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仿写句子》.ppt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仿写句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仿写句子》.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仿 写,2017年中考总复习,1仿写句子,变换句式。(能力层级:运用),2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能力层级:运用),考纲解读,3仿写就是参照给定的句式,再写几个句式相同,所用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是语法、修辞、标点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这种题型既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考查要点,1、考查对修辞方法的积累与运用。2、考查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考查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1、仿照加点句子,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钻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
2、只是等同于黄土;_,_ 世上许许多多东西,若永远不为人所用,原本珍贵的也会变得一文不值。示例一:时间再珍贵 若任其流逝(不能抓紧)也只是等同于,流水,示例二:生命再宝贵 若虚度光阴(不知珍惜)也只是等同,于朽木,.,真题引路,2、仿照下面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中国梦”催生“陕西梦”,激发“我的梦”。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重庆会因为梦想_ _;我会因为梦想_。,而在人生旅,示例:而在两江环绕中扬帆起航,傲视群雄途中披荆斩棘,执着前行,一、仿写策略,仿写基本要求:一是仿形,二是仿神,(1)找准特点,总结结构。仿写就是要
3、求写与例句具有共同特点的句子,所以对例句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仔细分析例句,总结出例句的结构特点,即“公式”,然后只需根据“公式”填空即可。例如:“我们钦佩鲁迅先生,因为他敢于向黑暗的社会宣战;_,_;我们赞美王昭君,因为她敢于独自出塞,去那天寒地冻的边疆完成民族和平的使命。”通过分析前后两个例句,我们可以得,知识储备,出一个“公式”:“我们(表赞美的动词)(历史名人),因为他(她)敢于(这位名人所做的事情)。”根据这一公式,我们就可以结合积累的知识进行填空。如:我们敬爱毛泽东,因为他敢于从枪林弹雨中拯救中国;我们崇拜海伦凯勒,因为她敢于同令人窒息的黑暗和无声的世界搏斗。,(2)注意句式、语气、
4、修辞等。要关注例句的句式特点,能够准确判断肯定句、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判断修辞手法,是拟人、排比还是比喻等,仿写时,才能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上下关照,前后推敲,把相同点迁移到仿句中,把不同点加以拓展和创新,写出恰当的句子。,(3)注意例句与仿句的意义及感情色彩。仿句的意义一定要与例句相关,不能两个句子风马牛不相及,一定要使仿句与例句衔接恰当,浑然一体。为此必须认真分析例句的表意特点、表意手法,同时也要注意仿句与例句的感情色彩的相关性,褒贬一致,在限制中写出既在内容上保持一致又富有创造性的句子。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好的仿句还要求思想健康,尽量减少调侃、黑色
5、幽默的成分,杜绝错误的思想言论。比如,在仿写雨果的名言“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时,有学生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升官好比登山,金钱是登山的阶梯,没有阶梯,只好掉了下来。”无疑,这个句子是“形似”的,但是不能算好的仿句。原句是从正面阐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仿句却是宣扬不健康的处世哲学。,对联仿写的基本要求:,(1)对联上下两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上下联要意思相关,上下衔接。(3)上下联应结构对称,词性相当。,二、修辞方法讲解(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2结构:,比喻一般
6、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如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都不是比喻。,表示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像、似、
7、仿佛、犹如、恰似”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5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二)拟人,1概念: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女
8、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2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三)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式。,2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
9、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营造气氛。,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1)夸张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合乎情理、合乎分寸,给人,以真实感。,(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适合运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四)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意思相对或相近的一种修辞方式。,2种类:,(1
10、)正对。即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即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即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 3: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 1、例 2。宽式对偶对于严式对偶的五点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 3。3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音调铿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仿写句子 中考 语文 复习 专题 句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