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山海情》观后感和个人启发.doc
《观看《山海情》观后感和个人启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看《山海情》观后感和个人启发.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看山海情观后感和个人启发 山海情观后感和个人启发篇一西海固的“脱贫秘诀”2021年初,一部扶贫剧山海情火爆荧幕,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扶贫剧中浓缩了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战中万千基层干部的身影。有的观众与“水花姐”一同哭泣,有的观众为“马得福”不被理解时而感到忿忿不平,但最终大家都会为西海固的成功脱贫而感到骄傲。剧中的故事已经结束,但西海固的脱贫密码有迹可循。脱贫秘诀一: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决心、扶观念、扶梦想,帮助贫困百姓树立摆脱贫困的理想和信心。马得福回村工作遇到的第一件难事就是参加吊庄移民,常年的贫困生活让乡亲们失去了改变现状的勇气。最终,马得福家率先报名前往吊庄,说服了乡亲们一起前往条件艰
2、苦的玉泉营。在我们的工作中,帮助基层群众改变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活动,一旦发现“等、靠、要、拿”的思想要及时破除,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思想观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不返贫,让乡亲们从“有的吃”变成“吃得好”,从“有的穿”变成“穿得靓”。脱贫秘诀二:扶贫再扶智。扶智就是扶能力、扶技术、扶理论,帮助贫困百姓学习一技之长。山海情中乡亲们从最初将县里给的八十一只“扶贫鸡”吃得只剩一只,到通过种植双孢菇赚取第一桶金,涌泉村的成功说明,扶贫工作不能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实现从“输血变造血”的转变。技能培训是帮助群众脱贫最主要最直
3、接的手段。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具体的技能培训方案,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量体裁衣,传授基层群众最想学的手工技艺,真正激发基层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脱贫秘诀三:扶贫更需教育。扶贫不能只靠扶贫干部,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地人才,从“引水”变成“打井”,真正改变一方土地。剧中的白校长为了阻止不满16周岁的学生外出打工想出了种种办法,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当地政府做出决定:在校学生,不论是否满16周岁,一律不得外出务工。白校长的所作所为给我们上了一课:“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想要真正改变一方土地,不仅要树新风、教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教育先行,让孩子们接受良
4、好的教育,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只有教育能让这些孩子们改变命远,而改变了命运的孩子们才能将贫困连根拔起,真正盘活这方土地!西海固的故事,到这里就真正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新奋斗的起点。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千千万万个“马得福”们一定会探索出属于他们的“致富秘诀”!山海情观后感和个人启发篇二“2521830”山海情的精神密码山海情为我们呈现了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没有“偶像光环”,只有一群满身“土气”的人,没有“公式化”剧情,只有朴实无华的画面,它让许多人的泪水唰唰往下掉。但20多年来发
5、生在西海固的那些真实故事,远比电视剧中还要感人。山海情原名闽宁镇,宁夏是“山”,福建是“海”,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工作小组,走访调研、科学谋划、全力推动,开始了福建对宁夏的对口帮扶。25年来,铁打的闽宁协作,流水的扶贫干部,变换的是人员面孔,不变的是责任情怀,更迭的是西海固面貌,凝结的是扶贫干部的初心。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2020年7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身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无私奉献的精神。25年,坚守初心,人民至上。山海情中的吴月娟,其原型是对口帮扶办公室原主任林月婵。1997年虽然她心中已有了“苦瘠甲天下”的心理准备,但是
6、第一次踏足西海固时,仍然被现实情况深深震撼着。老师们在沙地上用树枝写字上课,衣衫破旧的农民严寒深夜在工厂前排队卖土豆。她下定决心要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和小组成员一起帮助农民牵线搭桥、介绍工作、洽谈待遇、安排生活,让西海固的农民收入翻了几番。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像他们一样,深入山区走村串户,诚心诚意帮助老百姓,解决民生困难,办好每一件涉及人民利益的小事。2183名干部、专家志愿者,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现在西海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这背后离不开无数扶贫干部和志愿者兢兢业业的付出。陈金山人物原型是援宁干部樊学双,“凌教授”是“菌草之父”福建农业大学教授林占熺。创新
7、形成“托养+扶贫车间+电商合作社”模式,帮助贫困重度残疾人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形成“幸福草”种植“一条龙”服务,实现了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目前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胜利,党员干部们莫要歇气松劲,还要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检查项目进度,巩固脱贫成果,织牢产业网,绘制乡村振兴美好画卷。0,不求回报,真情奉献,久久为功。闽宁协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场跨越2000公里持续25年的“山海之恋”,是一颗又一个颗爱心的接力。“厦大高才生”郭闽航,代表的是援宁支教青年志愿者。福州女教师李丹瞒着父母来到隆德县支教,她一年入户家访35人次,自掏腰包资助6名贫困学生,为学校
8、募捐2万多元。最后身患白血病,牵挂的依然是把剩余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她永远走了,却引来了更多“李丹”,数年来1146名教师、267名支教大学生足迹遍布海原县、隆德县、闽宁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的身影永远镌刻在时代画卷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像他们那样有爱心、有恒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后任接着前任继续干,书写服务基层的精彩篇章。山海情观后感和个人启发篇三党员干部 只有悟透“情”才可跨“山海”最近,以扶贫为题材的电视剧山海情正持续热播中,该剧虽剧情短小紧凑,却真实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较强的年代感、浓郁的地域特色,外加台词接地气、人物塑造得细腻鲜明,使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海情 观看 观后感 个人 启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