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填空训练题.ppt
《中考复习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填空训练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填空训练题.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赠从弟(其二)1、名句默写(1)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诗句:(2)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从弟”品格高洁的诗句:(3)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4)诗中赞颂“松柏”守志不阿,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诗句:(5)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6)古诗词中有许多托物言志,表达诗人高贵品质或远大理想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边疆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5)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6)A千磨万
2、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呤)(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赏析训练赠从第(其二)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赠从弟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1、名句默写(1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
3、2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的诗句:(3)诗中能够做为送给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一句话:(4)诗中的千古名句:,(5)诗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诗句:(6)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由此我们可联想到此诗中的句子:(7)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诗中此意思相似的诗句:(8)本诗中与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是不需要永远在一起的”意思一致的句子:,(1)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2)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或: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4)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5)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6)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7)海
4、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8)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登幽州台歌1、名句默写(1)诗中感怀大志之人的大悲怆、大寂寞的诗句:(2)诗中俯仰古今,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诗句:(3)诗中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4)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名句默写(1)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自己被时间所抛弃、心绪被时间所扰乱的诗句:(2)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3)诗中表现诗
5、人精神极度苦闷,无法解脱的诗句:(4)诗中包含哲理,并写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的诗句:(5)诗中借他人自况,表达诗人对李云和谢公的推崇和高度评价的诗句:,(6)诗中巧借比喻来抒发自己用远离现实来摆脱苦闷和烦忧的诗句:(7)诗中饱含诗人怀才不遇,理想不能实现,内心充满苦闷的诗句:(8)诗中诗人用以表达自己避世隐居思想的诗句:(9)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绪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5)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
6、清发。(6)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8)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宣州谢脁楼钱别校书叔云1、这首诗通过高楼饯别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对岁月如流年华虚度的烦恼,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的愤怒,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对理想一定会实现的执着。2、你认为诗中哪一句可以概括李白的诗歌的特点。答:中间小谢又清发。3、赏析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说你喜欢的缘由。答:比喻奇特而富有独创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复习 年级 下册 课外 古诗 理解 默写 填空 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