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9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docx
《实验09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09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九、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剖析【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原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刻度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 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将斜面放固定在木板的一端,将刻度尺零刻度线与木板一端对齐,紧贴木板并固定好; 观察木板毛巾与棉布的粗糙程度; 将毛巾铺在木板上,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使小车向下滑,小车停下后,记录小车在毛巾上滑动的距离S1 ; 将棉布铺在木板上,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使小车向下滑,小车停下后,记录小车在棉布上滑动的距离S2; 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使小车向下滑,小车停下后,记录小车在
2、木板上滑动的距离S3。【实验数据】表面状况阻力大小水平面上运动距离毛巾最大近棉布较大较远木板小最远【实验结果】平面越光滑,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所受阻力越小;平面越粗糙,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近,速度减小得越快,所受阻力越大。【实验推理】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所以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考点方向】1、此实验让应让下车怎么滑下来?目的是什么?答: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来:目的是使小车 到达水平面时的谏度相同。2、通过什么知道阻力越小,物体运动减小的越慢?答:小车运
3、动的距离,阻力越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说明物体运动减小的越慢。3、这个实验斜面有何作用?答:使小车滑下的谏度相同。4、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物体不受阻力,他将保持运动直线运动, 并一直运动下去。5、此实验采用的方法是?答:控制变量法转换法6、牛顿第一定律能否通过实验探究出来?答:不能,只能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出来,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 存在的7、将此实验略加修改还能做哪个实验?答:(1)将斜面长一些,增加刻度尺和秒表可以探究速度变化的 实验(2)保证平面的材料相同,增加一个木块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
4、事实的基础上诵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 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 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谏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经典母题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 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目
5、的是:使小车每次在到达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 小(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 来实现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 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填“快”或“慢”)。由此可以练习到雨天驾驶汽车 应该 (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彳。(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得出的正确结论。(
6、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不变的性质。(7)本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8)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因为小车具有 ,然后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 作用。(9)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还可以探究小车白 关系(选填序号)。重力势能与质量; 重力势能与高度;动能与质量;动能与速度【答案】(1)相等;(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慢;减小;(4)匀速直线运动;(5)牛顿;推理;(6)不需要;运动状态。(7)控制变量法(或推理法);(8)动能;阻力;(9)【解析】(1)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
7、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 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2)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阻力的大小;(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 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4)根据实验进行合理推理,随着阻力的减小,滑行的距离越远,一旦阻力为零,那么小车会做匀速直线 运动。(5)由第(3)问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阻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 上通过推理得出的;(6)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7)本实验为了研究不同阻力对小
8、车运动情况的影响,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即是控制变量法,同时随 着阻力的减小,滑行的距离变远,所以作出合理推理,可以得出阻力为零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也 用到了推理法。(8)小车向前运动,由于它具有动能,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它存在阻力,会消耗能量,最终会停止。(9)若在水平面铺上同种材料,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则小球到达平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 所以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选。练习1: (2020 宿迁)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三个 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实验中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
9、时的速度大小,本实验中的“阻力”主要是指小车受到的。(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为 。(3)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若要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可将小车从斜面白 高度由静止滑下,比较小车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即可。【答案】(1)相等;(2)摩擦力;(3)越远;(4)不同;(5)相同;【解析】(1)实验中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相同。本实验中小车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摩擦力阻碍小车运动,所以本实验小车的“阻力” 主要是指小车受到的摩擦力。(2)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分析
10、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所以分析图中 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3) 观察小车在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若要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则改变小车在同一斜面 上的高度来改变小车的速度,比较小车在相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即可。练习2: (2020 泰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1) 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 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 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C.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
11、以下位置滑下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2) 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 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 。进一步推 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 (填运动状态);(3) 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4) 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与该实 验相同的是。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B.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12、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答案】(1)B ; (2)长;(3)匀速直线运动;(4)等于;(5) C。【解析】(1) 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说明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较大,速度较大, 通过的路程比较大,所以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可以换一个更长的木板;或者将小车从高度较低处滑下, 或者可以减小斜面的倾角,从而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小车通过的 路程;故不可行的方法是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故选B。(2) 由图示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路程越远;进一步推理可知,当
13、阻力 为零时(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 由题意可知,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所以小车到达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的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而且小车最后在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上都会停下来;所以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等于在 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4) 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所用的方法是理想是实验法;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B.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用的方法是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用的方法是理想实验法,故C符合题意;。.探究动能大
14、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练习3: (2020 -云南)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某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如图所示。毛巾哀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甲乙丙(1) 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2) 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实验时记录的内容如下表:接触面材料小车受摩擦力情况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cm毛巾大20.2棉布较大40.0木板小90.1分析表中内容,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_ ;进步推理出的结论是: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
15、时,将。早在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本实验所运用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还可用于 研究 (填写实验名称即可)。(3) 上述实验除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法。(4) 实验中若再添加一小木块,就可用图丙装置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是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由静止自由滑下,去撞击置于木板表面相同位置的木块并进行比较。【答案】(1)同一;(2)速度;(3)远;(4)做匀速直线运动;(5)伽利略;(6)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转换法;(8)不同高度。【解析】(1) 实验中为了保证变量唯一,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
16、放,这样做可以使小车进入水平面后具 有相同的速度。(2)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小车不受阻力,那么小车在水平面上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就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本实验所运用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还可用于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 本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使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间接知道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 转换法。(4)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改变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即通过改变下滑高度来改变,所以应该让同一小 车从斜面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滑。练习4: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09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实验 09 探究 阻力 物体 运动 影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