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健与养生第一讲.ppt
《中药保健与养生第一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保健与养生第一讲.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保健与养生,第一讲 中药保健与养生的目的、意义与发展课时目标1.掌握中药保健与养生的目的、意义与发展。内容保健,源于日语“保蕅”(资料来源:刘正琰、高明凯等编辑汉语外来词词典)。意思:保护健康。亦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保健,即养生,指用调阴阳、调饮食、养精神、练形体、和气血、慎房事、适寒温、吐纳、食养、药养,等保健方法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中药保健与养生,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人体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摄取食物来维持。史前时期,“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便是最好的例子。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发明
2、了酿酒后,殷商时代酒的酿造与应用已较普遍。西周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宫廷里就有了“食医”的官职人员,专做帝王的饮食保健工作。随着食疗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食疗理论也产生了。战国时期(公元前2世纪)我国第一部医理论著黄帝内经中,对此就有不少的论述。如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 也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些既说明了用药的同时辅助食疗的重要性,又说明了各种食物都需要摄取,和现代平衡膳食性、味的选择与配合相合,为食疗确定了基本原则。,中药保健与养生,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9),有晋代葛洪
3、的肘后备急方 所记载的食疗性质的药有不少,如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南朝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在分类上,他把果、菜、米等食物与草、木等并列。在该书“诸病通用药”中列有食物的也不少见,如在“大腹水肿”项下列举了海藻、昆布、小豆、大豆、苦瓜、鲤鱼、鳢鱼等;在“消渴”项下列举了白茅根、冬瓜、牛乳、马乳、小麦等。唐代(618-907)食疗保健有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立的学问。如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首先将“食治”立为专篇,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可谓良工。”其后又有专著如孟诜的食疗本草 和昝
4、殷的食医心鉴等问世。,中药保健与养生,宋代(960-1279)以食物防治疾病已很普遍。如官修大型方书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均专门设有“食治”门。北宋时期陈直的养老奉亲书 专门记载了老年疾病的食物疗法,以及大多比较简便的食疗方。元代(1206-1368)的食疗有了新的发展。有关专著除吴瑞的日用本草、贾铭的饮食须知外,尤以朝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 最有价值。该书十分注意日常食物的合理调配和添加适当的药物,对于饮食的烹调制作也有较详细的记载。明代(1368-1644)由于药学和食疗的发展,载入“本草”中的食物也大为增加。如 本草纲目 所载谷、菜、果、鳞、介、禽、兽等食物就有500种左右,对食物
5、应用,多还附验方。有关食疗著作的种类也较多,如卢和的食物本草、宁源的食鉴本草、吴禄的食品集、高濂的饮馔服用笺等,均有其代表性。,中药保健与养生,清代(1616-1911)食疗已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著述亦多。如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章穆的调疾饮食辨、袁枚的随园食单等,都很有价值。中医食疗养生学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除见于有关文献外,还广泛流传于民间。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食疗也逐渐兴旺起来,并已在国际上引起了重视。而中医食疗学随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亟待发掘、整理和提高。目前,在中医药学的领域中已基本确立了中医食疗养
6、生学这一学科,并在科研、临床、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中医食疗养生学将会有很大的发展,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长寿作出应有的贡献。,中药保健与养生,83岁的毛主席的健康之道毛泽东健康之道 第二篇 饮食健身.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平衡膳食.食宜精细.吃野菜.喜欢吃粗粮.吃苦瓜.爱吃辣椒.基本吃素.饭后百步走.饮茶.饮食定量.珍腴之惭,不若藜藿之甘.戒烟,中药保健与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盘古在“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中药保健与养生,张仲景在伤
7、寒杂病论中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华佗授其弟子的五禽戏是导引练形以养生的早期记载。华佗授其另一弟子的漆叶青黏散则是延年益寿方剂的早期记载,可知华佗在养生的研究上确有相当的造诣。儒家的气功,以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为根本,即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被视为气功学术的经典作品。晋隋时期,矿物药养生达到顶点,服食五石散几乎成了士大夫阶层的时髦,伤身殒命者众多;唐以后,衰而未绝,帝王豪门因之亡命者代有记述。,五石散: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中药保健与养生,古代的养生包括了房中术,有以下内
8、容值得借鉴:1、提倡男性节欲2、关注女性的性满足 3、提倡定期性保健 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及“七损八益”的养生理论。,我们需要提醒一切热爱自己生命的人们,不能有效解决临床问题的任何精彩理论都可能隐藏着深刻的错误。我们也需要提醒寻找健康法则的专业人士,倚重可以看到的生命现象所以经常不能提供有效的临床手段,是因为对这些现象背后生命运动的无知。聂文涛,中药保健与养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体是神奇的统一体,要辩证的去看中药保健与养生(N)。,养生目的要求养生的目的是
9、延年益寿,康健无疾。对寿命的要求每种生物都有其大致的寿命。人类正常寿命应达百岁,但至今只有少数寿星可以达到。现今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尚不能逾80岁,可见养生确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对健康的要求健康包括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中药保健与养生,不同年龄的养生要求胎儿期。各种养生要求均针对母体,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如行动稳重、食饮丰富平和、精神安定愉快、耳不闻恶声、目不睹恶事、睡眠充足、节制房事等。婴儿期。已离母体,哺乳赖母。此期养生在于母子同养,养母以防止母病及子,养子以保证其各种生理需求。幼儿及青春期。此期已完全脱离母体,养生主要在于自身,但又须父母的指导和关怀。壮年期。此期应该严格按
10、照健体强魄的方法操作,才能延缓衰老。老年期。生命的最后阶段。人之衰老为自然规律,故精神上要放得开。(心态平和,不要大喜大悲。),中药保健与养生,养生理论,主要强调如下几点。调和阴阳:调和之道,须顺时以养阳,调味以养阴,使阳气固密、阴气静守,达到内实外密、健康有寿。流通气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相伴,贯通周身,熏濡百节,流通则生机正常,滞塞则淤结病生。流通之道一是以形体动作促进气血流行,即华佗授弟子五禽戏时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二是以意念来导引气的运行,气行则血行,身体虽或动或止,但气血之流通、经络之舒畅始终得以保证,此即气功吐纳之术。二者均是通过气血流通而养生。培补精气:人始生,
11、先成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后天之精由生化而来,亦藏于肾。故精乃阴气之本源,精盛则本壮,气化之源旺,故生气勃勃。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阴精,故而用药食培补精气,补精以滋源,补气以助化精。节欲保精:七情六欲人所不免,多欲则伤精,故须节欲以安精神;房室有节以保肾精,使精常满盛,而体健寿延。,中药保健与养生,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适应自然规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即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二、重视精神调养 1、避免不良刺激2、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三、房事有节 四、注意形体锻炼 对于形体的锻炼,一般要求运动量要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并且要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2、方能收到动形以养生的功效。五、谨和五味 1、辩饮食之宜忌 2、平衡膳食 五、防止病邪侵害 六、何时开始养生,中药保健与养生,养生方法调神养生: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吐纳养生: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导引养生: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食饵养生: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保健 养生 第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