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3 原子力显微镜AFM.docx
《实验13 原子力显微镜AFM.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13 原子力显微镜AFM.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三原子力显微镜AFM0前言1982年,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G.Binnig和H.Rohr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0它使人们第一次在实空间观察到了原子的晶格结构图象。但是必须是导电样品,STM才能 进行观察。1986年Binnig、Quate和Gerber成功地制作了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由于AFM是测量针尖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的极微弱的排斥力,并不产生隧道电流,因此可适用于导体和绝缘体样品, 检测其表面结构的形貌。1实验目的1. 了解原子力显微镜工作
2、原理。2. 基本掌握AFM 一 II型原子力显微镜的操作。3. 分析计算机记录样品的AFM图象。2原理AFM是SPM家族中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表面观察与研究工具之一。其工作原理基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一 根十分尖锐的微探针在纵向充分逼近样品表面到几纳米甚至更小间距时,微探针尖端的原子和样品表面的原子之间 将产生相互作用的原子力。原子力的大小与间距之间存在一定的曲线关系。当间距较大时,原子力为引力,当距离 减小,原子力逐渐从引力变成斥力。这是由于价电子云的相互重叠和两个原子核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AFM 正是利用原子力与间距之间的这些关系,通过检测原子间的作用力而获得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的。
3、通常原子力显微 镜AFM有几:在斥力或接触模式中,力的量级为1s10ev/ A (或10-9 -10-8 N);在引力或非接触模式中,范德瓦耳斯力、交换力、静电力或磁力被检测。这些不能提供原子分辨率但可得到表面有关的重要信息。AFM采用对微弱力极其敏感的微悬臂作为力传感器一微探针。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置有一个与微悬臂平面 垂直的金字塔状微针尖。当针尖与样品之间的距离逼近到一定程度时,两者间将产生相互作用的原子力,其中切向 力(摩擦力)Ft使微悬臂扭曲,法向(纵向)力Fn将推动微悬臂偏转。我们所关心的主要是纵向力Fn,它与针尖一样 品间距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即与样品表面的起伏具有对应关系。微悬臂
4、的偏转量十分微小,无法进行直接检测,需 要间接的方法测量,国际上商品化的AFM多采用光学方法将偏转量放大。如图1所示,一束激光投射到微悬臂的外 端后被反射,反射光束被位置敏感元件(PSD)接收,显然,PSD光敏面上的光斑的偏转位移量,与微悬臂的偏转量成 正比,但前者比后者放大了一千至数千倍,放大后的位移量可以直接通过检测PSD输出光电流的大小而精确测定。 当样品扫描时,作用于针尖上的原子力随样品表面的起伏而变化,检测PSD输出光电流的大小,即可推知微悬臂偏 转量(即原子力)的大小,最终获得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AFM工作原理与STM相似,所不同的是,AFM利用的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不是ST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13 原子力显微镜AFM 实验 13 原子 显微镜 AFM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