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无机化学期终复习.ppt
《中级无机化学期终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无机化学期终复习.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酸碱理论,酸碱定义:质子酸碱 电子酸碱硬软酸碱理论(HSAB)定义与解释,*配合物,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异构现象(几何异构)2、配合物中的化学键:(1)价键理论(2)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分裂能(影响因素:配合物构型;配 体;中心离子电荷;中心离子所处的周期)高低自旋:P 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计算及稳定性的解释 解释:磁性 Jahn-Teller效应,3、配合物的光谱,同科电子基谱项的确定(2)光谱选律 P140:3.31,3.34,由于基态光谱项是 1、具有最高的自旋多重态,即S最大的谱项;2、当S相同时,L最大的谱项。3、对于半满前组态,J值越小,能量越低;对于半满后组态,J值越大,
2、能量越低。,。,大多数Mn2+离子的正八面体配合物的电子组态为,这些配合物有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吸收可见光是发生 跃迁,但往往这些配合物的颜色都很淡,这是因为。但在Mn(CN)64-中,CN-属于 配体,Mn2+离子的电子组态为,吸收可见光,可发生,故Mn(CN)64-有较深的颜色。(t2g)3(eg)2,dd,自旋禁阻跃迁,强场,(t2g)5(eg)0,自旋允许跃迁.,为何Co2+的正四面体配合物一般比Ni2+的配合物稳定,而Ni2+的正八面体弱场配合物都比Co2+的相应正八面体配合物稳定?请通过计算说明其原因。因为在正四面体配合物中:Co2+(d7)的电子组态为:e4t23,LFSE5.34D
3、q,而Ni2+(d8)的电子组态为:e4t24,LFSE3.56Dq,因此前者的LFSE低于后者,所以Co2+的正四面体配合物显示出更大的稳定性。而在八面体弱场中,Co2+的电子组态为:t2g5eg2,LFSE8Dq,而Ni2+的电子组态为:t2g6eg2,LFSE12Dq,所以Ni2+的正八面体弱场配合物显示出更大的稳定性。,*有机金属化合物,一、金属羰基配合物 1、金属羰基配位物的三个特点,即 金属与CO之间的化学键很强。在这类配合物中,中心原子总是呈现较低的氧化态(通常为O,有时也呈较低的正氧化态或负氧化态)。低氧化态使得ML的电子转移(反馈键)成为可能。大多数配合物都服从有效原子序数(
4、EAN)规则。解释为什么Fe(C5H5)2+是一种强氧化剂,而Co(C5H5)2则极易被氧化,2、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键合形式),2CO3CO,CO间的伸缩振动频率(IR):co的 大小:*与键合形式有关,*与羰基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氧化态大小有关,,二、类羰基配体的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N2、NO+、CN等双原分子或基团是CO分子的等电子体。因此他们与过渡金属配位时与CO的情形十分相似,同样是既可作为给予体,又可作为接受体。是 酸配体 同CO相比,N2最高占有轨道的能量比CO低,所以N2是一个较差的电子给予体,它给出电子形成配键的能力远比CO弱;另一方面,N2分子
5、的最低空轨道的能量又比CO的高,所以N2接受金属d电子形成反馈键的能力也不如CO强。因此,N2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比金属羰基化合物差,生成的N2分子配合物的数量也远比羰基化合物少。烯烃和炔烃配合物-配体,P187 4.2;4.6;4.9;4.10;4.17;4.18;4.19;4.20,*原子簇化合物,一、硼烷及其衍生物 Wade规则该规则说:硼烷、硼烷衍生物及其他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于骨架成键电子对数。若以b表示骨架成键电子对数,n为骨架原子数,则bn1 闭式结构(n个顶点的多面体)bn2 开(巢)式结构(n1个顶点的多面体缺 一个顶)bn3 蛛网式结构(n2个顶点的多面体缺 二个顶)bn
