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复习中的问题及对策.ppt
《中考古诗文复习中的问题及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文复习中的问题及对策.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古诗文复习中的问题及对策,大丰市实验初中 韦存和,在中国一个教师不会对付高考是不称职的。不仅在中国,在当今世界,不会对付考试几乎都是不行的。在教学中想要轻松对付高考并不容易。黄厚江高考:有多远,有多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一期高中版卷首语),2014年盐城市中考说明中对古诗文考查的要求:1、正确诵读古诗文,读出文句的节奏和停顿;2、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3、理解常用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具有一定的直译或者意译浅易文言语句的能力;5、感知古诗文中的艺术形象,理解选文思想感情,了解选文主要艺术特色,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节奏和停顿;实词和虚词;文
2、言语句;基本内容、思想感情、艺术形象、艺术特色。,近三年的中考试卷中的相关内容:(默写从略)2011年(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_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_,(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3、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环滁皆山也 环:_(2)林壑尤美 尤:_(3)山行六七里 山:_(4)饮少辄醉 辄:_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_(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_,乙杨万里为人刚而偏。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
4、:“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2012年(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湖光秋月两相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潭面无风镜未磨。亲朋无一字
5、,老病有孤舟。遥望洞庭山水翠,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潭面:指湖面。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8.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3分)同:异:9.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7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注:击:魏文侯的儿子。何如主:怎样的君主。任座:人名,魏国大臣。趋:快走。,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1)臣诚知
7、不如徐公美(2)面刺寡人之过者(3)不以封君之弟(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1)今 齐 地 方 千 里(2)文 侯 问 于 群 臣(曰)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13.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1)方式相同处:(2)方式不同处:(3)规劝结果:,2013年(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注】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去住:指走
8、的人和留的人。8“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和_。“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_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2013年(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祯
9、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10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互相轩邈(2)窥谷忘反(3)上下一白(4)及下船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10、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12翻译下列句子。(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13填空和简答。(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_。(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试卷取材经历了由偏重课内到课内外并举,进一步突出学生古诗文素养和能力考核的变化,但是其考查方式基本固定,除了填空(包括默写,未在投影展示),还有选择题、简答题、划分节奏题。考点相对稳定。三年当中几乎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考点的全覆盖。,古诗文复习的过程,好比一个淳朴健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古诗文 复习 中的 问题 对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