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断句口诀: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
2、被发现。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3、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句首的发语词、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例: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盖大苏泛赤壁云。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夫大国,难测也。,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
3、断句。例:醉翁亭记21个句末“也”字技亦灵怪亦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万钟于我何加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然则何时而乐耶?于是人多假书以余。,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今”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
4、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为第一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为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
5、代词。例:吾与汝毕力平险。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问事有“奚”“胡”“曷”“恶”“安”“焉”“何”等。例:孰为汝多知乎?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胡不见我于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安得广厦千万间,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也作指示代词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当然,我们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特别是兼类词的位置
6、。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句末语气词)若听茶声然(助词)然(连词)足下卜之鬼乎或异二者之为(代词)为人五,为窗八。(动词)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介词、动词)夫子何命焉为(语气词),常见文言句式:1、判断句式:者也”(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2、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乎”“其乎”“何为”等;3、被动句式:“为所”“受于”(受命于先王)“见于”(见笑于大方
7、之家)等。4、固定句式:“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等。句末“也”“乎”“欤”等语气词居多。,4、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常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很多句子在形式上前后对照或对称的,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断句方法利用对称(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
8、式,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应高度重视。例: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骈句、排比句比比皆是。愚公移山中的顶真等等。,小试牛刀: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划四处)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译文:沛公说:“他和你谁年长?”良说:“他比我年长。”沛公说:“你帮我喊他进来,我得以兄弟之礼对待他。”,2、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划两处)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
9、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划三处)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译文: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4、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划三处)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译文:君子少言寡语,但句句是真实的。小人夸夸其谈,往往言之无物。君子做学问,耳听见了,就记在心里,并时刻以行动去践行;君子治理事情,开始的时候很微小,最后达到
10、极高的程度。,5、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划两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划一处)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译文: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熟食得到的两个勇士。”,6、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划三处)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
11、留侯,与萧何等俱封。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译文:汉六年(前201)正月,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7、宋人或得玉
12、,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划四处)故敢献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译文:有一个宋国人得到了一块玉石,就把它进献给当政的子罕。子罕不接受它。献玉的人说:“我拿它给加工玉石的人看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来奉献给你。”,8.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q,砉x然向然,奏刀騞hu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译文: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文言文 断句 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