蒽醌的概念,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其基本结构类型。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熟悉蒽醌的提取分离。,简介:,醌类是指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在许多中药中都含有醌类。中药中所含的醌类化合物按其结构可分为苯醌、萘醌、菲醌、蒽醌4种类型。,分布与生理活性 目前已发现的蒽醌类主要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在高等植物中主要分布在蓼科、百合科、豆科、茜草科等植物中,是许多中药如大黄、何首乌、虎杖、芦荟、番泻叶、茜草等中的有效成分,也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芦荟,何首乌,虎杖,蒽醌类化合
2、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如具泻下作用(番泻叶中的番泻苷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大黄中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止血作用(茜草中的茜草素类成分)等等。,茜草,番泻叶,大黄,3.2.1 必备知识,一、结构和分类,1、基本结构,蒽醌:蒽的中位羰基衍生物1、4、5、8:位 2、3、6、7:位,取代基:在蒽醌母核上可有不同数目的羟基取代,其中以二元羟基取代的蒽醌化合物为多,如大黄中的几种蒽醌类成分。在其两侧苯环上多有CH3、CH2OH、CHO、COOH等基团取代,个别蒽醌化合物还有两个C原子以上的侧链取代。,(1)蒽醌衍生物 大黄素型 茜草素型(2)蒽酚(或蒽酮)衍生物类(3)二蒽酮类,2、分类,(1)蒽
3、醌衍生物大黄素型,这种类型的蒽醌的取代基分布在两侧苯环上,多数呈黄-棕黄色,许多重要的中药如大黄中的蒽醌多属此类型。,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以上五种大黄素型羟基蒽醌在中药中分布比较广泛。羟基蒽醌衍生物大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等结合成苷,有单糖苷,也有双糖苷。,R1=glcR2=H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D-龙胆双糖苷,(1)蒽醌衍生物茜草素型,此类羟基蒽醌化合物其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呈色以橙黄橙红为主,主要存在于茜草中,具有止血活血作用。,茜草素,羟基茜草素,伪羟基茜草素,(2)蒽酚(或蒽酮)衍生物类,蒽醌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可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4、,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植物中,其羟基衍生物常以游离态或结合态与相应的羟基蒽醌共存于植物中,新鲜大黄经2年以上贮存就检识不到蒽酚。,(3)二蒽酮类,二蒽酮类是由2分子蒽酮脱去1分子氢后而成,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而且对称,又分为中位连接(即C10C10)和位连接(C1C1或C4C4)等形式。多为黄色结晶。,番泻苷A,番泻苷B,番泻苷C,番泻苷D,二蒽酮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若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分子蒽酮,用三氯化铁氧化则生成分子蒽醌,比较重要的二蒽酮是从番泻叶中得到的番泻苷A、B、C、D。,二、理化性质1.性状,颜色:蒽醌类化合物均为黄色或橙红色固体,有一定的熔点。结晶:游离的蒽醌类具有完好
5、的晶形,成苷后则晶形不好。荧光:蒽醌类化合物大多有荧光,并在不同pH时显示不同的颜色。,2.升华性,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具有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可升华而不分解。升华性:可利用此性质来提取分离、精制蒽醌类化合物。一般升华温度随酸性增强而升高。,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3.溶解度,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具亲脂性,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和碱性有机溶剂中,可溶于丙酮、甲醇及乙醇,不溶或难溶于水。蒽醌苷类:极性较大,易溶于甲醇、乙醇及热水,难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乙醚、苯及氯仿等溶剂。羟基蒽醌苷及苷元,因具有酚羟基,可溶于碱性溶液中,加酸酸化后又可析出沉淀,此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4.酸碱性酸
6、性,蒽醌类化合物大多具有2个以上的酚羟基,因此具有酚的通性,呈弱酸性。,酸性强弱规律是否存在羧基及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关(1)带羧基者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带羧基者可溶于NaHCO3水液中。(2)-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羟基蒽醌衍生物(-羟基易与醌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故-羟基蒽醌可溶于Na2CO3中,而-羟基蒽醌则不溶。,(3)羟基数目增多时,酸性增强。1,5-OH和1,4-OH 1,8-OH(-OH和不同的氧形成分子内氢键)(只能与同一羟基形成氢键)1,2-OH-OH(分子内形成连续氢键)(无分子内氢键),故蒽醌类成分的酸性按强弱顺序大致排列为:含-COOH含2个以上-OH含1个-OH含2个以上
7、-OH1个-OH,根据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的不同,可用梯度pH萃取法来分离。,酸性,碱性,4.酸碱性碱性,由于氧原子的存在,蒽醌类成分也具有微弱的碱性,表现为能溶于浓硫酸中成盐再转成阳碳离子,同时伴有颜色的显著改变,一般显红至紫红色。大黄酚:暗黄色 红色大黄素:橙红色 红色,浓H2SO4,浓H2SO4,1、下列各科属植物不含蒽醌类成分的是 A、豆科 B、伞形科 C、蓼科 D、茜草科 E、百合科2、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B、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C、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E、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3
8、、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羟基蒽醌类的主要区别是A、OH 位置 B、OH 数目 C、COOH 位置 D、COOH 数目4、一般只存在于新鲜药材中的是A、大黄素型蒽醌类 B、茜草素型蒽醌类C、蒽酚及蒽酮类 D、二蒽酮及二蒽醌类,5、以pH梯度萃取法从大黄的CHCl3提取液中用5%NaHCO3萃取,碱水层含有的成分是A、大黄酚 B、大黄素 C、大黄酸 D、大黄素甲醚 E、芦荟大黄素,多选,1、蒽醌类化合物,一般A、游离蒽醌多为有色结晶B、游离蒽醌类多具升华性C、蒽醌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D、游离蒽醌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E、游离蒽醌多具有酸性,可用pH梯度法萃取分离,5.蒽醌类化合物的检识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化学 3.3 蒽醌类 化学成分 提取 分离 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