6、4 敞网式结构(n3个顶点的多面体缺 三个顶),中性硼烷、硼烷阴离子和碳硼烷及杂原子硼烷均可用通式表示:(CH)a(BH)pHqC 其中 q 代表额外的 H 原子数(包括处于氢桥键中的 H 原子和切向氢的 H原子),c代表多面体骨架所带的电荷数。式中硼原子和碳原子是构成多面体骨架的骨架原子。多面体的顶点数 n为硼原子和碳原子数之和(nap)。每个BH键贡献两个电子、额外 H原子贡献一个电子、CH键贡献三个电子用于骨架成键,如果分子中还含有骨架原子S、P和N,则各贡献4个、3个和3个电子。这样一来,多面体骨架成键电子数M可按下式计算:M3a2pqc 骨架成键电子对数 b(3a2pqc)/2,类型
7、:1、多核的金属羰基、亚硝酰配合物 2、低价的卤化物和羧酸配合物 3、无配位原子簇(主要是过渡后p区的主族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Co2(CO)6(2CO)2 Co2(CO)8有三种异构体。其中Co2(CO)6(2CO)2异构体有两个边桥羰基分别桥接两个钴原子,除此之外,每个钴原子还和三个端基羰基相连,由于Co2(CO)8的价电子数为2982=34,平均每个Co有17个e,预期他们中也存在一条金属键。所以对每一个钴,它的配位数也是 6,也应是d2sp3杂化轨道成键。由于d2sp3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90,可以预料,两个金属必须以弯曲的方式才能进行d2sp3d2sp3轨道的重叠。,Re2
8、Cl82的结构为重叠构型,即上下Cl原子对齐成四方柱形,ClCl键长332pm,小于其范德华半径(约350pm),表明C1C1之间部分键合。,影响形成MM键的因素(强度共价键与普通配位键)(1)金属要有低的氧化态,一般为零或接近零。(2)金属要有适宜的价轨道,常表现在对于任何一簇过渡元素的第二、第三系列比第一系列的元素更易形成金属金属键。当金属处于高氧化态时,d轨道收缩,不利于d轨道的互相重叠;相反,当金属呈现低氧化态时,其价层轨道得以扩张,有利于金属之间价层轨道的充分重叠;由于3d轨道在空间的伸展范围小于4d和5d,因而只有第二、三过渡系列的元素才更易形成原子簇化物。(3)要有适宜的配体。由
9、于价层中太多的电子会相互排斥,从而妨碍MM键的形成,因此,只有当存在能够从反键中拉走电子的酸配体,如CO、NO、PPh3等,Wade规则预测多核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对于金属原子数5的原子簇,EAN规则不适用。,骨架电子对数:b=1/2(N-12n)n-骨架原子总数总电子数:N=V+L+m+d V=金属总价电子数 L=配体提供的总电子数 m=非金属原子提供的总电子数d=电荷数,b=n+1 闭合式 n=V顶b=n+2 巢式 n=V顶-1b=n+3 蛛网式 n=V顶-2b=n+0 单帽 n=V顶+1b=n-1 双帽 n=V顶+2例:Os6(CO)18 N=68+218=84 b=1/2(84-6 1
10、2)=6,b=n+0 单帽 n=V顶+1,所以为单帽三角双锥(见p207 例题),例:Re的双核簇状化合物Re2C182-的合成如下面方程式所示,1)合成过程中Re的氧化数如何变化?2)解释合成该类簇状化合物时,为什么要求金属原子的氧化态有这样的变化?3)用价键理论说明Re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和ReCl,ReRe键的成键情况。4)试说明该簇合物的磁性。,1)2)低氧化态意味着过渡金属原子具有更多的(n-1)d电子,能提供金属Re原子间形成多重键所需的d电子。3)dsp2 ReCl 键 2424)逆磁性,P214,*无机固体化学,晶格能 1、从热力学数据说明: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 r+与 r-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无机化学 期终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1933.html