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第一章-绪论医学.ppt
《中药制剂分析-第一章-绪论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分析-第一章-绪论医学.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第一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含义和任务第二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第三节 中药制剂分析 发展趋势第四节中药制剂分析的依据、程序与方法第五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验证,第一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含义和任务,一、中药制剂分析的含义二、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三、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目标及学习方法。,返回,一、中药制剂分析的含义,中药制剂分析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又称“中药制剂检验”或“中药制剂检定”。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包括中药制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重点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和影响疗效的化学成分。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和中
2、药饮片。中药材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药材”;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后,可直接供调剂或制剂用的加工品,简称“饮片”。中药制剂的原料及半成品直接影响中药制剂成品的质量,只有把三者的质量检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确保中药制剂质量的目的。中药制剂分析的内容包括检测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中药制剂的真伪,检查中药制剂的质量常规及杂质限量,进行中药制剂的卫生学检查以及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等。其内容涵盖国家药品标准中的“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项目。随着中医药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各种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其总趋势正
3、向着仪器化、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返回,二、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1检验和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中药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危。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品标准的规定,全面检验和控制中药制剂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保证人们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是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基本任务。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有效成份的标识等方面没有明确监控指标,是我国加入WTO后中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主要障碍。2。研究与制定规范化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研究与制定规范化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可为中药制剂质量检验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开发、生产、经营和使用等过程提供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是中药制
4、剂分析的战略任务。此外,从中药研究的全局看,在中药新药的研制,中药制剂生产质量的控制,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改进,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药代动力学过程的考察以及中药制剂的作用特性和机制研究等环节,都会对中药制剂分析提出各种各样的任务和要求,都需要中药制剂分析工作者的密切协作和配合。,返回,三、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目标及学习方法。,根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中药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根据中药制剂处方和生产工艺,找到适宜的中药制剂质量检测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药品质量标准,对中药制剂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与解决中药制剂质量问题的能力。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中药制剂分析技术,对于适应时代
5、对现代中药人才的高标准要求,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加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返回,第二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一)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中药制剂分析的艰巨性(二)成分含量的不稳定性,影响了中药制剂质量的可控性(三)干扰因素多,影响了中药制剂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四)药物配伍的独特性,影响了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客观性,返回,(一)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中药制剂分析的艰巨性,1成分复杂 2含量较低 3.相互影响 4有效物质不甚明确,返回,(二)成分含量的不稳定性,影响了中药制剂质量的可控性,1.原料药材(1)品种:如葛根(野葛)和粉葛(甘葛藤)中含的葛根素含量不同;黄连中味
6、连的生物碱含量明显高于雅连和云连;箭叶淫羊藿中所含的淫羊藿苷较柔毛淫羊藿低1倍以上。(2)产地: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世代相传的生产技术,使一些中药材的生产逐步形成了地域性。这种具有特定的种质、产区、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优质中药材习称为“道地药材”或“地道药材”。全国约有道地药材200余种,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被誉为“四大怀药”;浙江的玄参、浙贝母、菊花、白芍、麦冬、延胡索、白术、郁金被誉为“浙八味”;广东的广藿香、广陈皮、广佛手、广地龙、阳春砂、化橘红、沉香、益智仁、金钱白花蛇、高良姜被誉为“十大广药”。此外,山东莱阳的北沙参、平邑的金银花;四川石柱的黄连、江油的附子;辽
7、宁的细辛、五味子;吉林抚松的人参;广西的蛤蚧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发展中药材生产,应以道地药材为主,以需求量大,紧缺名贵的药材为重点,兼顾一般,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的建立药材生产基地。(3)采收:中药采收的季节、时间、方法直接影响着药材质量。(4)加工:如黄芩加工不当,会使有效成分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发生水解,而使颜色变绿,质量下降。(5)包装、运输及贮藏:包装、运输及贮藏方法不当,会使药材发生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变质现象,造成中药质量的下降,甚至完全失去药用价值。,下一页,2.炮制方法 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药理作用、临床疗效等方面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如延胡索镇痛有效成分
8、为多种生物碱,尤以延胡索乙素的作用最强,但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经醋制后,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提高了生物碱的煎出量 3.制备工艺 同一中药制剂,由于不同生产企业生产工艺的差别,成分含量会有较大差异。如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A、隐丹参酮、原儿茶醛、丹参素的含量差异较大;采用全自动超临界CO2萃取法代替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丹参酮,可大幅度提高丹参酮A的收率,在浓缩浸膏中的含量平均可达20以上。因此,设计合理的制备工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4.贮藏 引起中药制剂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光线、
9、微生物等。,返回,(三)干扰因素多,影响了中药制剂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中药制剂因剂型和制备工艺不同,所用辅料多种多样。辅料是指生产中药制剂时所使用的赋形剂或附加剂,如蜂蜜、蜂蜡、麻油、淀粉、糊精、蔗糖等。在对中药制剂进行质量分析时,应注意辅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例如,蜜丸中伴有大量蜂蜜,提取液往往颜色深,粘性大,严重影响实验操作和反应的顺利进行,大量还原糖会干扰反应结果;口服液中常含有防腐剂,若以有机酸为含量测定指标,其中的防腐剂会干扰测定结果;一些软膏剂、膏药中都加入了适量的基质,不便与待测成分分离。因此,样品在测定前必须经过预处理,排除辅料的干扰。中药制剂中多种成分的相互干扰,对热不稳定成分提
10、取时的分解现象,挥发性成分煎煮提取时的大量逸失,都会降低该成分在中药制剂中的含量。这些情况在纯化学药品分析中较少遇到,而在中药制剂分析中则应加以考虑。,返回,(四)药物配伍的独特性,影响了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在质量分析时,应首先进行处方分析,首选君药和臣药的有效成分作为定量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如在黄连上清丸中,黄连为君药,在安宫牛黄丸中黄连为辅药。前者可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控制黄连上清丸的质量;后者若同样测定则尚感不足。在测定成分的选择上,还应将中医临床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如山楂在以消食健胃功能为主的中药制剂中,应测定有机酸的含量;在以活血止痛功能为主的中药制剂中,则应测定黄酮
11、类成分的含量。,返回,第三节 中药制剂分析 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分析正向着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采用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分析仪器已成为必然趋势。强调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念,突破单一成分质量控制模式,采用多成分或特征色谱峰群综合控制质量的方法,是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现行的中药制剂质量质量控制模式是借鉴化学药品质量质量控制模式,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检测指标。但是中药制剂具有多靶点性,往往是通过修复、调整、调动人体的某些机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而具有非线性特征,任何单一的有效成分均不能表达其整体的疗效。中药
12、的指纹图谱可用于控制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经对中药制剂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该中药制剂特征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即中药制剂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主要特征峰的面积或比例的确定,能有效鉴别中药制剂的质量。目前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制剂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真实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总之,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应是多项指标的总和,如理化指标、生物指标和疗效指标等。在处方原料质量得到了严格控制,且生产工艺稳定的情况下,考虑各成分之间可能具有的相关性,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是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方向。,返回,第四节中药制剂分析的依据、程序与方法,一、中药制剂
13、分析的依据二、中药制剂分析的程序与方法,返回,一、中药制剂分析的依据,中药制剂分析的依据是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药品标准(以下简称局版药品标准)。中药制剂分析的依据是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药品标准(以下简称局版药品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的特性国家药品标准在保证药品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可控性的同时,又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进展性。1权威性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收载的药品及制剂,均应按标准规定的方法
14、进行检验。如需采用其他方法,应将该方法与规定的方法进行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用,但在仲裁时,仍以现行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方法为准。2科学性 药品标准的制定,应保证检验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实用性 药品标准的建立在实现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即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尽可能用操作简便、费用较低的检测方法。4进展性 药品标准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阶段性小结。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检测手段的改进,药品标准也应不断修订和完善。从1985年开始,我国每5年再版一次药典。每再版一次,无论在品种上和鉴定方法上都有新的增补。如1977年版开始收载显微和理化鉴别法;1990
15、年版开始增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2000年版收载的中药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TLCS)、气相色谱法(GC)等现代科学仪器作为检测方法的品种大为增加;至2005年版,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564个品种中,有438个建立了含量测定,采用HPLC等仪器分析的为412个,占总数的94。,药典知识:中国药典是根据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水平和临床使用情况,遴选临床疗效确切、防病治病必须、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质量稳定的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规格、检验项目和方法,作为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先后出版了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
16、、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和2005年版共八版药典。现将2005年版简介如下。中国药典2005年版分一部、二部和三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本部药典收载的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共收载3214种,其中新增525种。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551种,植物油脂和提取物31种,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564种,共计1 146种,其中新增154种,修订453种,共计607个品种,进一步扩大了收载品种,使之基本涵盖中医临床各科的用药范围。在新增、修订的6
17、07个品种中,增、修订“性状”项104个,“鉴别”项959个,“检查”项509个,“浸出物”项146个,“含量测定”项525个,总数达2 243个,刷新了历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提高项目数的记录,大幅度提高了中药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中药质量的可控性,同时又体现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版药典主要有以下特点: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控制指标。增加了新的检测指标和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的应用,采用专属性的检验方法,提高了中药质量标准的可控性。一部收载对照品282个,其中新增对照品90个;加大了仪器分析的比重,增强了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一部收载TLC法用于鉴别的已达1523项,用于含量测定的45项;HPLC法用
18、于含量测定的479种,涉及518项;GC法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47种。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由指标性成分向活性成分的测定过渡,由单一成分向多个成分测定和指纹图谱整体控制模式的转化。,(三)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基本结构 药典的基本结构分凡例、正文(各论)、附录和索引4部分。凡例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正文为所收载的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2005年版一部正文分三部分排列: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附录记载了制剂通则、
19、通用检验方法和指导原则,如杂质检查方法、物理常数测定法、色谱法、光谱法等。索引包括中文、汉语拼音、拉丁名及拉丁学名索引,以便使用者检索。2内容(1)名称:包括中文名和汉语拼音。(2)处方:处方应列出全部药味和用量(以“g”或“ml”为单位),全处方量应以制成1000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药味的排列顺序应根据组方原则排列,炮制品需注明;制剂中使用的药材和辅料,均应符合药典规定;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应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制剂处方中的药材,均指净药材;制剂处方中规定的药量,系指净药材或炮制品粉碎后的药量。(3)制法:必须写明制剂工艺的过程(包括辅料用量等),列出
20、关键工艺的技术条件及要求。(4)性状:系指剂型或除去包装后的色泽、形态、气味等。(5)鉴别:包括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光谱鉴别、色谱鉴别等,要求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色谱法鉴别应选定适宜的对照品、对照药材或对照提取物做对照试验。,(6)检查:系指药品在加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并需要控制的物质,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与纯度要求四个方面,如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农药残留、有关的毒性成分、pH值、干燥失重、固形物、剂型规定的项目等。(7)浸出物测定:依据已知化学成分类别选定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量以控制质量。(8)含量测定:应对处方中的君药(主药)、贵
21、重药、毒性药及能反映内在质量的指标成分、有效成分制定测定方法和品质标志。(9)炮制:根据用药需要进行炮制的品种,应制订合理的加工炮制工艺,明确辅料用量和炮制品的质量要求。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进行净制处理。有些毒性较大或必须注明生用者,在药材炮制及制剂处方中的药材名前,加注“生”字,以免误用。(10)性味与归经:为按中医理论对该药材性能的概括,包括气、味、毒性和归经。(11)功能与主治:系以中医或民族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对功效、临床应用所作的概括性描述,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12)用法用量:除另有规定外,用法系指水煎内服;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
22、。(13)注意:系指主要的禁忌和不良反应,属中医常规禁忌者从略。(14)贮藏:系指对药品贮藏条件和方法的最基本要求,凡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系指常温。,(四)有关药品质量检验的名词术语1溶解度 是指药品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 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
23、不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 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试验方法: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置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剂中,每隔5min强力振摇30s;观察30min内的溶解情况,以肉眼不能察见溶质颗粒或液滴为完全溶解。2温度 以摄氏度()表示:水浴温度:系指98100。热水:系指7080。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室温:系指1030。冷水:系指210。冰浴:系指2以下。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3百分比()系指重量的比例。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的克数;乙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此外,根据需要可采用下列符号:(g/g)
24、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ml/ml)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ml/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g/ml)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4溶液的滴 系指在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5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 系指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的混合物,名称间用半字线“-”隔开,其后括号内所示的“:”符号,系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重量)比例。如三氯甲烷-甲醛-水(63:35:10),系指三氯甲烷63份、甲醛35份与水10份的混合液。6药筛与粉末
25、分等 所用药筛应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分等如下:一号筛(10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2 000m70m。二号筛(24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850m29m。三号筛(50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355m13m。四号筛(65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250m9.9m。五号筛(80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180m7.6m。六号筛(100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150m6.6m。七号筛(120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125m5.8m。八号筛(150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90m4.6m。九号筛(200目):筛孔内径(平均值)为75m4.1m。粉末分等如下: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制剂 分析 第一章 绪论 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